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3)
- 2023(14874)
- 2022(12412)
- 2021(11693)
- 2020(9946)
- 2019(23088)
- 2018(22849)
- 2017(43946)
- 2016(23919)
- 2015(27317)
- 2014(27078)
- 2013(27183)
- 2012(25645)
- 2011(23294)
- 2010(23397)
- 2009(22264)
- 2008(22274)
- 2007(20340)
- 2006(18127)
- 2005(16915)
- 学科
- 济(104958)
- 经济(104847)
- 业(62757)
- 管理(61834)
- 方法(45608)
- 企(45172)
- 企业(45172)
- 数学(40703)
- 数学方法(40372)
- 中国(34890)
- 农(33238)
- 财(26044)
- 制(23922)
- 贸(22833)
- 贸易(22819)
- 农业(22428)
- 易(22270)
- 业经(21873)
- 学(20773)
- 银(20712)
- 银行(20666)
- 行(19920)
- 融(19680)
- 金融(19677)
- 地方(19646)
- 体(15812)
- 务(14416)
- 财务(14385)
- 财务管理(14336)
- 和(14264)
- 机构
- 大学(356212)
- 学院(350925)
- 济(155526)
- 经济(152521)
- 研究(131126)
- 管理(127457)
- 理学(107841)
- 理学院(106520)
- 管理学(104745)
- 中国(104151)
- 管理学院(104087)
- 京(77911)
- 科学(77501)
- 财(73587)
- 所(68404)
- 农(63709)
- 研究所(61707)
- 中心(59526)
- 财经(57966)
- 江(52951)
- 经(52724)
- 业大(51155)
- 北京(50467)
- 经济学(50460)
- 农业(50345)
- 院(46624)
- 范(45734)
- 经济学院(45678)
- 师范(45235)
- 财经大学(43030)
- 基金
- 项目(224101)
- 科学(175079)
- 基金(164472)
- 研究(162283)
- 家(145512)
- 国家(144332)
- 科学基金(120347)
- 社会(104716)
- 社会科(99180)
- 社会科学(99151)
- 基金项目(85397)
- 省(82814)
- 自然(75635)
- 自然科(73875)
- 自然科学(73847)
- 教育(73498)
- 自然科学基金(72560)
- 划(72224)
- 资助(68627)
- 编号(64742)
- 成果(54881)
- 重点(51541)
- 部(51502)
- 发(49457)
- 创(45212)
- 国家社会(45084)
- 课题(45051)
- 教育部(43745)
- 科研(43348)
- 创新(42640)
- 期刊
- 济(173894)
- 经济(173894)
- 研究(111657)
- 中国(73557)
- 农(59029)
- 学报(58648)
- 财(55434)
- 科学(53181)
- 管理(46870)
- 大学(44017)
- 学学(41301)
- 融(40750)
- 金融(40750)
- 农业(39714)
- 教育(33864)
- 财经(30020)
- 经济研究(29500)
- 技术(27547)
- 业经(26478)
- 经(25944)
- 问题(24308)
- 贸(22613)
- 业(21684)
- 国际(20323)
- 世界(18563)
- 理论(17880)
- 技术经济(17591)
- 统计(17583)
- 版(16835)
- 图书(16683)
共检索到54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群群
本文依据中国市场化指数研究报告的数据和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监测报告中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劳动力流动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差异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各省市区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劳动力流动程度大为提高,各地绝对差异扩大,但市场化程度的相对差距却在下降。由于指数设计上的不足,市场化进程指数体系对劳动力流动性的考察存在缺陷。劳动力的外流对流出地经济市场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性 市场化指数 地区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亚伯
评估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不仅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指标,而且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机制指标。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市场机制与制度机制的评估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测算标准。根据测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发育水平是相对成熟市场化,制度机制发育水平是处于初级阶段,并严重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发育。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化 市场机制 制度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职业代际流动固化问题及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从事与其父母同类型职业的概率更高,且父母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路径实现的;母亲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更大,但通过非市场路径造成的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职业类型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可以非常显著地提升其从事脑力劳动职业的概率;虽然在各组样本中,子女职业类型都会受到其父母职业类型的影响,但对于西部地区和非农户口样本,通过非市场路径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职业代际传递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降低了不足11.14%,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职业 代际流动 劳动力市场 市场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世方 李红艳
国有企业劳动力市场化条件分析宋世方李红艳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成熟和完善的市场不仅包括产品市场,还应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市场。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发育最为迟缓。这里有对国有企业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秀梅 吴镔
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并不一定是增加的。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化使得利息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份额。二是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却不是必然增加的。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
关键词:
资本市场化 劳动力要素 影响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改革使我国摆脱了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大部分环节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由于改革顺应了经济规律的要求,因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根本上推动了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起飞,这证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品,生产资料和资本品都已实现了商品化和市场化,它们的生产和流通都已经在市场机制的制约下,按市场规律运行,但是,作为社会生产最重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列
加速高级劳动力的市场化陈列《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概念,确立了劳动力商品化原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高校大多数毕业生将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决定》和《纲要》为我国大学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在市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藏自治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大部分仍来自中央和内地省(市)政府的援助,然而由于政府施政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和个人决策空间的扩大,政府投资带动的经济活动已经渗入了市场机制运行的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密集的援藏投资不仅带动了西藏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为区内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外来劳动力在异地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本地农牧民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掌握非农生产技能,对本地企业家的成长,具有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西藏 市场化 劳动力流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从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角度,对市场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模型表明,库兹涅茨倒U假说可能是成立的。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早期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可能会上升,一定时期后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国家干预、市场化进程本身也可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德厚 陈侠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晓晶
本文通过对市场化进程的分析 ,指出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离目标市场化还有多远 ,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计量分析 ,对未来5~10年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预测。文章认为 ,未来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而想真正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就需有制度监督与保障 ,即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宇 闵维方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和受教育者个人投资决策的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是决策者(政府或个人)对教育活动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判断。在中国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在考察高等教育政策时越来越频繁地涉及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以受教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曾学文 赵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入世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进行评述:一是非正规就业的理论探讨;二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鸣;三是"民工荒"与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劳动力市场 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小源 李惟简 张兴祥
劳动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数量和价格两种配置效应出发,构建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流动人口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所在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其子女随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数量配置效应而非价格效应,即劳动力市场化通过降低就业和落户门槛,改善了流动家庭幼儿抚养比和内部分工,使其更可能做出子女随迁决策,而非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来影响其决策;(3)对于技能水平较高的家庭、在省内流动的家庭和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的家庭,劳动力市场化对其子女随迁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政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