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8)
- 2023(9953)
- 2022(8382)
- 2021(7690)
- 2020(6274)
- 2019(14221)
- 2018(14109)
- 2017(27932)
- 2016(15140)
- 2015(17332)
- 2014(17388)
- 2013(17566)
- 2012(17256)
- 2011(15922)
- 2010(16487)
- 2009(15581)
- 2008(15640)
- 2007(14577)
- 2006(13602)
- 2005(12709)
- 学科
- 济(74578)
- 经济(74408)
- 业(39386)
- 管理(38112)
- 企(28848)
- 企业(28848)
- 中国(27126)
- 方法(26123)
- 农(23630)
- 数学(20842)
- 数学方法(20677)
- 地方(19982)
- 业经(17968)
- 制(15848)
- 农业(15504)
- 银(14927)
- 银行(14905)
- 行(14591)
- 融(14577)
- 金融(14575)
- 财(14310)
- 贸(14006)
- 贸易(13991)
- 学(13643)
- 易(13495)
- 和(12323)
- 发(12047)
- 理论(11301)
- 地方经济(11174)
- 环境(10464)
- 机构
- 大学(233230)
- 学院(232389)
- 济(101925)
- 经济(99778)
- 研究(88678)
- 管理(83400)
- 中国(69541)
- 理学(69329)
- 理学院(68409)
- 管理学(67320)
- 管理学院(66869)
- 京(51764)
- 科学(50473)
- 财(49934)
- 所(46216)
- 研究所(41038)
- 中心(38884)
- 农(38736)
- 财经(38347)
- 江(37252)
- 经(34596)
- 北京(34167)
- 范(33809)
- 师范(33530)
- 经济学(31783)
- 院(31211)
- 业大(30211)
- 州(29902)
- 农业(29821)
- 经济学院(28433)
- 基金
- 项目(137708)
- 科学(108399)
- 研究(104678)
- 基金(98713)
- 家(85025)
- 国家(84237)
- 科学基金(70647)
- 社会(68585)
- 社会科(63851)
- 社会科学(63829)
- 省(52872)
- 基金项目(51240)
- 教育(47558)
- 划(45113)
- 编号(43047)
- 自然(42212)
- 自然科(41188)
- 自然科学(41172)
- 资助(40824)
- 自然科学基金(40447)
- 成果(37792)
- 发(35402)
- 部(31350)
- 重点(31332)
- 课题(31187)
- 发展(29000)
- 展(28500)
- 创(27806)
- 国家社会(27641)
- 性(27052)
- 期刊
- 济(128021)
- 经济(128021)
- 研究(79971)
- 中国(55262)
- 农(37953)
- 财(35381)
- 管理(33578)
- 学报(33349)
- 科学(32870)
- 融(30461)
- 金融(30461)
- 教育(28889)
- 大学(25805)
- 农业(25688)
- 学学(23953)
- 业经(21525)
- 经济研究(20378)
- 财经(20093)
- 技术(19094)
- 问题(17487)
- 经(17324)
- 贸(14810)
- 国际(13577)
- 业(12565)
- 理论(12253)
- 世界(12174)
- 商业(12001)
- 技术经济(11770)
- 现代(11136)
- 图书(11049)
共检索到384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丽美
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时,不应当将社会保障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即不仅应考虑社会保障自身需要,也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在构建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以避免最终出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危机。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劳动力市场 劳动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海燕 王金哲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转折,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中国劳动力市场转折呈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态势,对中等收入阶段发展既构成了弱化国内制造业竞争力、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减少外资流入等诸多挑战,也为其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刺激内需、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缓解贫富分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在中等收入阶段,应把握好劳动力市场转折带来的机遇,同时采取措施应对其挑战。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市场转折 挑战 机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提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保障 劳动力比较优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丽美
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劳动就业为社会保障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社会保障为劳动力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者互为前提。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在国外经济学界早已被关注,而中国的大多数文献只是单独研究社会保障或劳动力市场。因此,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进
我国已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表现为,企业社保缴费降低了劳动需求;退休年龄制度减少了老年劳动参与,延迟退休又有可能减少隔代照料供给,不利于年轻一代劳动供给;社保基金在地区层面运营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劳动力高龄化倒逼企业更多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减少了劳动需求。本文从降低社保缴费、提高统筹层次、改革僵化的退休年龄政策、建设婴幼儿社会照料体系和构建适应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社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挥老龄社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Ray Brooks 陶然
在过去 2 0年中 ,伴随着城镇私营部门重要地位的不断彰显与国有企业规模的缩减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的劳动力市场。尽管改革进程亦行亦渐 ,在农村和国有企业中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未来的几年当中 ,中国劳动力市场所面对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在应对入世冲击的同时 ,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质量的岗位中去。据本文估计 ,如果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7%的水平而就业弹性为 0 .5 ,则接下来的 3至 4年内 ,城镇失业率将翻一番 ,达到 10 %左右。当然 ,强劲的经济增长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私营部门和近年来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就业 失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庆 封进
200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使得经济学界对民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但就整个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并未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可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上海如果要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现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机械变动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户籍劳动力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外来劳动力正是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上海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源采。因此,为了避免“民工荒”问题的困扰,上海应该在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外来劳动力合适合理的保护。
关键词:
上海 民工 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 鸣
我国农村已发展到劳动力转移对其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劳动力转移必须立足农村和农业,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劳务输出。通过观念更新、信息服务、智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意义 途径 条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太宇 张桂文
本文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的经典框架之上,突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需求作用机理的分析,即从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影响和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在研究过程中,还大胆尝试利用效率工资思想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劳动力需求效应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相比较,本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展扩理论分析的空间,充实相关领域研究内容。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劳动力市场需求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辛灵 赵芙卿
经济危机给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与结构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为中国发挥以自然人移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优势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中国能否把握机遇,不仅取决于国外市场的开放程度,更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但人口结构的调整和素质的改善需要漫长的周期,因此需尽早采取对策。一、全球劳动力市场出现深刻的结构性调整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就业率始终没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就业情况起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曹信邦 王建伟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潜伏着多重风险,既有社会保障基金收支风险,也有社会保障制度风险,更有社会保障社会风险。建立社会保障预警系统,才能进一步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责,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支付力度,解决养老保险转制成本,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化解社会保障风险。
关键词:
收支风险 制度风险 社会风险 预警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全国养老保险制度收入的贡献率,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对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基金流的影响,指出在目前社保政策下,流动人口所在的打工地社保制度将获益,流出地将受损,流动人口的养老权益受到极大侵害;人口流入地的获益是以流出地的地方性财政补贴支出为代价的;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等原因,流动人口只能回到流出地养老,流出地承担的这个养老债务最终必将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为防止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倾向,以适应流动人口参保,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龙 邓海卓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并与工业社会深度契合:与主流价值理念相契合、相对稳定的主体关系建构、国家补贴与多方筹资并行、政府主导的科层化的经营管理等。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劳动关系的转变,人类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强调实质公平的、主要以个人、企业、国家三方为主体,雇主协会、工会、政府为载体的博弈均衡为根本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价值理念嬗变、主体关系模糊并复杂化、资金统筹困难、社会保障管理受阻等重大挑战。允许个人作为网络社会保障管理的主体单元,基于网络社会的特点推进社会保障服务的多元化、灵活化与制度化,创新网络社会保障资金统筹管理机制,构建社会保障智慧管理和服务系统必然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发展的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继明 彭东春
价格机制紊乱、竞争机制微弱、供求机制失灵、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发展。改革的途径是完善三级劳动力市场,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体系;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良好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
分别从总体状况、技能水平和国家职业资格、产业分类和专业设置三对维度出发,对斯里兰卡的劳动力需求和职业教育系统的劳动力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劳动力供求的分析,发现斯里兰卡的职业教育系统面临三方面挑战,分别为:职业教育系统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水土不服"、职业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存在不足。就发展趋势而言,斯里兰卡职业教育系统的管理模式将不断革新、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将持续优化、职业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将日趋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