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3)
- 2023(17019)
- 2022(13825)
- 2021(12878)
- 2020(10520)
- 2019(23952)
- 2018(23917)
- 2017(46248)
- 2016(25131)
- 2015(28747)
- 2014(28924)
- 2013(28457)
- 2012(26059)
- 2011(23529)
- 2010(24402)
- 2009(23141)
- 2008(23258)
- 2007(21249)
- 2006(19281)
- 2005(18015)
- 学科
- 济(115022)
- 经济(114864)
- 业(96257)
- 管理(89134)
- 企(85626)
- 企业(85626)
- 方法(45541)
- 数学(36381)
- 数学方法(35762)
- 业经(35035)
- 农(34891)
- 财(34355)
- 中国(33660)
- 制(27608)
- 地方(24497)
- 农业(23719)
- 务(23255)
- 财务(23178)
- 财务管理(23134)
- 企业财务(21782)
- 技术(21376)
- 理论(20227)
- 银(20032)
- 贸(20023)
- 银行(20007)
- 贸易(20004)
- 体(19549)
- 易(19428)
- 行(19316)
- 和(19250)
- 机构
- 学院(373797)
- 大学(366875)
- 济(155747)
- 经济(152477)
- 管理(144650)
- 研究(122831)
- 理学(122581)
- 理学院(121290)
- 管理学(119218)
- 管理学院(118534)
- 中国(98052)
- 京(78550)
- 财(78241)
- 科学(71400)
- 所(62032)
- 财经(60116)
- 江(59445)
- 农(58781)
- 中心(55664)
- 研究所(55078)
- 经(54231)
- 北京(50381)
- 业大(50245)
- 州(47371)
- 范(47317)
- 师范(46889)
- 经济学(46696)
- 农业(45552)
- 院(44317)
- 财经大学(44070)
- 基金
- 项目(231525)
- 科学(183645)
- 研究(174690)
- 基金(166407)
- 家(142574)
- 国家(141251)
- 科学基金(122565)
- 社会(111220)
- 社会科(105468)
- 社会科学(105440)
- 省(92923)
- 基金项目(86706)
- 教育(81002)
- 自然(76888)
- 划(76562)
- 自然科(75100)
- 自然科学(75081)
- 自然科学基金(73744)
- 编号(71701)
- 资助(68446)
- 成果(59173)
- 发(53576)
- 重点(52168)
- 部(51195)
- 课题(51043)
- 创(50934)
- 制(47057)
- 创新(46891)
- 国家社会(45172)
- 业(44726)
- 期刊
- 济(187315)
- 经济(187315)
- 研究(115690)
- 中国(79967)
- 财(63298)
- 管理(61138)
- 农(56384)
- 学报(49994)
- 科学(49717)
- 教育(43194)
- 融(40155)
- 金融(40155)
- 大学(39839)
- 农业(38270)
- 技术(38191)
- 学学(37507)
- 业经(33130)
- 财经(30489)
- 经济研究(29144)
- 经(26285)
- 问题(24440)
- 业(21491)
- 技术经济(20584)
- 贸(19491)
- 商业(18667)
- 统计(18258)
- 现代(18158)
- 策(17178)
- 世界(16947)
- 国际(16911)
共检索到585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伟华 刘希龙 贺登才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对中国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从自营服务、部分外包到完全外包的6种模式。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内部分开的物流;第二阶段为内部专业物流;第三阶段为物流外包。它经历了如下的过程:传统制造→现代制造→集成内部物流→从主业务中分出来的物流业务→物流外包。这一进程用实例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物流 物流外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强
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代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以代工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为核心,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代工发展模式,即以自主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代工承接优势,以代工成长为推动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外包业务,促进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价值链的跃迁。
关键词:
国际代工生产 制造业发展模式 制造业外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丽娟 王晓雪
基于物流服务外包的视角对苏州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对苏州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小制造企业 物流服务外包 经济转型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娟 杨琴
基于FDI型物流企业研究了全球供应链主导和关键环节主控两种物流交易模式,并给出其优势分析,探讨了两种物流交易模式的实施影响因素,得出FDI型物流企业所有权优势、制造业内部化优势、FDI型物流企业投资力度和交易融合度是影响物流交易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 张淑芳
本文总结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内涵,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烨 蒋再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本文对推动"互联网+"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伟娜 汤莉 胡珈铭
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制造业主宰供应链的现象,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利益的制约。因此,本文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手段,详细判别了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并为兵团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物流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对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速度 ,是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阶段 ,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离作为现代世界制造中心所应具有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 ,我国要适应世界管理发展趋势 ,探索自己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 ;强化意识 ,加大投入 ,提高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创造各种公共支撑平台 ,全方位优化制造企业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管理模式 创新与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德才 杜凯 李廉水
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内涵以及循环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并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制造业进行了3R原则检验,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造业 3R原则 发展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自勤
从产业角度建立了以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为维度的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产业耦合度中等,产业互动关系为主动-主动,产业匹配度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艳萍 闫黎
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的问题。利用合作博弈理论建立配送博弈费用模型,通过对中小制造企业可能采取的四种配送模式的费用模型求解,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制造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即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相结合的配送模式,为中小制造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的决策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突破了现有研究在单一配送模式下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的局限,通过比较几种配送模式的费用,提出适合中小制造企业的复合式的物流配送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倩 王淑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经营环境日趋动态性和多变性,物流外包日益成为物流运作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经营环境变迁与发展合作性物流外包的核心能力机理与交易费用机理进行了梳理归纳,从影响物流外包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入手,对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量化指标。最后,通过山东为例的调查问卷获得外向型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据此从供需角度对发展合作性物流外包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