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1)
- 2023(8018)
- 2022(6920)
- 2021(6538)
- 2020(5572)
- 2019(12790)
- 2018(12711)
- 2017(26169)
- 2016(14341)
- 2015(16118)
- 2014(16047)
- 2013(15997)
- 2012(15194)
- 2011(13818)
- 2010(14309)
- 2009(13487)
- 2008(13525)
- 2007(12361)
- 2006(11429)
- 2005(10389)
- 学科
- 济(58339)
- 经济(58278)
- 业(40926)
- 管理(40880)
- 企(30532)
- 企业(30532)
- 方法(26585)
- 数学(24099)
- 数学方法(23837)
- 农(19536)
- 中国(19266)
- 财(16561)
- 制(13699)
- 农业(12893)
- 贸(12526)
- 贸易(12520)
- 易(12262)
- 银(11989)
- 银行(11959)
- 业经(11738)
- 行(11545)
- 策(11239)
- 学(10967)
- 融(10432)
- 金融(10431)
- 地方(9740)
- 务(9487)
- 财务(9469)
- 财务管理(9448)
- 企业财务(9022)
- 机构
- 大学(212933)
- 学院(211901)
- 济(92821)
- 经济(90967)
- 管理(80342)
- 研究(73232)
- 理学(68808)
- 理学院(68037)
- 管理学(66922)
- 管理学院(66515)
- 中国(57418)
- 财(46436)
- 京(44728)
- 科学(42608)
- 所(37555)
- 财经(36165)
- 农(35851)
- 研究所(33736)
- 中心(32839)
- 经(32820)
- 江(32720)
- 业大(29735)
- 经济学(29194)
- 北京(28557)
- 农业(28304)
- 范(28103)
- 师范(27839)
- 财经大学(26830)
- 经济学院(26463)
- 院(25804)
- 基金
- 项目(131741)
- 科学(104479)
- 研究(97633)
- 基金(96876)
- 家(83668)
- 国家(82966)
- 科学基金(70480)
- 社会(63148)
- 社会科(59906)
- 社会科学(59891)
- 基金项目(50566)
- 省(50111)
- 教育(45972)
- 自然(44446)
- 自然科(43396)
- 自然科学(43381)
- 划(43049)
- 自然科学基金(42632)
- 资助(41071)
- 编号(39672)
- 成果(34202)
- 部(31027)
- 重点(29589)
- 发(28392)
- 课题(27873)
- 教育部(26811)
- 创(26781)
- 国家社会(25999)
- 人文(25840)
- 性(25252)
共检索到323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赵国钦
资本要素报酬侵蚀劳动要素报酬的现象以及劳动报酬结构失衡,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劳动和资本要素报酬的"剪刀化"趋势,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机制,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一资本"关系,必须调整资本和劳动的分配关系,提高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强再次分配的调控力度,完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劳动 资本 要素报酬 社会公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叶正茂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诺扬
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发点,分析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对劳动要素报酬、老人赡养比、儿童抚养比与中国居民储蓄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经济转型以来的劳动要素报酬高速增长、老人赡养比上升以及儿童抚养比的下降导致中国储蓄率不断升高,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要素报酬 人口结构 居民储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济广
我国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很大的空间。过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特别是提高非公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存在一些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进行政策创新,主要包括重塑工会体制,以保障劳动者的谈判地位,调整农民工的社保政策尤其是养老保险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运用政府力量建立剩余分享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陆日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晓云 陈曦
二战后的日本创造了连续29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奇迹。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平也得到了改进。本文根据日本1968~2003年间共计36个样本的数据,研究了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要素,着重分析了投资率、城市化率、失业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人口增长率对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的解释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与投资率和失业率负向相关,而与城市化率、教育投入以及人口增长正向相关。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收入分配 日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国华 吴雯雯
本文在阐述我国城镇单位劳动者报酬增长趋势的基础上,基于SDA结构分解方法将劳动报酬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就业结构效应以及行业内报酬增长效应,利用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劳动报酬费用增长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增长主要来自于行业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就业结构效应的贡献率不显著,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行差异化的行业劳动报酬提升策略是实现我国劳动报酬进一步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就业结构 SDA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顺发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参与者,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报酬偏低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教师 报酬 教育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 田秋生
广东生产总值中劳动报酬份额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60.57%下降到2010年的44%,降幅达到16个百分点。广东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变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完善的分配机制以及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只有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深层次调整和改革,才能不断提高生产总值中劳动报酬的份额。
关键词:
初次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份额 要素分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周亮
在我国,户籍歧视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它不但通过阻碍劳动力流动造成城乡收入差异,也会促成农民工和城镇工人之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多年的数据,对我国户籍歧视影响劳动报酬差异的程度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表明,近几年户籍歧视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仍需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报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梓楠
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劳动报酬水平是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平均劳动报酬和劳动报酬比重作为研究的两个维度,通过动态和静态比较,对第二产业内部各门类、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报酬及其差异进行全面衡量,总结出第二产业劳动报酬及其差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层次越高的行业,初次分配状况越好。文章还就第二产业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有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晶
文章从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所得或回报关系的角度,通过构建劳动报酬份额、资本收益率、人均劳动报酬、技术水平之间一阶差分变量的实证模型,利用中国1993~2007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实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探求中国省际地区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是影响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技术进步又是资本收益率变动和人均劳动报酬变动的直接动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慧 费利群
本文使用1997-2010年29个省级单位数据,以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分别以人力资本量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就全国来说,无论以人力资本量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均为正;但与产出指标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较大。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分析单元,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东部,以投入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的正向作用明显;在西部,以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产出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的正向作用明显;在中部,以人力资本量的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梅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局限于平均主义、脑体倒挂和收入悬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必须把研究视野从现象转向本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是复杂劳动者的投入与报酬之间的逆差。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别应是劳动报酬差别的客观基础。劳动报酬系数的大小与对复杂劳动者的需求成正比,与一国教育水平成反比。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制定有利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化的政策措施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紫哲 魏冬
本文分全国整体和区域层面检验了两种要素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与劳动报酬占比的关系,结果显示,劳动、资本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都可以有效促进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且资本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大致相当,但劳动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优化带来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较大差别。此外,技能劳动供给与劳动报酬占比之间普遍存在U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报酬占比。
关键词:
要素偏向型 出口技术结构 劳动报酬占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