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5)
2023(6317)
2022(5706)
2021(5230)
2020(4829)
2019(11448)
2018(11644)
2017(24050)
2016(13270)
2015(15412)
2014(15787)
2013(16080)
2012(15444)
2011(13949)
2010(14201)
2009(13648)
2008(13830)
2007(12823)
2006(11310)
2005(10368)
作者
(40073)
(33871)
(33380)
(32343)
(21162)
(16153)
(15538)
(13277)
(12399)
(12065)
(11354)
(11097)
(10706)
(10617)
(10522)
(10484)
(10456)
(9910)
(9788)
(9711)
(8433)
(8427)
(8223)
(7755)
(7676)
(7590)
(7536)
(7469)
(6846)
(6808)
学科
(59596)
经济(59541)
(36164)
管理(34298)
方法(30713)
数学(27811)
数学方法(27608)
(25039)
企业(25039)
(18997)
中国(18855)
(17442)
(13075)
贸易(13071)
农业(12945)
(12756)
(12426)
(11425)
(10530)
业经(10511)
银行(10506)
地方(10042)
(10021)
收入(9858)
(9084)
金融(9082)
(8507)
(8283)
财务(8266)
财务管理(8238)
机构
大学(205071)
学院(203104)
(90351)
经济(88543)
管理(76045)
研究(68384)
理学(64936)
理学院(64225)
管理学(63197)
管理学院(62810)
中国(53038)
(43431)
(43378)
科学(40724)
(35874)
(35319)
财经(34580)
研究所(32260)
中心(31211)
(31139)
(30612)
业大(29701)
经济学(29396)
农业(28053)
北京(27977)
经济学院(26944)
(25776)
师范(25537)
财经大学(25419)
(24171)
基金
项目(124651)
科学(96689)
研究(91264)
基金(89979)
(77642)
国家(77012)
科学基金(64399)
社会(58047)
社会科(54969)
社会科学(54950)
(47863)
基金项目(47356)
教育(42271)
(40636)
自然(40022)
自然科(39018)
自然科学(39003)
资助(38413)
自然科学基金(38297)
编号(37982)
成果(31856)
(29015)
重点(28132)
(27072)
课题(25766)
(24867)
教育部(24735)
科研(24311)
国家社会(23981)
人文(23919)
期刊
(97779)
经济(97779)
研究(61987)
中国(36575)
(32511)
(31479)
学报(30630)
科学(27719)
管理(25380)
大学(22855)
学学(21552)
农业(20926)
(19702)
金融(19702)
教育(17381)
财经(17340)
技术(16843)
经济研究(16397)
业经(15950)
统计(14919)
(14902)
问题(14468)
(12513)
(11947)
决策(11408)
技术经济(11265)
理论(11228)
(10734)
商业(10617)
实践(10044)
共检索到303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宁  
本文通过计算地区工资基尼系数、行业工资基尼系数、城乡工资基尼系数及构成来源工资基尼系数,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分解,以考察工资收入分配的均等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工资基尼系数基本上都未超过0·3,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工资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均等,但工资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值得注意。本文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翔  朱海华  路征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分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并基于流动状态构造了3类劳动力群体,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3年)数据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本地劳动力,区外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高出了26%,其中的11%来源于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优势,15%来源于让渡社会保险权利换取较高工资收入的"权利置换"收益。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收入层面已不存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反而外地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是以失去收入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外地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福利上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实  吴珊珊  邢春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长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8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考察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其中,采用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持续上升;运用Shorrocks分解方法发现,受教育程度在工资收入分配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不断弱化;使用反事实方法在将工资收入差距分解为条件分布(价格效应)和特征分布(组成效应)后发现,价格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工资收入分配变化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季雷  周博  
本文从"垄断—竞争"部门和"初级—次级"岗位两个维度,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构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对于工资收入差距的解释超过60%;垄断部门降低了受教育程度对工资的正向影响,竞争部门则仅放大了教育年限的正向作用;初级岗位工资提升更依赖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次级岗位则更对教育回报有缩减效应;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缩小岗位分割效应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垄断造成的分割效应则少有改善。因此,应破除行业垄断壁垒;改善垄断部门的工资激励方式,提高工资水平对受教育程度的敏感度;增加次级岗位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收入的激励;提高次级岗位职业教育的普及度,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缩减不同岗位带来的工资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管晓明  杨金亮  
劳动力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其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技能角度对劳动力进行分组,推导出决定不同类别劳动力份额的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并将基尼系数用上述诸因素来表示,便得到基尼系数因素分解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进行因素分析,结论认为不同技能劳动力份额及工资差异与基尼系数正相关,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负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我们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而且部门之间收入差距中市场分割因素解释的比重不断上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鹏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回归分解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是导致工资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对不平等程度的贡献达到了37.47%;地区、性别和行业因素仅次于教育,成为导致工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职业类型、单位所有制和社会关系是控制工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单位规模、户籍和工作经验对不平等程度的贡献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梅  周申  郑妍妍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CHIP)2002、2007和2013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测度、分解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上和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来源。本文研究发现,尽管2007—2013年我国性别工资差距有小幅度缩减,但是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迅速,其中特征变量不可解释部分的性别工资差距增长尤其明显而且占据整体性别工资差距的绝大部分,体现了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对于特征变量可解释部分,传统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和工作经验的解释力度在减弱,而就业特征变量行业分割因素的解释力度在不断增强;从分位数分解结果上看,各年份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异大小主要由系数效应决定而非特征效应决定。据此,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工资公平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矫正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就业的工资歧视行为,创造男女两性就业"同工"和"同酬"并举的宏观大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建东  高远  
本文利用2004年至201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基于分解基尼系数的视角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行业间及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收入的非均衡性增长是导致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人口的流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同时,研究还表明垄断依然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有着不小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文章利用1995、2002年的中国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地区之间城镇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直辖市与其他地区(包括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受到市场分割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周曙东  王洪亮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FDI对制造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FDI有利于缩小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FDI缩小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其能够更多地拉升制造业中低收入行业的相对工资,该作用在东部地区要大于中西部地区;FDI能提高制造业的相对工资,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因此,FDI虽然缩小了制造业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但是客观上扩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的工资收入差距。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缩小制造业行业间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针对行业工资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个S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模型,说明了导致S基尼系数变化的三个因素:工资水平变动、行业排序变化以及职工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趋势非常明显,其中工资增长的非均衡性与行业排序变化是导致行业间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职工流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但是近期职工流动缓解工资差距的效果逐步减弱。为了有效控制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一方面需要着力解决工资水平增长的不合理差异,另一方面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推动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之间正常有序流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鹏  
文章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主要是工资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在不同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也使得工资差距不合理的扩大。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分配失序的原因有国家规制、非价格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如果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采取新的发展战略,重构劳动力市场改革,那么,将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改善,也有利于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发展自身在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逐步积累,工业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工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素质做一描述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