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7)
- 2023(13019)
- 2022(10907)
- 2021(10019)
- 2020(8828)
- 2019(20090)
- 2018(20220)
- 2017(40255)
- 2016(21984)
- 2015(24577)
- 2014(24857)
- 2013(25028)
- 2012(23280)
- 2011(21019)
- 2010(21389)
- 2009(20709)
- 2008(21090)
- 2007(19416)
- 2006(17297)
- 2005(16127)
- 学科
- 济(98392)
- 经济(98245)
- 业(91219)
- 管理(81253)
- 企(80990)
- 企业(80990)
- 方法(44196)
- 数学(35430)
- 数学方法(35178)
- 财(34774)
- 农(31685)
- 业经(30079)
- 制(26167)
- 中国(25158)
- 务(24038)
- 财务(24008)
- 财务管理(23965)
- 企业财务(22724)
- 农业(21613)
- 技术(18701)
- 体(18518)
- 贸(18511)
- 贸易(18502)
- 易(18013)
- 和(17435)
- 银(17008)
- 银行(16976)
- 划(16487)
- 策(16381)
- 行(16190)
- 机构
- 学院(330311)
- 大学(327292)
- 济(143682)
- 经济(140866)
- 管理(130515)
- 理学(111198)
- 理学院(110106)
- 管理学(108684)
- 管理学院(108066)
- 研究(106085)
- 中国(85349)
- 财(72477)
- 京(68452)
- 科学(61191)
- 财经(56438)
- 农(55801)
- 所(54075)
- 江(51816)
- 经(50900)
- 中心(48753)
- 研究所(47999)
- 业大(46212)
- 经济学(44329)
- 农业(43847)
- 北京(43385)
- 财经大学(41401)
- 州(40364)
- 经济学院(40239)
- 范(38498)
- 师范(38112)
- 基金
- 项目(204111)
- 科学(161757)
- 研究(152051)
- 基金(149081)
- 家(127653)
- 国家(126513)
- 科学基金(109478)
- 社会(98215)
- 社会科(93135)
- 社会科学(93109)
- 省(80309)
- 基金项目(79036)
- 教育(69182)
- 自然(69045)
- 自然科(67375)
- 自然科学(67354)
- 自然科学基金(66236)
- 划(66175)
- 编号(61835)
- 资助(60823)
- 成果(50489)
- 部(46594)
- 重点(45718)
- 创(45062)
- 发(44168)
- 制(42715)
- 业(42706)
- 课题(42047)
- 创新(41414)
- 国家社会(40360)
- 期刊
- 济(166786)
- 经济(166786)
- 研究(100359)
- 中国(62579)
- 财(60658)
- 管理(52400)
- 农(52379)
- 学报(45522)
- 科学(43948)
- 大学(35365)
- 农业(34975)
- 融(34552)
- 金融(34552)
- 学学(33600)
- 技术(29292)
- 财经(29223)
- 业经(29043)
- 教育(27871)
- 经济研究(26061)
- 经(25147)
- 问题(22792)
- 业(20299)
- 技术经济(19177)
- 贸(18425)
- 商业(16948)
- 财会(16695)
- 现代(16405)
- 理论(16180)
- 世界(15438)
- 统计(15194)
共检索到502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鹏 陈圻 胡荣
本文运用结构效率测量模型及其改进方法,对2003年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在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上的结构不合理使制造业结构效率的损失达到22.19个百分点,即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消除结构的不合理,可以使制造业总产值增加22.19%。
关键词:
结构效率 制造业 “技术”异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江萍 杨玉桢 齐述丽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东道国通过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能够更多地进入全球工业体系之中,并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销售网络扩大出口,带动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升级。本文根据我国制造业承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醒民
中国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轨迹表明 ,以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为代表的结构变动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未来 1 5年的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是促进航空航天、电子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的发展 ,最终使制造业竞争力集中在主要新兴技术产业上。
关键词:
技术结构升级 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伟华 王海濛
制造业结构持续升级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消费结构升级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强大驱力。本文就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探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基准回归,然后采用因果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中介机制检验。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能显著带动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自主研发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促进本土制造企业改进技术实现产品升级,最终推动本国制造业产业的结构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文怀
先进制造业承载着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战略使命,却呈现出自主创新不足、综合效率偏低、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内资的行业主导力不强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层面寻找阻碍我国先进制造业扩容升级的根源,并据此提出面向市场结构的先进制造业政策调控方略。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市场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本文以2005~2017年中国省域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环境规制抑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异质性的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向影响。鉴于此,东、中、西部地区宜采取差异性的环境规制政策,从而更有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岳平 鲍春雷
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既能通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又会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而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为此,需要以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为指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结构升级的就业促进作用、缓解抑制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结构 就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文章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要改造制造业生产体系,发展制造业新动能。文章针对新常态进行理论分析,说明新常态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结果;各国的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要从实体经济、从生产领域入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减少新旧技术基础变化给经济带来的震荡。文章还说明我国工业化各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分析哪些矛盾是原有发展方式造成的,哪些矛盾是在新常态下发展起来的,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怎样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阻碍。文章最后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以及改善制造业生产体系,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新常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动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李淑华 任旺兵 祁淑萍 怀铁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应恒 杜飞轮
软饮料制造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软饮料在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理论,从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等方面,对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结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琼洁 夏洪胜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锋 周江 王波
基于产业升级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过程的认识,本文引入表征消费升级的非位似偏好与收入不平等,构建模型分析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内生决定机理。研究表明资本生产弹性对劳动生产弹性的比值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其余劳动生产率、人均资本、相对工资率等因素发生综合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最低资产禀赋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量化产业升级进程和增长质量的指数公式,针对中国制造业样本展开实证检验与区域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18类制造业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绝大多数轻工业实现了资本密集型增长,多数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趋近资本密集型增长。在区域比较方面,东部沿海省份增长质量明显强于中西部省份。一些省份的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增长质量。西部省份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猛,然而受产业升级滞后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粗放型增长态势。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制造业 收入不平等 消费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