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8)
2023(6875)
2022(5804)
2021(5477)
2020(4725)
2019(10343)
2018(10429)
2017(21319)
2016(11713)
2015(12860)
2014(12716)
2013(12795)
2012(12127)
2011(10964)
2010(11127)
2009(10454)
2008(10538)
2007(9409)
2006(8457)
2005(7763)
作者
(34503)
(28844)
(28627)
(27500)
(18153)
(13856)
(13013)
(11152)
(10707)
(10346)
(9692)
(9496)
(9296)
(9253)
(9058)
(8744)
(8552)
(8412)
(8263)
(8181)
(7299)
(7151)
(7065)
(6605)
(6501)
(6477)
(6340)
(6066)
(5806)
(5727)
学科
(47161)
经济(47104)
(33360)
管理(32409)
(25503)
企业(25503)
方法(23543)
数学(21185)
数学方法(21020)
中国(16128)
(13999)
(13772)
(12286)
(10694)
(9819)
银行(9796)
(9760)
贸易(9754)
(9523)
(9456)
业经(9010)
农业(8853)
(8398)
金融(8398)
(8226)
财务(8217)
(8201)
财务管理(8195)
企业财务(7918)
(7226)
机构
大学(174014)
学院(171501)
(71919)
经济(70436)
管理(63354)
研究(59956)
理学(54844)
理学院(54172)
管理学(53223)
管理学院(52913)
中国(46339)
(37400)
(36396)
科学(36088)
(30989)
财经(29996)
(28211)
研究所(28087)
(27304)
中心(26397)
(24649)
业大(24178)
北京(23165)
经济学(23121)
财经大学(22577)
农业(22307)
(22248)
师范(22010)
(21734)
经济学院(21001)
基金
项目(110602)
科学(87617)
基金(82703)
研究(78383)
(73321)
国家(72751)
科学基金(61062)
社会(51419)
社会科(48711)
社会科学(48698)
基金项目(43578)
(40746)
自然(39582)
自然科(38657)
自然科学(38646)
自然科学基金(37980)
教育(36355)
(35943)
资助(34058)
编号(30437)
(25919)
成果(25850)
重点(25473)
(22829)
(22293)
教育部(22130)
(22087)
国家社会(21781)
科研(21672)
课题(21208)
期刊
(77619)
经济(77619)
研究(52678)
中国(31306)
学报(28777)
(27042)
科学(26743)
(25214)
管理(23343)
大学(21643)
学学(20700)
(18176)
金融(18176)
农业(16868)
财经(15372)
教育(15151)
经济研究(13597)
(13117)
业经(12412)
技术(11728)
问题(11233)
(9726)
理论(8870)
商业(8612)
国际(8184)
统计(8174)
(8120)
(8074)
实践(7885)
(7885)
共检索到253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经济新常态、技术新发展和就业新形势下,我国个别劳动关系灵活性总体增强但局部不足、集体劳动关系覆盖率扩张但形式化严重、劳动争议纠纷发生率高企且复杂多样、法治化和网络化治理制度渐备但实效欠佳。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保障安全性、健全集体协商主体和优化政府指导、减负增效和分类处理争议纠纷、完善法治和网络化治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经济新常态、技术新发展和就业新形势下,我国个别劳动关系灵活性总体增强但局部不足、集体劳动关系覆盖率扩张但形式化严重、劳动争议纠纷发生率高企且复杂多样、法治化和网络化治理制度渐备但实效欠佳。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保障安全性、健全集体协商主体和优化政府指导、减负增效和分类处理争议纠纷、完善法治和网络化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圣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新兴经济体特征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两者呈"U型"关系,拐点的具体位置与两类长期因素、两类短期因素有关。通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一方面具有共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各区域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文章为各地区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旭  赵军洁  宋健  
城乡关系如何从二元分割向一元融合转变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以渐进改革的方式,经历了工业化主导的松动型城乡关系、土地城镇化主导的单向型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主导的融合型城乡关系3个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演进阶段。新时代,亟待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关键是深化城乡二元要素结构的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以实现城乡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翁杰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驱动力也存在显著差异。1978—1984年劳动收入份额短暂上升的主要驱动力是农业部门的改革。1985—1997年劳动力要素向非农部门转移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构变动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驱动力。1998—2007年劳动收入份额继续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是非农部门的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经历长时期的下降后,劳动收入份额于2008—2015年期间再次呈上升态势,其主要驱动力是非农部门工资的快速增长。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态势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山区受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地关系有明显的特征,开发利用有明显的阶段性。初步归纳,山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一)交通运输的不便性;(二)环境和资源的多样性;(三)生态影响的广域性;(四)开发利用的阶段性。因此,开发利用山区必须把交通放在首位,必须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和经济的多种结构,必须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付保宗  
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表明,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遭遇"技术升级陷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内因,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转换面临不同跨度跳跃。我国工业比重显著高于国际一般规律,工业高增长出现回落趋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化升级受到明显抑制,国际分工地位低端锁定风险逐步加大。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工业比重趋势性下降的可能性增加,工业结构变化日益接近"技术升级陷阱",国际分工地位面临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我国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需解决好工业比重过快下降问题,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面临阶段性转换。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开明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出现一些新特征与不同认识。基于最新统计数据。利用 S曲线模型、空间自相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时空特征与主要论争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S 型曲线的中期阶段,空间上呈现出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明显。近几年城市化速度并非过快,但粗放型增长模式突出;区域间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但省际间的差异在缩小;大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城市,初步体现出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冷煜  
本文分严格监管和宽松监管两个阶段,剖析自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保险监管现状及其评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涛  
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是同制度变迁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与居民储蓄增长过程同步进行的。经济的货币化为经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所产生的巨额货币发行收入和金融剩余是支持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后货币化时期的金融困境也正是由于政府金融控制的运行机制所产生的。金融深化的下一步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相匹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俊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停滞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巨额资金,推进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人均收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4%,工业净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6.9%。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社会就业结构会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居占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前,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现阶段城乡关系的特征是:农业基础薄弱,仍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提出以下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统筹城乡规划和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温海池  
关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几个问题经济学系副教授温海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劳动领域改革的深入进行,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疑虑。在此情况下,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问题,不仅对切实维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明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严重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文章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的追赶进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着重分析了服务投入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3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效应明显,但服务投入密度提高的贡献相对偏小。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2003-2009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效应更加明显,但服务投入密度相对偏低的贡献反而拖累了追赶进程。服务投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显示,我国农业服务投入的发展滞后基本上是全方位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需要充分认识到服务投入的重要性。解决我国农业服务投入发展滞后的问题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