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3069)
- 2022(11607)
- 2021(10939)
- 2020(9250)
- 2019(21352)
- 2018(21467)
- 2017(41996)
- 2016(23117)
- 2015(25999)
- 2014(26143)
- 2013(25917)
- 2012(24215)
- 2011(21743)
- 2010(21719)
- 2009(20022)
- 2008(19292)
- 2007(16991)
- 2006(15033)
- 2005(13243)
- 学科
- 济(93178)
- 经济(93085)
- 管理(60887)
- 业(57996)
- 企(44290)
- 企业(44290)
- 方法(40931)
- 数学(36059)
- 数学方法(35693)
- 农(27698)
- 中国(26997)
- 地方(24478)
- 财(20240)
- 业经(19929)
- 学(19783)
- 农业(18890)
- 制(16746)
- 贸(16616)
- 贸易(16605)
- 易(16047)
- 环境(15351)
- 和(14695)
- 理论(13906)
- 银(13659)
- 银行(13622)
- 技术(13425)
- 行(13035)
- 地方经济(12860)
- 融(12762)
- 金融(12758)
- 机构
- 大学(326783)
- 学院(325691)
- 管理(127921)
- 济(127869)
- 经济(124837)
- 理学(110886)
- 研究(110598)
- 理学院(109561)
- 管理学(107629)
- 管理学院(107049)
- 中国(81591)
- 京(70644)
- 科学(70540)
- 财(57613)
- 所(56194)
- 农(53102)
- 研究所(51320)
- 中心(49914)
- 业大(49501)
- 江(47908)
- 财经(46579)
- 范(45798)
- 师范(45427)
- 北京(44882)
- 经(42166)
- 农业(41610)
- 院(40725)
- 州(39217)
- 经济学(37685)
- 师范大学(36938)
- 基金
- 项目(223845)
- 科学(175052)
- 研究(164723)
- 基金(160042)
- 家(139303)
- 国家(138126)
- 科学基金(117723)
- 社会(101786)
- 社会科(96227)
- 社会科学(96201)
- 省(88928)
- 基金项目(86686)
- 自然(76850)
- 自然科(74945)
- 自然科学(74926)
- 教育(74889)
- 划(74481)
- 自然科学基金(73524)
- 编号(68939)
- 资助(65417)
- 成果(55547)
- 重点(49943)
- 发(48997)
- 部(48890)
- 课题(47313)
- 创(45768)
- 创新(42725)
- 科研(42501)
- 项目编号(41388)
- 教育部(41249)
- 期刊
- 济(142289)
- 经济(142289)
- 研究(96364)
- 中国(61110)
- 学报(50893)
- 农(47858)
- 科学(47651)
- 管理(45065)
- 财(40194)
- 大学(37741)
- 教育(36866)
- 学学(35221)
- 农业(33640)
- 技术(28035)
- 融(26521)
- 金融(26521)
- 业经(24412)
- 经济研究(21515)
- 财经(21407)
- 问题(19632)
- 图书(18630)
- 经(18177)
- 资源(17188)
- 业(16744)
- 理论(16526)
- 科技(15869)
- 技术经济(15574)
- 实践(15248)
- 践(15248)
- 现代(15083)
共检索到47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小明
文章采用Moran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Lisa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7—2010年间中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各省域间劳动力分布的空间差异不断加大,东、中、西部劳动就业人数的空间结构差异明显。因此,各省域应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本地区的劳动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 工业 空间分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斌 蒋文德
推进省域劳动力充分就业需要厘清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文章以江苏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0年劳动力充分就业相关数据,借助ArcGIS软件绘制劳动力充分就业分布热力图,分析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时空演化过程,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空间差异、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引起;(2)整体劳动力充分就业伴随极化现象发生;(3)江苏省苏南和苏中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状态流动性较好,苏北地区组间流动性较低;(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本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环境规制对本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影响最强,人口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资水平成为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升的阻碍因素。据此,进一步提出改善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亚
随着劳动力供求市场的深刻变化,劳动者根据内外因素调整就业流向的动力将持续增大,这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深层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为例,从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区域分布特征、就业调整动因及演变趋势等角度展开分析,对城市外来劳动力就业行为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间的互动机制展开研究,从中寻求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调整与劳动力间有机匹配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流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烨 刘强 吴伟光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及其影响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尚未有公认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基于浙江省4个林区县(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在对集体林区女性劳动力参与林业生产状况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以竹林这一典型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为例,采用DEA-Tobit二阶段方法,定量分析劳动力女性化对竹林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体林区,女性劳动力参与林业生产已经较为普遍;随着女性劳动力参与竹林经营比例的提高,竹林生产效率不仅没有下降,相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竹林生产效率。据此,提出在林区应该大力发展包括竹林在内的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并加强非木质林产品相关技术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共赢。
关键词:
女性劳动力 生产效率 竹林生产 浙江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白景明 王志刚 徐玉德 王建新 王晨明
本文主要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对中美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随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增速的放缓、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等多种因素的出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继续上升,加之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出口会面临严峻挑战。短期内,中国的相对低劳动成本优势仍然会保持,所以尽管美国经济发生衰退,对中国进口和投资会减少,这会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但不会太多。
关键词:
劳动成本 劳动生产率 中美贸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从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人口和就业人口等基本概念出发,讨论劳动力就业状况综合统计指标的结构分解、标准化测量、生命表构建方法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年度劳动就业调查数据,对中国就业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2000~2018年劳动参与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以上。总和受教育年限增加的同时,就业的年龄模式也有很大变化,其结果是总和经济活动年限、平均预期工作时间持续缩短。2015年全国16岁人口平均预期工作年限为31.86年,比2000年缩短6.2年,平均预期工作时间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例由2000年的64.33%下降到2015年的48.31%。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供给规模持续下降,但青年劳动力,特别是18~24岁人口就业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凡妹
文章以美国"当代人口调查(CPS)"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近50年来美国黑人、白人劳动力群体在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构上的变动状况,探讨了美国"肯定性行动"政策变迁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964~2011年,黑人、白人群体的整体结构性差异显著缩小,证明政策的变迁具有合理性。然而,政策变迁之后,两群体在教育水平和职业层级的高层上的差距呈现出固化状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各民族的结构性差异,结果发现,近年来虽然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在职业层级较高的职业中,呈现出与美国族群相似的特征,即少数群体与多数群体的差异并未显著缩小,同时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文琛
本文以1990、1998、1999年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模式、特征、时序变化及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悬殊的市际差异及大区域差异是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由外来投资(主要是港澳投资)的市际差异及大区域差异所决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润东
本文对我国“九五”后期以来城乡劳动力就业中出现的“竞争-互补”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目标上存在的差异,论述了经济转轨阶段的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与我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行政体制密切相关联的。从增强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竞争性、促进两类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目标出发,国家在宏观配套政策方面应着重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就业 政府职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姚林如 杨海军 罗明
本文针对现实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匹配可能出现的5种情形,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推导了厂商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资本与劳动力理想配比值形式,并以此为对照标准分析了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的现实匹配和理想匹配的差距对要素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了资本与劳动力近似理想配比值和现实配比值的结果,据此结果对我国的资本与劳动力匹配状况进行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现实匹配 理想匹配 要素成本 配比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兴华 熊菊喜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为18099万人,需求为17247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2万人,剩余比例为4.71%,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调查发现,劳动力的这种供求状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主要表现为耕地撂荒、弃粮从经、降低复种指数和粗放经营等。因此,人们对明天"谁来种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连清 周文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劳动力转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流向主要表现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在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流动的劳动力同时实现了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农村人口的非户籍迁移是主流,形成"候鸟式"劳动力迁移模式;东部对中西部地区总体上尚未形成明显的选择性移民倾向。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地域流向 主要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姗姗 李海涛 刘兵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非洲地区的经济同样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存在相似性。本文主要就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与非洲地区进行了比较,包括就业情况、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才情况等。在总结非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对其劳动力市场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非洲 劳动力市场 人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宏 王冲 牛文庆
通过对矿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矿业城市的城乡就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度增长;第三产业较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快,而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减少,出现严重失业;国有企业、制造行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大,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行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经济转型初期,矿业城市国有企业的破产、资产重组等减员增效,结构性失业严重,而非公有制等经济单位吸纳失业人员有限,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劳动力 就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