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8)
- 2023(5961)
- 2022(5185)
- 2021(4901)
- 2020(4180)
- 2019(9584)
- 2018(9672)
- 2017(20202)
- 2016(10958)
- 2015(12515)
- 2014(12479)
- 2013(12560)
- 2012(12099)
- 2011(11017)
- 2010(11502)
- 2009(11172)
- 2008(11218)
- 2007(10564)
- 2006(9788)
- 2005(9076)
- 学科
- 济(45473)
- 经济(45425)
- 业(36197)
- 管理(34692)
- 企(28171)
- 企业(28171)
- 方法(17489)
- 中国(17050)
- 农(15786)
- 数学(15116)
- 数学方法(14955)
- 财(14024)
- 制(12172)
- 策(11599)
- 贸(11348)
- 贸易(11341)
- 易(11123)
- 农业(10262)
- 银(10123)
- 银行(10119)
- 业经(10052)
- 行(9747)
- 地方(8798)
- 融(8107)
- 金融(8107)
- 务(8052)
- 财务(8031)
- 财务管理(8012)
- 税(7728)
- 及其(7541)
- 机构
- 学院(162935)
- 大学(161193)
- 济(75464)
- 经济(73824)
- 管理(63548)
- 研究(56985)
- 理学(53098)
- 理学院(52573)
- 管理学(52014)
- 管理学院(51658)
- 中国(46457)
- 财(38580)
- 京(34607)
- 财经(29267)
- 科学(29100)
- 所(28537)
- 经(26305)
- 江(25794)
- 中心(25439)
- 研究所(24965)
- 北京(22953)
- 经济学(22690)
- 财经大学(21332)
- 农(21224)
- 范(20546)
- 院(20490)
- 师范(20445)
- 州(20427)
- 经济学院(20391)
- 业大(18054)
- 基金
- 项目(91580)
- 研究(72947)
- 科学(72400)
- 基金(65971)
- 家(55026)
- 国家(54532)
- 科学基金(46521)
- 社会(46269)
- 社会科(43897)
- 社会科学(43891)
- 省(34214)
- 基金项目(33509)
- 教育(33423)
- 编号(31142)
- 划(29140)
- 资助(28487)
- 成果(27653)
- 自然(27454)
- 自然科(26742)
- 自然科学(26735)
- 自然科学基金(26285)
- 课题(21847)
- 部(21698)
- 发(20741)
- 重点(20235)
- 性(20019)
- 教育部(19046)
- 项目编号(18954)
- 人文(18724)
- 创(18551)
共检索到26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勇
2003年开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劳动力成本演变的历史、现状及国际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赵一夫
台湾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直到现在,台湾农业劳动力结构仍然处于继续调整的过程中,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拟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的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及台湾农政部门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对大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台湾 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结构 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李翀
引言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扣除之后,我国城镇单位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是2007年13.1%,2008年11.7%和2009年12.8%(国际劳工组织,2010),月工资从2005年的150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美元左右,工资不断上涨已然引发了低工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满霞
本文阐述2001-2011年广州市可量化的最低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认为我国最低劳动力成本进入全面上涨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时期。政府应该从信贷、税收和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
关键词:
广州市 劳动力成本 中小企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尧 汪航
全球价值链升级对于一个国家或企业在价值网络中获得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而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其能否建立良性升级机制,有效找寻到升级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认为,虽然在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但劳动力成本的动态向上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从深层次上挖掘人口红利潜力,建立一套基于新常态下的制度方案十分关键和重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劳动力成本 原因 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宇学 石霞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关键词:
劳动力老龄化 中老年劳动力就业 培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琰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转移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省内转移增加,以兼业转移为主且转移目的多元化的特点;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要避免城镇化发展中的无序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资金与制度支持,发挥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以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李敏
文章立足于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智力劳动的替代,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客观条件和劳动主观条件的影响,进而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技能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智力劳动愈加成为重要的就业门槛,并从政府、企业及劳动者等三个角度提出智能化背景下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结构 智能革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课题组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指农业劳动力向农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转移等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大,其转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以就地转移为主,从转移过程遇到的各种矛盾中,在当预示到九十年代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业劳动力向林、牧、渔业的转移,属于劳动力的合理利用问题,在转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失为解决矛盾的一条主要出路;搞好这项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宏观政策上的支持,又需要地方、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渠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志华,赵玉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以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湖北劳动力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城乡间“双向流动”已经形成,南下东进的“民工潮”一年高过一年,众多人才“东南飞”;大量从业人员从公有制单位流向非公有制单位;从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湖北传统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文章最后还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顺应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大趋势,将劳动力流动提高到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人口老化研究,包括全体人口老化研究和劳动力老化研究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当时劳动力的社会活动效益,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未来全体人口年龄结构及其老化趋势。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劳动力老化研究,揭示劳动力老化规律和效应,建立完整的老化理论体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娟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再分流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批缺少文化知识、不懂技术的留守劳动力亟须相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也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职业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分层教育和多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职业教育 需求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隋澈
"单独二孩"政策能够减缓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但无法改变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根据人口形势变化,应继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质量;适当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守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凯华 姜连梅
优化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供给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借助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和发达国家生育率变化趋势设置预测参数,预测生育政策调整下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无论是否进行生育政策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规模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受法定劳务年龄限制,生育政策调整后将增加2036年后劳动力供给,减缓劳动力规模下降速度。据此,应从完善生育保障政策制度、优化生育服务配套措施等方面出发,提升生育政策实施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