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9)
2023(16348)
2022(13988)
2021(13089)
2020(11249)
2019(25803)
2018(25794)
2017(49975)
2016(27286)
2015(30869)
2014(30826)
2013(30957)
2012(28236)
2011(25236)
2010(25555)
2009(24322)
2008(24679)
2007(22258)
2006(20158)
2005(18544)
作者
(79305)
(65656)
(65492)
(62236)
(41937)
(31222)
(29741)
(25457)
(24795)
(23801)
(22283)
(22223)
(21185)
(20848)
(20287)
(19959)
(19555)
(19323)
(18880)
(18756)
(16345)
(16133)
(15871)
(14982)
(14811)
(14786)
(14605)
(14595)
(13190)
(12843)
学科
(114102)
经济(113934)
(105818)
管理(102811)
(95313)
企业(95313)
方法(51225)
数学(41016)
数学方法(40643)
(39420)
业经(34029)
(33938)
中国(29004)
(28678)
(27747)
财务(27669)
财务管理(27623)
企业财务(26237)
农业(23173)
技术(21608)
理论(20622)
(20525)
(20262)
贸易(20250)
(20105)
(19935)
(19722)
(19632)
银行(19595)
(19355)
机构
学院(398788)
大学(397896)
管理(164541)
(164404)
经济(160827)
理学(139517)
理学院(138113)
管理学(136252)
管理学院(135498)
研究(126386)
中国(101059)
(85333)
(83676)
科学(73893)
财经(64755)
(63153)
(61601)
(61009)
(58555)
中心(57656)
研究所(56216)
业大(55619)
北京(54300)
(48890)
经济学(48461)
农业(48039)
(47850)
财经大学(47828)
师范(47470)
(45543)
基金
项目(253762)
科学(200406)
研究(190216)
基金(184579)
(158316)
国家(156926)
科学基金(136416)
社会(120040)
社会科(113787)
社会科学(113758)
(98483)
基金项目(97832)
自然(87588)
教育(86412)
自然科(85505)
自然科学(85485)
自然科学基金(84003)
(81498)
编号(78610)
资助(76153)
成果(64061)
(56685)
重点(55459)
(54509)
课题(53001)
(52957)
(50455)
创新(50294)
项目编号(49120)
教育部(49113)
期刊
(192005)
经济(192005)
研究(122938)
中国(77615)
(69317)
管理(68066)
(56910)
学报(55066)
科学(52799)
大学(43132)
学学(40573)
教育(40129)
(39946)
金融(39946)
农业(39073)
技术(36502)
财经(32795)
业经(32059)
经济研究(28903)
(28064)
问题(25012)
(23344)
技术经济(21979)
现代(20317)
理论(20305)
财会(19717)
(19585)
商业(18604)
图书(18516)
实践(18192)
共检索到60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波  杜荣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逐渐开始走向海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文章通过对万向集团、吉利集团案例的分析,从获取技术专利、管理经验、品牌声誉、自然资源四种战略资源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制造型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生产运营管理方面产生的反馈作用,并具体分析了每个反馈过程的机制。研究发现,获取被并购企业技术专利、管理经验和品牌声誉对生产运营管理的不同方面具有反馈效应,而通过案例研究并没有发现自然资源对我国制造型生产运营管理产生的反馈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菲琼  虞旭丹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中国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变。在这一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主创新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反馈机制,得出了4种主要的反馈途径,并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由此得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受此影响尤为明显。新形势下,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模型,需要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受此影响尤为明显。新形势下,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模型,需要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锡元  张灿  
管理培训生制度作为企业战略性人才储备的有效方法,已被众多跨国企业采用。传统的机制设计偏向于对商务领域管理人才的培养,本文着眼于探讨和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管理培训生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其中投资高收入国家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此外,研发加工型和多样化型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的检验表明,一方面,OFDI促进了企业进行新产品创新,降低了需求弹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制定更高的价格;另一方面,OFDI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可能降低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ODI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效果均比合资经营模式更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咸金坤  兰袁  汪伟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转型阶段,而这两种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程度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将会增加2.5%左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显著提升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显著降低了其单位工资的产出效率,促使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应对。进一步地,基于投资目的地的分析发现,老龄化主要促进了企业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深入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和企业“走出去”的动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易海峰   吴若楠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迭代式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海外经历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正向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但与企业的迭代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强化了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对行业层面的创新绩效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行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OFDI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渠道。本文研究结论可为高技术制造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游曼淋  
运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时,重点区分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是否为发达国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绿地投资对其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从分企业性质回归的结果来看,民企、外资及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比国企和央企明显。从分行业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分东道国回归的结果来看,向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要求,进而通过生产率的中介作用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即出现与其阻碍效应相反的倒逼机制。上述结论表明,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仍在于提高生产率水平,其中优化资本环境与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更具有长期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芝  唐胜辉  单汨源  彭丹旎  
随着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中国的大力发展,大量多品种零部件库存管理变得非常重要。文章对生产制造型企业实施VMI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供应商的利润和生产制造型企业零部件成本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供应链双方愿意为长期战略合作实现双赢创造条件,牺牲部分自己的利益。文章构建了供应商和生产制造型企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君  
本文拓展企业异质性的分析框架,考虑技术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8~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可能性越高。此外,技术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地区和产业差异,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企业积极“走出去”是协调统一的,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大,恰当的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不仅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还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