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3)
- 2023(11106)
- 2022(9677)
- 2021(9065)
- 2020(7849)
- 2019(18293)
- 2018(18292)
- 2017(36148)
- 2016(20041)
- 2015(23124)
- 2014(23557)
- 2013(23372)
- 2012(22290)
- 2011(20272)
- 2010(20679)
- 2009(19956)
- 2008(20416)
- 2007(18912)
- 2006(16789)
- 2005(15620)
- 学科
- 济(84062)
- 经济(83942)
- 管理(62083)
- 业(58897)
- 企(47128)
- 企业(47128)
- 方法(39147)
- 数学(34521)
- 数学方法(34144)
- 财(25258)
- 中国(24925)
- 农(24478)
- 制(23113)
- 贸(17707)
- 贸易(17696)
- 业经(17365)
- 易(17230)
- 学(17027)
- 银(16543)
- 银行(16508)
- 行(15760)
- 农业(15422)
- 融(15238)
- 金融(15234)
- 务(15138)
- 财务(15096)
- 财务管理(15052)
- 体(14904)
- 企业财务(14241)
- 地方(13613)
- 机构
- 大学(306031)
- 学院(302570)
- 济(128673)
- 经济(125852)
- 管理(113209)
- 研究(102948)
- 理学(95800)
- 理学院(94726)
- 管理学(93128)
- 管理学院(92555)
- 中国(81824)
- 财(65330)
- 京(65213)
- 科学(60564)
- 所(53546)
- 农(50790)
- 财经(50730)
- 研究所(47541)
- 江(47430)
- 中心(47391)
- 经(45740)
- 业大(43049)
- 北京(41862)
- 经济学(40642)
- 农业(40014)
- 范(38282)
- 师范(37888)
- 财经大学(37436)
- 州(37185)
- 经济学院(36688)
- 基金
- 项目(185957)
- 科学(145326)
- 研究(136010)
- 基金(135172)
- 家(117157)
- 国家(116180)
- 科学基金(98275)
- 社会(86359)
- 社会科(81716)
- 社会科学(81687)
- 省(71149)
- 基金项目(70934)
- 教育(63385)
- 自然(62465)
- 自然科(60979)
- 自然科学(60958)
- 划(60439)
- 自然科学基金(59883)
- 资助(56566)
- 编号(55760)
- 成果(47520)
- 部(42802)
- 重点(41956)
- 发(39164)
- 课题(38625)
- 制(37770)
- 创(37717)
- 教育部(36783)
- 科研(35682)
- 性(35571)
- 期刊
- 济(148437)
- 经济(148437)
- 研究(94287)
- 中国(63378)
- 财(52519)
- 学报(47431)
- 农(46667)
- 科学(43025)
- 管理(42878)
- 大学(36208)
- 学学(34096)
- 融(33827)
- 金融(33827)
- 农业(30476)
- 教育(30402)
- 财经(26794)
- 技术(25604)
- 经济研究(23339)
- 业经(23239)
- 经(23023)
- 问题(20388)
- 贸(17900)
- 理论(16093)
- 技术经济(15666)
- 业(15653)
- 国际(15037)
- 版(14755)
- 统计(14691)
- 商业(14323)
- 实践(14296)
共检索到47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俊 胡茂
尽管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基本由过去的计划配置转向市场经济的市场配置,然而,传统经济体制下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仍然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产生阻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枝茂 张璐琴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亚萍 姜红星
分析户口迁移政策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跨地区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迁移不仅符合政府部门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政府的目标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明 陈亚雯 于晶利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高 ,市场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导致劳动力市场局部供给与需求失衡 ,出现偏差 ,产生错位。劳动力市场技工短缺 ,有其复杂的形成机理 ,因而不能把技工短缺简单地归咎于劳动力市场失灵。它是与市场有关制度不完善条件下 ,人们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制度积累 供给冲击 需求扭曲 重新定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晋利珍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式及成因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体制分割弱化的同时,在当前以及未来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深刻的将是垄断——竞争格局演变中的劳动力市蝎行业分割以及在其框架之下的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的二元制分割,即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二元分割。这一研究对认识中国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颖
文章基于制度需求—供给模型,用外生制度因素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演进过程,提出劳动力要素的产权界定是自由转移的前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在公平的市场中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供给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度。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制度均衡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国敏
本文根据2003-2010年全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现有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低保覆盖面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没有增加失业,而是促进了失业率的降低,因而低保在中国没有产生"养懒汉"的副作用。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失业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太林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离不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流动性方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导致老年劳动参与率低、企业供款率高不利于其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劳动力跨统筹区域流动难。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劳动力市场 经济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丽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始终没有被提出来当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造成了目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格局。随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加深,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成本越来越大。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面临重重阻力,就是这个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要改变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格局,必须逐渐缩小不同就业群体之间的待遇差别,特别是要提高体制外的人员福利待遇,在公平待遇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苓玲 韩振国
一国或一地区的就业不仅仅是微观效应的结果,更是宏观效应的结果。以博弈论为工具比较不同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对就业量的影响,可以看出,合作博弈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就业量的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说明有序劳动力市场比无序劳动力市场更能增加就业、减少失业。因此,政府应该引导社会选择,不断完善劳资谈判机制,发挥工会对就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各类制度的进一步比较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这种被称为宏观理性博弈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应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
劳资谈判 就业 工会 博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本文构建制度框架下政府与乡村迁移者博弈模型说明政府政策选择机制形成与迁移者决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决定迁移者迁移策略,城市发展能否从迁移中获得利益决定政府对迁移的管制程度,农业发展能否为迁移提供支持决定迁移者的迁移决策。迁移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政府策略与迁移者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改善乡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条件有助于加速迁移进程,减少城市劳动力市场对迁移者的歧视,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智雷
本文利用武汉市迁移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生活状况和城乡收入预期做了分析,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研究了在城就业状况和长期保障状况对迁移劳动力城乡收入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迁移劳动力的城乡收入预期水平受到个人特征、在外就业经历、将来打算和长期保障状况等多方面变量的显著影响,但不同年份间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迁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在2005年后对其农村收入预期有着更大的效用。接受过技能培训、挣钱后希望留城发展或者作为雇主的迁移劳动力对留城最低收入要求更高一些。随着在城就业时间的延长以及非农务工经验的积累,农村迁移劳动力会根据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劳动力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代谦 田相辉
中国的改革开放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而非公有制部门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修正后的城乡各种所有制部门就业数据,计算了城乡所有制部门间劳动力流动系数,探讨了所有制结构变迁中的劳动力流动。我们的计算发现劳动力在各所有制部门之间的流动与所有制结构变迁一致:(1)城镇公有制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始终是封闭的,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了城镇民营经济部门;(2)乡镇企业的兴衰决定着劳动力向乡镇企业部门的流动;(3)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决定着城镇公有制部门冗员的释放;(4)城镇民营经济部门和城镇现代企业部门先后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富良
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的制度因素●陈富良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发展阶段,市场对新增就业人员中的一部分已开始发挥配置作用。但目前,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发育链条中仍处于瓶颈状态,其发展是缓慢的,要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达到统一、开放、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