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4)
2023(11429)
2022(9750)
2021(8876)
2020(7865)
2019(17818)
2018(17543)
2017(35149)
2016(19186)
2015(21460)
2014(21404)
2013(21506)
2012(20267)
2011(18266)
2010(18377)
2009(17603)
2008(17734)
2007(16140)
2006(14036)
2005(12572)
作者
(58949)
(49470)
(49166)
(46966)
(31310)
(23841)
(22486)
(19363)
(18314)
(17433)
(16650)
(16290)
(15554)
(15467)
(15433)
(15399)
(15338)
(14571)
(14319)
(14186)
(12508)
(12196)
(11953)
(11327)
(11022)
(11007)
(10934)
(10899)
(9899)
(9804)
学科
(84170)
经济(84070)
(57187)
管理(56279)
(44384)
企业(44384)
方法(43733)
数学(39898)
数学方法(39662)
(24751)
中国(23163)
(23043)
(18244)
贸易(18240)
(17771)
(16531)
业经(16034)
(16015)
财务(15999)
财务管理(15961)
(15758)
农业(15587)
企业财务(15268)
(14222)
银行(14169)
(13673)
金融(13671)
地方(13594)
(13453)
技术(12062)
机构
大学(292821)
学院(289403)
(125255)
经济(122936)
管理(111491)
理学(97123)
研究(96063)
理学院(96062)
管理学(94681)
管理学院(94147)
中国(72703)
(60040)
(59061)
科学(58635)
(54241)
(49804)
财经(48080)
业大(46111)
研究所(45234)
中心(43907)
(43748)
农业(43558)
(41591)
经济学(39938)
北京(37669)
经济学院(36688)
财经大学(35922)
(34593)
师范(34109)
(33807)
基金
项目(191587)
科学(150191)
基金(141780)
研究(133245)
(125449)
国家(124423)
科学基金(105373)
社会(86987)
社会科(82667)
社会科学(82638)
基金项目(75643)
(73324)
自然(69415)
自然科(67852)
自然科学(67825)
自然科学基金(66695)
(63001)
教育(61411)
资助(58520)
编号(52059)
(43754)
重点(43302)
成果(41751)
(40391)
(39750)
科研(37850)
教育部(37377)
创新(37262)
国家社会(36633)
计划(36112)
期刊
(129238)
经济(129238)
研究(81417)
学报(50659)
中国(48419)
(47403)
(45365)
科学(43769)
管理(37615)
大学(37158)
学学(35602)
农业(31456)
(28261)
金融(28261)
财经(24758)
经济研究(22176)
技术(21620)
(21149)
教育(20945)
业经(20868)
问题(18625)
(16839)
(16557)
技术经济(15172)
商业(14688)
统计(14335)
国际(14269)
理论(14251)
(14108)
(13062)
共检索到41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刘俊  
文章以经济结构转型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量。研究表明,行业、户籍、企业性质等制度性因素及劳动者收入、学习经历等主观性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极其增量投资的重要变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云章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社会阶层固化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实现,也遏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力迁移及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劳动力迁移是否可以破除社会阶层固化的讨论还未曾见。文章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并讨论了带有异质性的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体是否迁移存在异质性的事实,劳动力迁移对个人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收入等级差异,对于收入较低以及年龄处于41~60之间的个体的社会阶层影响较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芳  
The float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not only in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but also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Basket carry” is the typical form of the float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 weak group, their state of life evokes so much concern. The thesis studies on the state of consumption of Guizhou “Basket carry” with the data of survey and different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At last,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除了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非金钱因素;接下来,通过结构方程,对中国31个行政区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了分析的结果,文章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出正向的关系。特别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提高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程度的加强对劳动力进入地区的部分行业影响也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翔  朱海华  路征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分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并基于流动状态构造了3类劳动力群体,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3年)数据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本地劳动力,区外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高出了26%,其中的11%来源于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优势,15%来源于让渡社会保险权利换取较高工资收入的"权利置换"收益。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收入层面已不存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反而外地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是以失去收入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外地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福利上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祎庆  杨丹  王琳  
数字经济所具备的技术升级与渗透性特征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自身特征视角,利用2007-202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借助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对数字经济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应与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效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一结论通过变换核心变量与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作用机制方面,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良性互动,所形成的就业灵活化与就业平台化是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上述发现推动了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机制与区域差异的理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剑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盈盈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有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基本设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无疑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应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努力改变现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志华  
劳动力价格水平与CPI水平是否协调,反映着居民生活的实际水平。为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CPI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5-2014年间的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函数图等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会引起CPI变化,反之则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