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7)
2023(9216)
2022(7305)
2021(6994)
2020(5586)
2019(13078)
2018(13122)
2017(25119)
2016(13850)
2015(15674)
2014(16108)
2013(15656)
2012(14644)
2011(13524)
2010(13843)
2009(13517)
2008(13557)
2007(12117)
2006(11369)
2005(11129)
作者
(38741)
(32073)
(32067)
(31008)
(20450)
(15093)
(14820)
(12374)
(12366)
(11603)
(10839)
(10824)
(10483)
(10341)
(10076)
(9978)
(9409)
(9359)
(9341)
(9039)
(8372)
(7859)
(7700)
(7402)
(7364)
(7343)
(7194)
(7017)
(6571)
(6258)
学科
(61603)
经济(61529)
管理(37216)
(36871)
(28854)
企业(28854)
中国(23986)
方法(23592)
数学(19794)
数学方法(19634)
(18543)
(16869)
(15093)
业经(14572)
(12974)
银行(12965)
(12576)
(12492)
金融(12492)
(12021)
(12016)
贸易(12008)
(11857)
农业(11728)
(11656)
理论(10892)
体制(9808)
地方(9484)
(9094)
(8704)
机构
大学(207407)
学院(203070)
(92487)
经济(90697)
管理(75120)
研究(73813)
理学(62979)
理学院(62292)
管理学(61330)
管理学院(60932)
中国(60267)
(48226)
(45289)
科学(39010)
(37212)
财经(36658)
(33350)
研究所(32655)
中心(32093)
(30865)
北京(30152)
经济学(29811)
(28387)
师范(28193)
(27415)
财经大学(27230)
经济学院(26569)
(25968)
(24497)
师范大学(23099)
基金
项目(115735)
科学(91718)
研究(89790)
基金(84915)
(72326)
国家(71696)
科学基金(61052)
社会(58541)
社会科(55327)
社会科学(55311)
基金项目(43461)
教育(42134)
(41596)
编号(37534)
自然(36200)
(36030)
自然科(35323)
自然科学(35312)
资助(34824)
自然科学基金(34716)
成果(33021)
(27477)
重点(26239)
课题(25949)
(24972)
国家社会(24526)
教育部(24372)
(24043)
(23363)
人文(23069)
期刊
(113607)
经济(113607)
研究(75571)
中国(47094)
(36397)
管理(32361)
教育(27861)
(26736)
金融(26736)
学报(26203)
(25994)
科学(25713)
大学(21252)
财经(19792)
学学(19230)
经济研究(19084)
业经(17247)
(17176)
技术(17011)
农业(16922)
问题(15441)
(14244)
国际(12873)
理论(11959)
商业(10607)
图书(10464)
实践(10369)
(10369)
世界(10127)
现代(10108)
共检索到339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峥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划分四个阶段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得出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明显。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基本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市场化的机制和基本框架,劳动力流动和择业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各种体制性的壁垒不断消除,基础条件日益完善。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还比较滞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需要理论界不断推动改革理论新突破,不断推动改革实践新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经历近三十年的改革后,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利率体系,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同时各类主体利率敏感度持续提升,市场间的藩篱也逐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演进及最新进展,并就未来的改革重点进行总结。考虑到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明显变化,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传导模式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在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仍有优化空间,同时控制短中期利率存在一定难度,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其他如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待推进,部分主体利率敏感度有待提升、信贷资源过度占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曾学文  赵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入世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进行评述:一是非正规就业的理论探讨;二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鸣;三是"民工荒"与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生玲  张丽平  
外贸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与国际接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三十年历程,是逐渐破除计划外贸体制的过程,也是市场外贸体制逐渐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对催生和完善市场外贸体制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艳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公平问题和公平效率关系的理论探讨及理论之争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思想主线,并直接影响改革的政策走向。这一理论探讨经历了公平和效率孰重孰轻之争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继续有效性之争,这些争论以更加注重公平而终结。公平效率之争之所以能终结于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对公平概念的理解使人们消除了公平效率非此即彼的不相容的观念,同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公平决定着社会稳定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得以维系的价值基础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继明  彭东春  
价格机制紊乱、竞争机制微弱、供求机制失灵、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发展。改革的途径是完善三级劳动力市场,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体系;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良好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78年年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市场化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历程波澜壮阔:在改革初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深化改革阶段,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才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目前正在从世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阔步迈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姚秀颖  
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对目前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非  
在公共政策越来越重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背景下,本文展示了中国城镇居民近三十年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历史经验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多个数据和不同度量均指出中国城镇居民幸福感自1990年以来呈现U形趋势:20世纪90年代,幸福感水平逐渐下降;2000-2005年间,幸福感水平位于低谷;2005年后,幸福感逐年回升。宏观和微观证据均表明,就业状态和社会安全网等中国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演变可以解释幸福感的非单调趋势,也证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提升中国民众幸福感的正确方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林池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行政经费投入增加,支出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政权建设和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薇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十年之际,本文概述这一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转轨全局而言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分税制改革必要性的基本依据,其对开创公共财政转型新轨道的支撑,并考察了1994年改革的过渡色彩,后续深化改革的成效与不足,特别是对主要的突出现实问题——基层财政困难、地方隐性负债和“土地财政”短期行为的成因,作了重点辨析论述,强调必须坚持分税制大方向,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最终使省以下分税制落实,进而系统化提出今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亚伯  
评估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不仅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指标,而且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机制指标。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市场机制与制度机制的评估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测算标准。根据测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发育水平是相对成熟市场化,制度机制发育水平是处于初级阶段,并严重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发育。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全旺  周志刚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适时地梳理职业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本脉络,探究其中的规律性问题,对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经度与现实纬度两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必须直面劳动力市场发展现实,适当控制规模,稳步提升质量;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课程开发以行业企业为主体;教育结构应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相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