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7)
- 2023(12067)
- 2022(10549)
- 2021(9909)
- 2020(8571)
- 2019(19699)
- 2018(19717)
- 2017(39514)
- 2016(21715)
- 2015(24824)
- 2014(25109)
- 2013(24989)
- 2012(23774)
- 2011(21754)
- 2010(22317)
- 2009(21235)
- 2008(21737)
- 2007(19862)
- 2006(17816)
- 2005(16387)
- 学科
- 济(88785)
- 经济(88662)
- 管理(67709)
- 业(64086)
- 企(52013)
- 企业(52013)
- 方法(39315)
- 数学(34534)
- 数学方法(34131)
- 财(27792)
- 农(26548)
- 中国(25527)
- 制(24797)
- 业经(19358)
- 贸(18674)
- 贸易(18664)
- 银(18553)
- 银行(18516)
- 易(18197)
- 学(17947)
- 行(17672)
- 农业(16748)
- 务(16344)
- 财务(16301)
- 财务管理(16255)
- 地方(16254)
- 融(16192)
- 金融(16187)
- 体(15504)
- 企业财务(15361)
- 机构
- 大学(325647)
- 学院(324334)
- 济(137686)
- 经济(134671)
- 管理(122595)
- 研究(111423)
- 理学(104116)
- 理学院(102961)
- 管理学(101261)
- 管理学院(100635)
- 中国(87234)
- 财(70444)
- 京(68900)
- 科学(65586)
- 所(57760)
- 财经(54127)
- 农(54045)
- 研究所(51606)
- 江(51406)
- 中心(50762)
- 经(48810)
- 业大(45457)
- 北京(43954)
- 经济学(42681)
- 农业(42471)
- 范(41996)
- 师范(41609)
- 州(40249)
- 财经大学(39795)
- 院(39603)
- 基金
- 项目(201536)
- 科学(158421)
- 研究(149833)
- 基金(145999)
- 家(125981)
- 国家(124923)
- 科学基金(106107)
- 社会(94709)
- 社会科(89699)
- 社会科学(89671)
- 省(78033)
- 基金项目(76391)
- 教育(69782)
- 自然(67109)
- 划(66174)
- 自然科(65499)
- 自然科学(65474)
- 自然科学基金(64335)
- 编号(61772)
- 资助(61014)
- 成果(53070)
- 部(46490)
- 重点(45705)
- 发(43410)
- 课题(43362)
- 创(41503)
- 制(40996)
- 教育部(39954)
- 性(39398)
- 创新(38838)
- 期刊
- 济(157791)
- 经济(157791)
- 研究(101761)
- 中国(64613)
- 财(55537)
- 农(49690)
- 学报(47818)
- 管理(45451)
- 科学(44818)
- 融(36821)
- 金融(36821)
- 大学(36525)
- 学学(34296)
- 教育(34258)
- 农业(32681)
- 财经(27544)
- 技术(27064)
- 业经(25504)
- 经济研究(25123)
- 经(23633)
- 问题(21412)
- 贸(18700)
- 理论(16593)
- 业(16500)
- 技术经济(16265)
- 国际(16019)
- 统计(15290)
- 版(15201)
- 商业(15005)
- 现代(14889)
共检索到499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文治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外资进入我国所涉足的产业很多,而我国工业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则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其利用外资的比例一直占到70%左右。制造业领域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引进外资?需要从制造业各行业自身特征加以区分,不能整齐划一,全面引进,而应有主有次,合理分配,对于经营绩效好和关联效应强的行业应视为制造业吸引外资的主导行业,充分发挥其领航作用,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兵郑,彦玲吴,黎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铠维 章森
为有效区分产业部门区域优势、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结构优势,运用改进后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空间模型构建一种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新基准;随后利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与三维空间图分析,验证"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应大力发展动漫、新闻出版、文体用品制造业、时尚服装服饰业、时尚皮革制造业、时尚家居用品业、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航空和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军普
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结构,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而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和结构演化的主角。本文试图探索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制造业结构的优化问题。通过有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对中国制造业的主导产业进行了优选,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开放条件 制造业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云亮
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 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许多制造业集群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现象, 部分集群已经进入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超 孟续铎
本文以北京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不变时,最低工资对北京市制造业就业起推力作用。政府应根据地域、行业性质、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因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在不损失就业的情况下,提高最低工资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就业效应 北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智 徐丁来
马来西亚的电子制造工业起源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子制造业已成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业,年出口额约占马来西亚工业制造业出口总额的50%。1991年至1996年,马来西亚的电子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4.9%。截至1996年底,马来西亚共拥有900多家电子生产企业,生产半导体、电子晶片、冷气机、磁盘驱动器、视听音响、激光唱碟机等电子零配件、家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巍 林汉川
北京市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那么,北京市制造业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方向如何,这是当前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选取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共同评价其先进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晓寒 乐嘉珍
自1979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至今已有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基本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80年代稳步快速增长,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和1993年高速增长,1994年趋于稳定盘整.80年代中国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采取税收、进出口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当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许多新动向.在新的情况下,已采用的优惠政策的局限性日渐显露.中国要进一步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尤其是在利用外资面临其它国家强有力挑战的时候,依然保持对国外投资者的强有力的吸引力,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必需作出重大调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汪文卿
为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美国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制造业政策,并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保障政策的施行。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中,该政策在提高产出和增加就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奥巴马在连任后继续保持了对重振制造业政策的重视。文章主要考察该政策的可持续性,首先通过经济数据的分析对短期政策效果进行评述,其次从施政条件、施政动力以及制约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该政策的长期趋势,最后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振兴 可持续性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洪军 高波
从要素密集度看,日韩对山东转移的制造业可划分为三大类,文章首先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 后得出投资成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日韩国内因素是影响日韩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由此, 提出山东省引资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山东省 制造业转移 引资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宇,李伟,苏竣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发展,民营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目前已经与国有、外资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我国制造业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过程中,如何增加我国民营制造业的竞争力,科学技术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科技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剑川
通过总结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3种模式,针对广东现状提出广东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模式是一种过渡阶段,进一步提出广东未来发展的3种路径,最后提出如何在政策层面促进升级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技术升级 高新技术 模式 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