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7)
2023(7689)
2022(6941)
2021(6334)
2020(5731)
2019(13586)
2018(13684)
2017(27956)
2016(15162)
2015(17472)
2014(17816)
2013(17907)
2012(17050)
2011(15544)
2010(15826)
2009(15081)
2008(15170)
2007(13951)
2006(12288)
2005(11151)
作者
(46119)
(38827)
(38428)
(36939)
(24325)
(18482)
(17956)
(15189)
(14222)
(13719)
(12948)
(12722)
(12187)
(12148)
(12145)
(12110)
(11986)
(11377)
(11180)
(11117)
(9699)
(9695)
(9519)
(8788)
(8667)
(8587)
(8572)
(8547)
(7905)
(7716)
学科
(68952)
经济(68895)
(38778)
管理(38353)
方法(34949)
数学(31418)
数学方法(31193)
(28223)
企业(28223)
(22825)
贸易(22816)
(22167)
(19604)
中国(18664)
(16816)
地方(13402)
(13155)
(12966)
农业(12476)
业经(12258)
(11512)
银行(11471)
(10961)
(10302)
金融(10300)
(10062)
(9570)
财务(9554)
财务管理(9523)
环境(9401)
机构
大学(232071)
学院(230742)
(103482)
经济(101503)
管理(85045)
研究(78754)
理学(72950)
理学院(72117)
管理学(70984)
管理学院(70551)
中国(59619)
(48568)
(47480)
科学(47026)
(41830)
(41173)
财经(37863)
研究所(37188)
中心(35536)
业大(35152)
(34626)
(34109)
农业(33442)
经济学(33072)
北京(30726)
经济学院(30450)
(28983)
师范(28697)
财经大学(27772)
(27561)
基金
项目(144302)
科学(111493)
研究(104804)
基金(103831)
(90314)
国家(89620)
科学基金(74615)
社会(66117)
社会科(62785)
社会科学(62762)
(56025)
基金项目(55045)
教育(48452)
(47287)
自然(46989)
自然科(45838)
自然科学(45822)
自然科学基金(45034)
资助(43650)
编号(43290)
成果(35985)
(33196)
重点(32798)
(32021)
课题(29433)
(29417)
教育部(28244)
科研(28134)
创新(27641)
国家社会(27361)
期刊
(111041)
经济(111041)
研究(69171)
中国(39241)
(37267)
学报(36882)
(35878)
科学(32084)
管理(28415)
大学(27309)
学学(25871)
农业(25159)
(21751)
金融(21751)
教育(20019)
经济研究(19545)
财经(18841)
技术(18666)
(18537)
业经(18261)
问题(17150)
(16269)
国际(15443)
(13164)
商业(12601)
技术经济(12447)
统计(12185)
理论(12002)
实践(10700)
(10700)
共检索到342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李璇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7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兵  张明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冀申  王慧娟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迅速发展,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但同时,外贸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加工贸易利润率过低、附加值不高等,甚至有学者认为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出现瓶颈。本文认为,相比出口企业利润率等指标而言,国内增值链是评价加工贸易更为合适的指标,并给出了国内增值链的度量方法。研究显示,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内增值链明显延长,表明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增强。此外,本文通过对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国内增值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英  
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用2001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研发能力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资本深化程度、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周明勇  肖宏伟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顺应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4年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支柱性贸易方式。文章将全面梳理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加工贸易增值税政策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着重以全国加工贸易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江苏地区加工贸易行业发展为蓝本,力图深入剖析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翟士军  黄汉民  
廉价而庞大的劳动力被认为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来临和工资上涨压力,加工贸易增值强度呈现停滞趋势。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对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刚性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增值强度都具有显著负效应,而人口红利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对加工贸易增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解决人口红利拐点和工资刚性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圆  徐康宁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11个制造业的季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DOLS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联合出口品本土增值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品本土增值度的提升,原本缺乏汇率弹性的加工贸易出口将变得敏感,而加工贸易进口由于与出口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汇率弹性也表现出显著为负。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将放大人民币有效升值对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因此,加快国内技术进步,生产更加复杂的中间品,将适当缓解人民币"被迫"持续快速升值的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胡兵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我国贸易利益的获得。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已经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主要制约;而且,较低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发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杨三根  
本文从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现状出发,在综合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尽管与加工贸易结构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国内产业结构仍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技术水平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都有显著的正效应,是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两个关键变量;对不同要素比率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时发现,较之其他要素比率,物质资本与劳动投入之比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说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结构尚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时期,因此,物质资本的积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贸易结构,尤其是加工贸易结构提升的关键。在实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闫国庆  陈丽静  
本文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76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率为47%,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率为53%。同时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煜元  张圣霞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促进外贸改革的关键,也与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契合。为了解决线性模型不能很好或真实的反映变量之间实际关系的问题,本文运用RBF神经网络法构造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加工贸易转型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国内产业结构、研发能力是影响转型的最主要因素,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加工贸易如何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立南  
加工贸易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超过一般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所占地位呈现出上升趋势,《我国加工贸易现象剖析》一文,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推动因素、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经贸发展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改变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和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文  
本文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对Jones的要素跨国流动对偶均衡贸易模型进行改进,以发展中国家从事产品内分工的加工生产与贸易为研究对象,在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条件下,得出加工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工资租金比率下降的结论;在特定资本跨国流动的条件下,得出工资租金比率的变动是不确定的结论;在资本为非特定要素且可跨国流动条件下,得出租金比率上升进一步变小,且一体化与外包的均衡取决于FDI与国内资本流动的规模,即取决于产业的相对规模与要素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