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8)
2023(7322)
2022(6305)
2021(5851)
2020(5127)
2019(11710)
2018(11949)
2017(24224)
2016(13305)
2015(14700)
2014(14787)
2013(14839)
2012(14206)
2011(12918)
2010(13395)
2009(12938)
2008(13155)
2007(12080)
2006(11048)
2005(10354)
作者
(39306)
(32764)
(32578)
(31233)
(20851)
(15374)
(14735)
(12370)
(12288)
(11976)
(11338)
(10873)
(10668)
(10594)
(10383)
(10136)
(9677)
(9663)
(9583)
(9447)
(8668)
(8133)
(7987)
(7519)
(7504)
(7385)
(7359)
(7229)
(6583)
(6376)
学科
(54279)
经济(54190)
管理(43085)
(39293)
(32753)
企业(32753)
方法(23119)
数学(20122)
数学方法(19926)
(18725)
(18556)
中国(17022)
(15015)
(12812)
业经(12264)
(12091)
银行(12065)
(11549)
(11164)
体制(11029)
(10908)
贸易(10900)
(10832)
财务(10811)
财务管理(10782)
(10662)
(10484)
金融(10481)
企业财务(10285)
农业(8881)
机构
大学(203382)
学院(200038)
(86983)
经济(85234)
管理(73888)
研究(69275)
理学(62916)
理学院(62198)
管理学(61216)
管理学院(60842)
中国(54769)
(46441)
(43232)
科学(39668)
财经(35879)
(35607)
(32370)
研究所(31723)
(31191)
(31076)
中心(30356)
经济学(28224)
北京(27639)
业大(26805)
财经大学(26678)
经济学院(25495)
(25292)
师范(25024)
(24789)
农业(24440)
基金
项目(122744)
科学(97220)
研究(90732)
基金(90685)
(78657)
国家(78064)
科学基金(66031)
社会(59341)
社会科(56281)
社会科学(56265)
基金项目(47483)
(46211)
教育(42261)
自然(41110)
自然科(40089)
自然科学(40072)
(39754)
自然科学基金(39399)
资助(37612)
编号(35992)
成果(31569)
(29197)
重点(28229)
(28152)
(26131)
课题(25817)
(25347)
教育部(25273)
国家社会(24822)
(24206)
期刊
(100660)
经济(100660)
研究(65756)
中国(40051)
(36464)
学报(30202)
管理(29236)
(28745)
科学(28463)
大学(23546)
(22675)
金融(22675)
学学(22226)
教育(19218)
财经(18987)
农业(18713)
经济研究(16509)
(16304)
业经(15638)
技术(15589)
问题(14367)
(11984)
理论(10786)
国际(10164)
技术经济(9861)
实践(9480)
(9480)
现代(9446)
商业(9391)
(9265)
共检索到310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伟民  
本文分析了我国80年代以来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类型及趋势,并对导致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供给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对我国90年代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速度、结构转换与结构均衡、要素投入流向的合理性、我国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综合效应模型,分析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工资对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度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东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而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中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西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这对于中国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工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娄娟  
文章在Takcns定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成分数据预测的方法对我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型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结构的未来变化情况。总体来说,资源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比重虽然会不断走低,但仍然偏高;中技术产业的比重将会不断走高,其在我国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的地位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趋势较好,但其占制造业的比重太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福君  
国内外学者对三大产业间升级以及工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已经做过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装备制造业这个特殊产业,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相对是一片空白。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的产业,其内部结构升级与三大产业间升级以及工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设计了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袁中华  
由制造业内部结构决定的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异质性程度是影响城市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的基本因素,但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模式还需结合其高端服务要素禀赋状况做进一步判断。基于2006-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和分组检验结果支持上述机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应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不同类别制造业均衡发展的城市应围绕重点功能需求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集聚经济圈核心城市应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中西部城市应发展与特定制造业集群体系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袁中华  
由制造业内部结构决定的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异质性程度是影响城市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的基本因素,但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模式还需结合其高端服务要素禀赋状况做进一步判断。基于2006-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和分组检验结果支持上述机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应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不同类别制造业均衡发展的城市应围绕重点功能需求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集聚经济圈核心城市应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孙璐  胡广晓  计军平  
制造业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部门之一。文章将制造业分为高、中、低能耗三类,利用LMDI分解法,对1992年-2012年中国制造业能源相关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制造业增加值是碳排放变化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内部结构总体上属于负向驱动因素,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金属冶炼业等高能耗行业主导了该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瑜  杨丽  
通过分析汇率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及模型,说明中间产品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比例同时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汇率弹性。利用我国行业特征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随着使用东道国中间产品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降低;而随着最终产品在东道国市场销售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增加。最后,对上述样本根据出口比例、进口比例和要素密集度进行分样本检验,其结果是基本稳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吉  
文章基于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不同层次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确认与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秀山  徐瑛  
本文针对空间经济学所关注的区位锁定效应,提出了产业空间结构变动"过程"和"结果"的度量方法;应用制造业数据计算发现,1996—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过程和结果都同时表现出聚集和扩散两类特征,其中聚集占绝对优势。另外,在改进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基础上,重新计算了1996—2005年区域产业结构冲突指标,以及各行业对该指标贡献率,发现扩散过程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冲突的贡献远大于聚集过程,接受扩散且被聚集的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性最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丽姣  
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之后的又一个现代化大型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设计能力为一汽的33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个汽车厂。二汽从1978年正式投产到1983年6月底,已生产2.5吨越野车和5吨载货车共174,000多辆,产品深受国内广大用户的欢迎,畅销国内,部份产品且已进入国际市场。1982年年产量53,600辆,约占我国汽车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汽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建设负有重要任务。二汽是一个有27个专业厂、5万多名职工的大型企业。27个专业厂中有24个分布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凯  
通过对1950~2005年间美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发现美国服务业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变动特征,服务业内部的流通服务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生产服务业比重趋于上升。分析表明美国生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率、高中间需求率、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生产率特征,其比重上升体现了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方向,并能进一步改进整体服务业增长的结构和效率水平。最后探讨了美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凯  
近几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服务业内部4个层次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一、三、四层次服务业发展都有较强带动作用,而对第二层次服务业带动作用较弱。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并降低第四层次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开放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对第一层次服务业比重则有负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于4个层次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明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达  
作者利用结构主义理论引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进出口结构同制造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了我国进出口结构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特性的"反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