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3)
- 2023(16917)
- 2022(14765)
- 2021(13819)
- 2020(11792)
- 2019(27408)
- 2018(27294)
- 2017(53555)
- 2016(28717)
- 2015(32519)
- 2014(32435)
- 2013(32117)
- 2012(29382)
- 2011(26468)
- 2010(26764)
- 2009(24954)
- 2008(24550)
- 2007(21867)
- 2006(19495)
- 2005(17432)
- 学科
- 济(117395)
- 经济(117233)
- 管理(88080)
- 业(82371)
- 企(68762)
- 企业(68762)
- 方法(54757)
- 数学(47306)
- 数学方法(46614)
- 财(32963)
- 中国(32601)
- 农(31542)
- 制(26604)
- 业经(25727)
- 学(24496)
- 贸(21776)
- 贸易(21764)
- 易(21139)
- 地方(20843)
- 农业(20530)
- 理论(20521)
- 务(20186)
- 财务(20095)
- 财务管理(20048)
- 银(19497)
- 银行(19449)
- 企业财务(18998)
- 行(18516)
- 和(18395)
- 体(18222)
- 机构
- 大学(421292)
- 学院(416395)
- 济(168243)
- 经济(164607)
- 管理(163563)
- 理学(141196)
- 理学院(139612)
- 管理学(136983)
- 管理学院(136202)
- 研究(135764)
- 中国(102228)
- 京(89721)
- 财(82558)
- 科学(81704)
- 所(67401)
- 财经(65628)
- 农(61756)
- 江(61014)
- 中心(61008)
- 研究所(60741)
- 经(59465)
- 业大(59176)
- 北京(56950)
- 范(55405)
- 师范(54950)
- 经济学(51480)
- 州(49341)
- 院(49164)
- 财经大学(48819)
- 农业(48085)
- 基金
- 项目(276151)
- 科学(217793)
- 研究(203985)
- 基金(201426)
- 家(174038)
- 国家(172617)
- 科学基金(148827)
- 社会(129069)
- 社会科(122283)
- 社会科学(122251)
- 省(106111)
- 基金项目(106060)
- 自然(95938)
- 教育(94890)
- 自然科(93714)
- 自然科学(93689)
- 自然科学基金(91987)
- 划(89495)
- 资助(83777)
- 编号(83460)
- 成果(69100)
- 部(62009)
- 重点(61339)
- 发(57425)
- 课题(57358)
- 创(56765)
- 教育部(53784)
- 创新(52975)
- 国家社会(52894)
- 制(52630)
- 期刊
- 济(185713)
- 经济(185713)
- 研究(127787)
- 中国(79267)
- 财(64319)
- 学报(64208)
- 管理(61919)
- 科学(58687)
- 农(55864)
- 大学(50078)
- 教育(47772)
- 学学(46764)
- 农业(37902)
- 技术(37030)
- 融(36583)
- 金融(36583)
- 财经(33452)
- 业经(29691)
- 经济研究(29495)
- 经(28586)
- 问题(24849)
- 图书(21886)
- 理论(20740)
- 技术经济(20437)
- 贸(19691)
- 版(19311)
- 统计(19291)
- 实践(18798)
- 践(18798)
- 科技(18709)
共检索到61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春洋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劳动价值论讨论中(尤其是国内),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创新和发展,却偏离了劳动价值一元论;一是强调坚持而没能有效地进行创新与发展。本文着重从方法论上分析各自的缺陷,探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及其创新发展。
关键词:
方法论 劳动价值一元论 创新与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闻有虎
目前 ,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各种挑战。本文通过对创造知识价值的复杂劳动的阐释 ,表明了劳动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并进一步指出 :效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的虚拟表象。因此 ,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知识价值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义成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 (率 )”相等 ,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 ,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剥削 一元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飞岸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多元要素参与分配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经济效率的威力”,劳动价值一元论受到质疑甚至于批判。实质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并不排斥“多要素”在经济分配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什么样的“多要素”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原则?使用价值多元论对现阶段的分配理论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劳动 价值 使用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海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生产劳动 剥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全瑞
在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多元论是所有制决定分配的集中表现,但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真实世界里的收入分配现象又不能解决实际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缺陷导致了分配上的混乱。因此,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分配制度即收入分配一元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重大缺陷 一元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义成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亡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 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 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 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思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 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
关键词:
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查丽华 张彤彤
梳理和总结了图书情报界关于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多种观点,并分别从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角度论述了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清加 张宏斌
本文引入有限理性条件下,基于学习、模拟过程的进化博弈方法,推导出不同素质劳动力流动的调整机制的模仿动态模型,将劳动力流动的均衡条件解释为进化博弈理论中的混合策略均衡,分析不同参数的条件下,异质劳动力的迁移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晰
论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思路刘晰一、对十五大以后我国劳动关系变化情况的基本判断党的十五大对于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思路,这种新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中的劳动关系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关系的调整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