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6)
2023(12478)
2022(10990)
2021(10321)
2020(8726)
2019(20375)
2018(20400)
2017(40847)
2016(21898)
2015(24606)
2014(24687)
2013(24638)
2012(22935)
2011(20783)
2010(20790)
2009(19255)
2008(18970)
2007(16756)
2006(14796)
2005(13168)
作者
(64210)
(53043)
(52933)
(50434)
(33832)
(25486)
(23924)
(20870)
(20120)
(19004)
(18180)
(17860)
(16790)
(16719)
(16453)
(16208)
(15753)
(15630)
(15250)
(15158)
(13142)
(13113)
(12953)
(11980)
(11926)
(11771)
(11713)
(11595)
(10669)
(10354)
学科
(93184)
经济(93073)
管理(62972)
(61716)
(49988)
企业(49988)
方法(46278)
数学(40340)
数学方法(39984)
中国(26141)
(24786)
(23540)
(20205)
业经(19589)
(17978)
(17412)
贸易(17404)
地方(17087)
(16880)
农业(16689)
理论(15363)
(14773)
银行(14724)
(14540)
(14504)
财务(14479)
财务管理(14447)
(14049)
(13980)
金融(13979)
机构
大学(326482)
学院(322241)
(132920)
经济(130196)
管理(129246)
理学(112732)
理学院(111495)
管理学(109749)
管理学院(109163)
研究(105487)
中国(78647)
(69620)
科学(64534)
(62367)
(52636)
财经(50967)
研究所(47944)
(47729)
业大(46431)
中心(46367)
(46342)
(44881)
北京(44444)
(42186)
师范(41825)
经济学(41358)
(38488)
财经大学(38138)
经济学院(37540)
农业(37490)
基金
项目(217655)
科学(171569)
研究(159875)
基金(159297)
(137999)
国家(136901)
科学基金(117729)
社会(101027)
社会科(95748)
社会科学(95725)
基金项目(84794)
(82777)
自然(76425)
自然科(74587)
自然科学(74570)
自然科学基金(73258)
教育(73097)
(70481)
资助(66640)
编号(65342)
成果(53073)
(49079)
重点(48574)
(45966)
(44553)
课题(44276)
教育部(42330)
科研(41610)
创新(41572)
国家社会(41306)
期刊
(141805)
经济(141805)
研究(97175)
中国(54391)
学报(49498)
管理(46496)
科学(45855)
(44705)
(42104)
大学(37501)
学学(35328)
教育(33036)
农业(29210)
(27596)
金融(27596)
技术(26133)
财经(25431)
经济研究(23283)
业经(22814)
(21650)
问题(19410)
理论(17039)
图书(15946)
技术经济(15872)
实践(15456)
(15456)
商业(15041)
(14888)
现代(14636)
科技(14592)
共检索到459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戚元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人口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这个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式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首先推导出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因素方程,认为其改变受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继而采用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技术进步方向进行了测算,发现技术进步总体偏向于技能劳动,再进一步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种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会使劳动力结构得到优化,是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教育投入和城镇化水平也能改善劳动力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武平  
在经济学领域,劳动力价格一直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厘清劳动力价格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对劳动力价格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业亮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在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生活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阐述劳动力价格变化基本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其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就业、居民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志华  
劳动力价格水平与CPI水平是否协调,反映着居民生活的实际水平。为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CPI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5-2014年间的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函数图等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会引起CPI变化,反之则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海宾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曼晶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基础,对劳动者就业有较大影响。如何实现劳动力价格稳定增长、促进就业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梳理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宜航  汪宇娟  刘雅南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分为结构效应和总量效应。结构效应考察劳动力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对不同阶层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总量效应则考虑劳动力流入导致的住房需求总量增加可能产生的相应阶层的财产性收入的变化。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基于我国城市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由于流动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仍然会扩大城市内部收入差距;而当流动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时,劳动力流动则可能缩小城市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夏海舟  
财政政策手段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特殊的功能。财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主要有:一是通货膨胀引起财政分配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二是财政分配状况的变动反过来又影响并制约通货膨胀。文章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还对1979—1988年财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财政政策的选择的若干主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王业强  
基于1995-2014年全国31个省(市)新生代劳动力供给与产业结构数据,构建面板FGLS模型,考量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产业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全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上升均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分地区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西部次之,东部较弱;新生代劳动力质量改善对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因此,应适当放开计生政策和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下行压力,扶持西、中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速提高当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王业强  
基于1995-2014年全国31个省(市)新生代劳动力供给与产业结构数据,构建面板FGLS模型,考量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产业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全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上升均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分地区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西部次之,东部较弱;新生代劳动力质量改善对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因此,应适当放开计生政策和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下行压力,扶持西、中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速提高当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思洲  
劳动力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会引起CPI的快速变化,CPI的变化会缓慢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劳动力价格的传递效应为非完全传递,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幅度总是大于价格的波动幅度。同时,城乡劳动力价格与CPI的关系存在差别,城镇收入的波动受到CPI的影响要大于且快于农村收入的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建  刘翠霞  
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转型压力,匹配的劳动力支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数量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并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劳动力质量结构相关的9个因素进行灰色绝对、相对及综合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涨幅不高;劳动力成本、R&D经费投入、职业技术教育、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与劳动力质量结构关联较大。最后,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文章提出了优化劳动力质量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郑燕霞  
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重点从贸易伙伴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中间品类出口贸易和最终品类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结构优化所起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与不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同类贸易;然而,并非与之进行的所有贸易均能起到带动作用,其中最终品类出口贸易、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和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不发达贸易伙伴国所存在的带动作用,与之进行的用于出口生产所需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放鸣  范姣  
文章将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保持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参照何建新的计算方法,具体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VRS模式下以产出为导向的BCC模型,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输出变量,以就业结构偏离度、产业成长程度及城镇化率为输入变量,估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效率。研究发现:(1)由于我国各地区产业发展同质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整体技术效率虚高的假象。(2)东部地区在户籍制度,资本、技术对劳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东昱  
新生代劳动者、农民工以及劳务派遣工在数量和比例上的急增是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本文结合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尝试把"分享"、"匹配"、"学习"三项原则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对在实践中如何参与改善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现实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