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3)
2023(16917)
2022(14220)
2021(13021)
2020(11147)
2019(25321)
2018(25143)
2017(48218)
2016(26210)
2015(29540)
2014(29364)
2013(28831)
2012(26541)
2011(23781)
2010(23810)
2009(22302)
2008(22078)
2007(19979)
2006(17079)
2005(15082)
作者
(78074)
(65176)
(65018)
(61946)
(41033)
(31422)
(29656)
(25734)
(24455)
(23126)
(21925)
(21860)
(20500)
(20250)
(20179)
(20160)
(20116)
(19258)
(18745)
(18717)
(16420)
(15965)
(15886)
(14878)
(14680)
(14422)
(14385)
(14342)
(13208)
(13011)
学科
(105396)
经济(105281)
管理(75577)
(73137)
(59559)
企业(59559)
方法(52148)
数学(45490)
数学方法(44948)
(29214)
中国(29052)
(28779)
(23783)
业经(23173)
(21202)
贸易(21196)
(20631)
(20066)
农业(19541)
(18371)
财务(18323)
财务管理(18281)
理论(17941)
地方(17453)
企业财务(17320)
(17001)
银行(16934)
(16601)
技术(16095)
(16095)
机构
大学(384275)
学院(383497)
(154959)
经济(151889)
管理(146799)
理学(127947)
理学院(126539)
管理学(124325)
研究(123712)
管理学院(123623)
中国(92323)
(79224)
科学(78602)
(71947)
(68692)
(62740)
业大(61145)
财经(58583)
研究所(57479)
中心(57409)
(55504)
农业(54884)
(53199)
(49050)
北京(48812)
经济学(48452)
师范(48415)
(44170)
(44136)
经济学院(44069)
基金
项目(260747)
科学(204314)
基金(189545)
研究(184547)
(167518)
国家(166128)
科学基金(141517)
社会(117967)
社会科(111785)
社会科学(111750)
(102724)
基金项目(100452)
自然(93141)
自然科(90996)
自然科学(90965)
自然科学基金(89335)
(87077)
教育(86323)
资助(76914)
编号(74106)
成果(59790)
重点(59313)
(57501)
(55241)
(54641)
科研(51149)
创新(51068)
课题(50896)
计划(49235)
国家社会(49105)
期刊
(160641)
经济(160641)
研究(103392)
中国(67512)
学报(66501)
(60706)
科学(57831)
(56126)
管理(51380)
大学(49257)
学学(46866)
农业(40910)
教育(37765)
技术(32275)
(30560)
金融(30560)
财经(28959)
业经(27186)
经济研究(26767)
(24858)
问题(22315)
(21533)
统计(19556)
(19457)
技术经济(18558)
(18233)
商业(18214)
(17952)
理论(17819)
科技(17766)
共检索到540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文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以资本积累作用下的供求为限度、以阶级斗争为关键因素的工资决定机制,并科学地分析了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的各类因素,为我们研究劳动力再生产的实际情况、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理论框架之下,本文构建了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指标,并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劳动力价值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差别较大,前者无法凭借工资实现其劳动力价值,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在相当程度上由劳动者自身承担,这将严重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胜利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家珉  林原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平是导致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基于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变动的理论分析,探寻经济转型期工资价值量变动和实际工资变动的规律,可以对目前在初次分配领域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有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来看,劳动力商品理论是沟通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桥梁,工资理论则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由此可见,"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方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责难与评价、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实际工资问题的论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及工资理论的批评或反批评,反映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不同的认识倾向。梳理他们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来看,劳动力商品理论是沟通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桥梁,工资理论则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由此可见,"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方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责难与评价、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实际工资问题的论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及工资理论的批评或反批评,反映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不同的认识倾向。梳理他们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家珉  由壮举  
本文认为,马克思指出了实际生活中的工资运动不同于剩余价值生产分析中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相一致的理论假定;对现实中劳动力价值及工资运动的考察与正确把握,必须在劳动力价值价格界限的理论基础上来进行。这个理论揭示了工资由身体标准和社会标准确定,劳动力价值界限的决定要素是纯生理要素与社会历史要素;这个理论的实质,就是否定了工人所需生活资料是仅为劳动者生理需要部分提供生活资料的传统看法。如果工资没有达到劳动力两个界限所要求的内容,那么工资就低于劳动力价值,它成为工人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进行提高工资的斗争的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浩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技术和专利作为商品的二因素,可以发现技术和专利的价值都不包含"不费分文"的前人科研劳动成果,专利作为商品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有限,专利作为生产资料发挥其使用价值能够在专利保护期内获得持续的超额剩余价值,在专利实际工作中专利运营的最终目标还应放在专利作为生产资料的实施应用上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顺铃  赵国艮  朱贵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部分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提出不同看法。文章结合现代劳动力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对几种典型观点的分析,考察了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其开放性,从而得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框架是经得起时代考验,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玉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政府都不应该人为地阻滞这一历史演进过程,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推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促进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社会责任不是减轻而是更重了,在劳动力转移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巨大变革的今天,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本——知识,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西方一些学者错误地提出知识是超额利润的源泉。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知识的价值,情况并非如此,知识商品的价值W= c+ v+ m ,其中c 是知识资本,是不变资本;v 是人力资本,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仍是人——人力资本的劳动。之所以产生巨额利润是因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知识垄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各城市的教育支出和政府其他支出差距越大,则城市间的劳动力工资偏差越小,劳动力市场越趋于一体化;此外,就三大城市群分别而言,以上因素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定理  
一两种绝对的剩余劳动力——物质生产领域的绝对剩余劳动力和农业部门的绝对剩余劳动力在马克思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中,剩余劳动力只同劳动能力有关。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都有可能发生两种形式的绝对剩余劳动力。第一种是物质生产领域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会减少物质生产的一般劳动时间。物质生产领域中减少的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子凡  许承光  
文章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劳动力价格量化的可行性以及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劳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最低工资模型、劳动力产权、教育为参考变量的劳动力定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