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6)
- 2023(8068)
- 2022(7135)
- 2021(6920)
- 2020(5815)
- 2019(13375)
- 2018(13610)
- 2017(27157)
- 2016(15234)
- 2015(17387)
- 2014(17703)
- 2013(17338)
- 2012(16434)
- 2011(14708)
- 2010(15054)
- 2009(14315)
- 2008(14681)
- 2007(13382)
- 2006(12284)
- 2005(11378)
- 学科
- 济(54753)
- 经济(54679)
- 管理(47550)
- 业(45242)
- 企(35090)
- 企业(35090)
- 财(22949)
- 农(20715)
- 方法(20034)
- 中国(19712)
- 数学(17332)
- 数学方法(17012)
- 制(15380)
- 务(15110)
- 财务(15079)
- 财务管理(15024)
- 企业财务(14143)
- 农业(13543)
- 地方(13049)
- 业经(12434)
- 贸(12244)
- 贸易(12236)
- 银(12039)
- 银行(12034)
- 易(11910)
- 行(11338)
- 策(11009)
- 税(10944)
- 税收(10307)
- 收(10232)
- 机构
- 学院(212578)
- 大学(207207)
- 济(86239)
- 经济(83969)
- 管理(78226)
- 研究(68272)
- 理学(64535)
- 理学院(63828)
- 管理学(62846)
- 管理学院(62434)
- 中国(57606)
- 财(48837)
- 京(45074)
- 科学(38213)
- 江(35993)
- 财经(35894)
- 所(34469)
- 中心(32627)
- 经(31826)
- 研究所(29667)
- 北京(29573)
- 范(29569)
- 师范(29398)
- 州(29258)
- 农(28611)
- 财经大学(25648)
- 经济学(25556)
- 业大(24761)
- 院(24655)
- 经济学院(22934)
- 基金
- 项目(119100)
- 研究(96733)
- 科学(92312)
- 基金(81926)
- 家(67647)
- 国家(66933)
- 社会(57841)
- 科学基金(57259)
- 社会科(54547)
- 社会科学(54532)
- 省(47327)
- 教育(45492)
- 编号(43933)
- 基金项目(42716)
- 划(39235)
- 成果(38384)
- 资助(35051)
- 自然(34362)
- 自然科(33428)
- 自然科学(33421)
- 自然科学基金(32776)
- 课题(30834)
- 部(26667)
- 性(26564)
- 发(26287)
- 年(26116)
- 项目编号(26071)
- 重点(26027)
- 创(23784)
- 规划(23452)
共检索到34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霞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它满足了灵活多样的用人需求,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务派遣机构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乏力;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是当前制约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提高劳务派遣机构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管理、强化监管水平等措施促进劳务派遣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西 劳务派遣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段文涛
劳务派遣服务是指劳务派遣单位招用劳动力后,将其派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行为。目前,我国劳务派遣服务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劳务派遣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一、劳务派遣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一)劳务派遣员工归属问题案例1:甲餐饮企业资产总额400万元,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75人,接受A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员工7人(其中残疾人2人),按合同约定劳务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婷
为了避免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相关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要通过采取明晰法律条纹内涵、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强化劳动维权帮助、提高劳动者维权能力等综合措施,以确保劳务派遣实现同工同酬的立法目的在现实得以实现。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法律规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蕾扬
劳务派遣是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用工制度的不断革新,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在我国逐渐兴起,且得到快速发展。最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以来,为实现在2016年3月1日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降至规定的10%以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本文通过探究新法颁布后劳务派遣制度在实际执行层面遭遇的突出问题,并探求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外包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立刚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国人才劳务派遣的发展速度异乎寻常,而且派遣活动出现常态化和主流化的趋势。但从某些方面而言,劳务派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描绘了和谐、公正的人才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蓝图,但是草案内容尚有很多改善空间,如建立派遣业务注册保证金和市场退出机制,放开特殊人才派遣业务,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派遣工报酬并纳入国企工资总额。为了有效遏制违法派遣行为,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并对当地政府进行问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关键词:
劳务派遣制度 被派遣劳动者 用工单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翟玉娟
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劳务派遣的国家层面的立法规制,但天津市、吉林省、广东省等地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地方立法,都加强了对劳务派遣机构成立时和对劳务派遣业务的监管。结合三地立法经验,建议在国家层次的立法中,建立工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通报制度,并应严格限定派遣员工比例,以及慎用备用金制度。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地方立法 行政监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同仙
在我国法律加强对劳务派遣规制的背景下,一些被派遣劳动者在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合力"游说"下,同意从一个派遣机构被安排到另一个派遣单位,表面上表现为劳务派遣单位的变更,实际上是劳务派遣的解除(退回)以及建立新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等环节的运行结果。其中涉及原派遣单位是否应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如何支付以及在劳务派遣中如何理解"劳动者非本人原因被安排"等法律问题的理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荣
本文以X公司为例,分别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工三个视角剖析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问题及对策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全勇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最近这十几年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有效解决一些用工需求的同时,劳务派遣发展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发展定义、优势进行了阐述,对发展中遇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采取加强立法、吸收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签订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等对策,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素凤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解除制度存在解除方式规定不明确、解除程序规定不全面、经济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不合理、缺乏纠纷处理机制等问题。因此,立法机关应制定统一的《劳务派遣法》,对劳务派遣中劳动关系解除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良性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国庆 侯风均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对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目前,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企业中广泛存在,如何正确处理劳务派遣中的相关涉税问题成为企业和税务机关共同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四明
劳务派遣相对于一般劳动关系而言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本应该是对传统用工方式的补充,但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劳务派遣迅速发展但被滥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此以"特别规定"的方式作了规定,还有其他专门性法律规制,但因现实中用人单位对相关立法的规避和曲解,再加上立法本身的缺陷,导致了劳务派遣领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被严重侵食。现实迫使立法机关不得不修法以查漏补缺,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态势。我们应该纠正社会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错误认知,强化劳务派遣的相关程序性机制,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利实现的程序性权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籍祥魁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多元化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工作为重要的补充用工形式,已越来越被高校所认可和利用。将劳务派遣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解决他们各方面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校园、促进高校有序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高校劳务派遣工的利益诉求,提出了解决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 劳务派遣工 利益诉求 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