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84)
2023(23394)
2022(19574)
2021(18176)
2020(15255)
2019(34924)
2018(34626)
2017(66456)
2016(36011)
2015(40424)
2014(40257)
2013(39918)
2012(36840)
2011(33254)
2010(33882)
2009(31761)
2008(31165)
2007(27883)
2006(25036)
2005(22919)
作者
(104041)
(86436)
(85963)
(81750)
(55169)
(41350)
(39290)
(33606)
(32877)
(31158)
(29523)
(29226)
(27655)
(27574)
(26991)
(26604)
(25598)
(25553)
(24947)
(24859)
(21811)
(21186)
(20982)
(19892)
(19410)
(19382)
(19318)
(19272)
(17546)
(17106)
学科
(148292)
经济(148093)
(116035)
管理(113526)
(99217)
企业(99217)
方法(62675)
数学(51461)
数学方法(50805)
中国(45247)
(44855)
(44254)
业经(39511)
(35552)
地方(32345)
(32066)
银行(32016)
(31979)
金融(31975)
(30791)
农业(29818)
(28967)
贸易(28942)
(28796)
(28790)
财务(28698)
财务管理(28645)
(28158)
企业财务(27199)
理论(26688)
机构
学院(514186)
大学(513877)
(210803)
经济(206150)
管理(200297)
研究(173779)
理学(170779)
理学院(168896)
管理学(166065)
管理学院(165102)
中国(138282)
(110663)
科学(103768)
(103575)
(87570)
(85202)
财经(80777)
中心(80301)
(78721)
研究所(78604)
业大(73833)
(73271)
北京(70492)
(66623)
农业(66377)
师范(65989)
(63699)
经济学(63640)
(62933)
财经大学(59852)
基金
项目(334295)
科学(263465)
研究(247182)
基金(242157)
(210113)
国家(208263)
科学基金(179279)
社会(156485)
社会科(148345)
社会科学(148306)
(130186)
基金项目(126989)
自然(114941)
教育(113674)
自然科(112269)
自然科学(112240)
自然科学基金(110240)
(109100)
编号(101270)
资助(100063)
成果(83473)
重点(74612)
(74169)
(72915)
(70130)
课题(70091)
创新(65133)
国家社会(64463)
教育部(63829)
科研(63450)
期刊
(241028)
经济(241028)
研究(158057)
中国(106585)
(81989)
管理(78949)
(78866)
学报(77602)
科学(72139)
大学(60191)
(59430)
金融(59430)
教育(58016)
学学(56420)
农业(53760)
技术(46157)
财经(40481)
业经(40295)
经济研究(37648)
(34784)
问题(31615)
(29750)
图书(26917)
(25789)
技术经济(25670)
理论(24847)
现代(23901)
(23576)
国际(23366)
商业(23307)
共检索到79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  张鹏  
利用2002—2016年我国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行业中服务内容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洁  李雪源  陈海波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洁  张旭梅  但斌  
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分析了三种融合模式的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权  王耀中  
通过构造一个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数理模型,发现高端制造业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A),分工水平(H),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G),以及时间贴现率ρ的大小。分工与专业化越深化,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越开放,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多,与先进技术的差距越小,吸收新技术所需成本越低,则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时的储蓄率越高(即人们推迟消费的耐心程度越大),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与储蓄额能较好的解释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时,高端制造业发展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互为因果。建议我国提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加强对现代生产性服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黄宝  刘奇祥  郝铖文  
在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两者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政府政策、产品研发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4个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通过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清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的规律,将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丰富和完善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斗  代洋洋  
文章基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两业”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发展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也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时空异质性,时间维度上,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两业”融合发展仅对本地经济韧性产生了正向影响,在恢复期对本地和邻地均产生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两业”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东部、中部地区本地和邻地经济韧性,在西部地区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东北地区的本地经济韧性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业”融合发展通过人口流动和区域创新显著促进了本地及邻地经济韧性的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明钦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上海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江苏和浙江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区域分工格局。利用长三角2003~2011年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长三角装备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研发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对长三角装备制造业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上海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金融保险业对长三角两省一市装备制造业都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产业区域分工与合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  丁新新  
文章基于最新可用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产业特征、结构变化、产业关联度、就业创造能力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与诊断。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上升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且主要通过后向关联带动产业需求对国民经济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其就业创造能力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金融服务)的产业融合需求,成为影响其向产业链高端跃迁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  
文章基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视角,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从1993年以来呈现波动状态,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物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大,科技、电信和现代商贸业其次,金融业影响最小,分析也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均衡、与制造业融合不深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为此应大力推进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密切融合,消除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壁垒,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