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7)
- 2023(7948)
- 2022(7143)
- 2021(6561)
- 2020(6039)
- 2019(14174)
- 2018(14286)
- 2017(29688)
- 2016(16130)
- 2015(18639)
- 2014(18993)
- 2013(19257)
- 2012(18472)
- 2011(16814)
- 2010(17006)
- 2009(16298)
- 2008(16390)
- 2007(14982)
- 2006(13132)
- 2005(11870)
- 学科
- 济(75578)
- 经济(75498)
- 业(46931)
- 管理(46423)
- 方法(40758)
- 数学(37244)
- 数学方法(37028)
- 企(35959)
- 企业(35959)
- 农(21010)
- 中国(20664)
- 财(19838)
- 贸(15958)
- 贸易(15954)
- 易(15496)
- 制(14729)
- 学(14011)
- 农业(13468)
- 业经(13144)
- 地方(12294)
- 银(12292)
- 银行(12255)
- 务(12114)
- 财务(12098)
- 财务管理(12059)
- 行(11661)
- 融(11480)
- 金融(11478)
- 企业财务(11473)
- 和(10336)
- 机构
- 大学(250031)
- 学院(246773)
- 济(108730)
- 经济(106583)
- 管理(95349)
- 理学(82501)
- 研究(81952)
- 理学院(81570)
- 管理学(80386)
- 管理学院(79928)
- 中国(63515)
- 京(52238)
- 财(51818)
- 科学(48715)
- 所(42563)
- 财经(41890)
- 农(41459)
- 研究所(38389)
- 经(38000)
- 中心(37453)
- 江(36492)
- 业大(35906)
- 经济学(34960)
- 北京(33312)
- 农业(33051)
- 经济学院(32009)
- 财经大学(31185)
- 范(30862)
- 师范(30577)
- 院(28921)
- 基金
- 项目(156797)
- 科学(123396)
- 基金(115676)
- 研究(112874)
- 家(100353)
- 国家(99557)
- 科学基金(84496)
- 社会(72545)
- 社会科(68844)
- 社会科学(68825)
- 基金项目(61318)
- 省(59208)
- 自然(54585)
- 自然科(53310)
- 自然科学(53292)
- 教育(52757)
- 自然科学基金(52381)
- 划(50885)
- 资助(49274)
- 编号(45829)
- 成果(37428)
- 部(36887)
- 重点(35515)
- 发(33255)
- 教育部(31735)
- 创(31659)
- 课题(30947)
- 科研(30604)
- 人文(30523)
- 国家社会(29979)
- 期刊
- 济(114719)
- 经济(114719)
- 研究(72046)
- 中国(42497)
- 财(39174)
- 学报(37826)
- 农(35898)
- 科学(34666)
- 管理(32372)
- 大学(28120)
- 学学(26639)
- 融(24548)
- 金融(24548)
- 农业(23777)
- 财经(21682)
- 教育(20174)
- 技术(19507)
- 经济研究(19215)
- 经(18544)
- 业经(18394)
- 问题(16582)
- 贸(14837)
- 理论(14711)
- 统计(13371)
- 实践(13302)
- 践(13302)
- 技术经济(13263)
- 商业(12828)
- 业(12405)
- 国际(11753)
共检索到360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志华
劳动力价格水平与CPI水平是否协调,反映着居民生活的实际水平。为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CPI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5-2014年间的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函数图等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会引起CPI变化,反之则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 价格变化 CPI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思洲
劳动力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会引起CPI的快速变化,CPI的变化会缓慢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劳动力价格的传递效应为非完全传递,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幅度总是大于价格的波动幅度。同时,城乡劳动力价格与CPI的关系存在差别,城镇收入的波动受到CPI的影响要大于且快于农村收入的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价格波动 CPI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海宾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GDP VAR模型 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建平 钱佐华
劳动力成本是指企业(单位)因雇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是劳动核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区域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对浙江省常山县开展了劳动力成本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业亮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在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生活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阐述劳动力价格变化基本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其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就业、居民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格 定价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曼晶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基础,对劳动者就业有较大影响。如何实现劳动力价格稳定增长、促进就业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梳理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影响因素 合理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刘俊
文章以经济结构转型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量。研究表明,行业、户籍、企业性质等制度性因素及劳动者收入、学习经历等主观性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极其增量投资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公共政策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岭回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云章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影响 机理 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文章利用专项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因素,表明基于不同的生活预期,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未来就业选择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预期 农民工 非农民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戚元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人口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这个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式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首先推导出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因素方程,认为其改变受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继而采用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技术进步方向进行了测算,发现技术进步总体偏向于技能劳动,再进一步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种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会使劳动力结构得到优化,是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教育投入和城镇化水平也能改善劳动力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蒲勇健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素质 博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