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2988)
- 2022(10681)
- 2021(9602)
- 2020(8248)
- 2019(18326)
- 2018(18438)
- 2017(35750)
- 2016(18708)
- 2015(21116)
- 2014(21226)
- 2013(21283)
- 2012(19992)
- 2011(18095)
- 2010(18653)
- 2009(18335)
- 2008(18318)
- 2007(16832)
- 2006(15545)
- 2005(14680)
- 学科
- 济(106860)
- 经济(106712)
- 业(82939)
- 管理(75645)
- 企(74525)
- 企业(74525)
- 方法(37122)
- 财(30804)
- 业经(30789)
- 农(28760)
- 数学(28758)
- 数学方法(28635)
- 中国(25521)
- 制(24129)
- 地方(21079)
- 务(20756)
- 财务(20736)
- 财务管理(20706)
- 农业(20156)
- 企业财务(19590)
- 体(18130)
- 技术(17694)
- 策(16597)
- 和(16399)
- 贸(16247)
- 划(16237)
- 贸易(16235)
- 银(16102)
- 银行(16093)
- 易(15795)
- 机构
- 学院(291550)
- 大学(288867)
- 济(141550)
- 经济(139107)
- 管理(115671)
- 理学(97595)
- 研究(97107)
- 理学院(96723)
- 管理学(95783)
- 管理学院(95243)
- 中国(78890)
- 财(69446)
- 京(59927)
- 财经(53817)
- 科学(50231)
- 经(48547)
- 所(47710)
- 江(45462)
- 经济学(44787)
- 中心(43354)
- 研究所(41815)
- 农(41226)
- 经济学院(40099)
- 财经大学(39433)
- 北京(38505)
- 州(35099)
- 业大(34841)
- 院(34138)
- 商学(33823)
- 商学院(33517)
- 基金
- 项目(173190)
- 科学(138867)
- 研究(133642)
- 基金(128334)
- 家(108726)
- 国家(107451)
- 科学基金(93724)
- 社会(90430)
- 社会科(85849)
- 社会科学(85826)
- 基金项目(66949)
- 省(66227)
- 教育(59151)
- 自然(55413)
- 自然科(54056)
- 自然科学(54040)
- 划(53548)
- 自然科学基金(53165)
- 编号(52895)
- 资助(51893)
- 成果(43811)
- 部(40080)
- 制(39278)
- 创(38680)
- 发(38519)
- 国家社会(38305)
- 重点(38173)
- 业(36622)
- 课题(36160)
- 教育部(35491)
- 期刊
- 济(173877)
- 经济(173877)
- 研究(97518)
- 中国(57075)
- 财(56921)
- 管理(50810)
- 农(40214)
- 科学(34752)
- 融(33136)
- 金融(33136)
- 学报(32926)
- 财经(28763)
- 经济研究(28214)
- 业经(27456)
- 大学(27417)
- 农业(27206)
- 技术(26734)
- 学学(26135)
- 经(24946)
- 问题(22760)
- 教育(22381)
- 贸(18888)
- 技术经济(18485)
- 世界(17217)
- 国际(17106)
- 业(15739)
- 现代(15510)
- 商业(15136)
- 经济管理(14864)
- 经济问题(14232)
共检索到465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燕梅
随着商品、技术和投资等方面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制造业日益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仍然是最重要的经济利益主体,由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制造业对外开放必然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开放 经济安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晞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不能忽视,那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与否,必然与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有关,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利益与其他经济主体经济利益对比与均衡的结果。在发展中国家防范跨国公司对本国经济安全可能带来威胁的同时,跨国公司同样也会防范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政治与经济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以博弈分析为前提的互动的安全观”,运用博弈分析方法,从利益均衡角度研究中国在国际经济利益格局中的位置、期望,以及可能的最佳结果。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国家经济安全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亮 董千里 刘睿君
鉴于从物流业发展来解释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这一角度存在的一些缺陷,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观点。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贸易开放度和国际投资开放度作为对外开放门槛变量,证实了其在物流业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这一运行机制上存在着非线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间,贸易开放度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倒U"型的相关关系;国际投资开放度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显著的"逐步减弱"型相关关系,与理论和经验判断相一致。由于对外开放门槛效应的存在,系统、动态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物流业 制造业 供应链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张若
贸易成本的变化是影响制造业空间聚集的重要因素;区域对外贸易成本的差异,促进了国内制造业向沿海地区聚集;区域市场的分割削弱了“国内市场效应”,致使制造业聚集呈现低水平特征。提高内地开放程度、缩小地区间外贸成本差距和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降低区际贸易成本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制造业聚集 贸易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桑百川
国家经济安全涉及经济制度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市场安全等,应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和加强。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并不总是对立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的。但当对外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产生冲突、原有的开放具体政策和措施损害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时,对外开放应该服从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要求,作出调整。调整对外开放的措施和具体政策,不等于回归到闭关自守的状态,也不等于排斥对外开放,而是为了更好地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根本经济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经济安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呙小明 康继军
为研究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式,笔者运用25个制造业行业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能源库兹涅兹曲线的思路,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来表征对外开放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对外开放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呈非线性,能源强度随外贸依存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随外资依存度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目前我国制造业稳中有降的外贸依存度和稳中有升的外资依存度都对能源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李长英
对外开放是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决策。然而,对外开放是否缩小了中美两国的技术差距。本文采用1998—2011年中国制造业最为细分的4位码行业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不利于缩小中美技术差距,进口贸易显著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FDI对中美技术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从影响渠道来看,进口贸易的竞争效应比溢出效应更能缩小中美技术差距; FDI的竞争效应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而溢出效应扩大了中美技术差距;贸易开放和FDI通过资源再配置和降低融资约束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贸易开放和引进外资对于缩小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渠道不同,具有比较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智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重点领域,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制造业领域既往的对外开放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局。基于1987-2016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在对外开放的几项指标中,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进口虽然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作用,但对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比为表征的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未来的对外开放重点应该从数量扩张转向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的全面主动型对外开放,从侧重加工型制造业转向以创造型制造业为主,倾斜性引导外商投资流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加快推动"出口替代"战略及拓展中高端海外市场领域,推进"中国创造""智能制造"及"互联网+制造"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对外开放中,对外贸易是其主要内容,与一国或地区内部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研究的新论题,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转型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力量,对外贸易已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在国别尺度还是在小范围地域尺度,生产地理的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作为"松脚型"产业,在市场、政府和全球化力量下不断实现空间重组,对外贸易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超 蔡露露
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从依托出口产品数量向质量转变,服务业对外开放从非实物要素投入角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产品质量引入消费者偏好和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出口决策,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者和服务、制造两类生产企业的局部均衡模型来阐释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政策文本构建服务业开放影响指数,就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削减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来改善产品质量,改进作用与开放的服务业类型有关,与制造业企业本身的地域特征、所有制属性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服务要素依赖程度无关。理论和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应该进一步消除服务行业的外商投资障碍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有侧重地引导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向生产性服务行业流入,但无需过分注重制造业企业的地理布局、生产技术与所有制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星 杨锦地 袁东
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贸易开放度与国际投资开放度作为门槛变量,探讨了不同开放程度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外溢效应的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怡 王洪亮 王晓青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制造业 工资差距 劳动力供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萃 赵伟
本文在总揽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对外开放促进制造业区域集聚的三个机制,分别为制度转型机制、技术溢出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由此构建了一个机理系统。利用中国现实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的经验检验表明,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制度转型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来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发生作用,技术溢出机制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的实验模拟显示,不同作用机制下,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呈现出发散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一、引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主导了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及其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基于公司的全球性最大利益,并不把东道国发展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通常情况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陈家雄
在上篇(刊载于本刊上期——编者注)中,分别从通用设备制造业吸收外资的状况、外资控制情况、独资化趋势、投资动机和市场结构等方面,评估了跨国公司对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经济安全的影响。本篇集中研究跨国公司对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和经济安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