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7)
2023(3771)
2022(3439)
2021(3515)
2020(3197)
2019(7526)
2018(7948)
2017(16884)
2016(8909)
2015(10486)
2014(10632)
2013(10583)
2012(9805)
2011(9035)
2010(9616)
2009(9196)
2008(8893)
2007(8047)
2006(7275)
2005(6714)
作者
(26860)
(22084)
(21713)
(21038)
(13955)
(10341)
(10029)
(8540)
(8215)
(7961)
(7416)
(7336)
(7096)
(6882)
(6809)
(6630)
(6541)
(6449)
(6407)
(6304)
(5569)
(5488)
(5340)
(4994)
(4950)
(4929)
(4929)
(4865)
(4411)
(4173)
学科
(40731)
经济(40698)
管理(24650)
(23687)
方法(22973)
数学(21597)
数学方法(21119)
(18538)
企业(18538)
中国(11977)
(10184)
(8799)
(8551)
贸易(8544)
(8471)
(8391)
(7645)
银行(7639)
(7357)
业经(6774)
(6526)
(6152)
金融(6152)
理论(6041)
农业(5979)
(5638)
(5451)
(5314)
技术(5249)
环境(5163)
机构
学院(136692)
大学(136259)
(57582)
经济(56316)
管理(54020)
理学(46370)
理学院(45931)
管理学(44887)
管理学院(44656)
研究(42073)
中国(34408)
(29664)
(28016)
科学(25071)
财经(22222)
(21606)
(19994)
(19579)
北京(19350)
研究所(19323)
(19142)
中心(18841)
业大(18677)
经济学(17569)
(16492)
财经大学(16463)
师范(16357)
(16182)
经济学院(15968)
农业(15277)
基金
项目(82995)
科学(64833)
研究(60390)
基金(59871)
(51601)
国家(51257)
科学基金(43709)
社会(37154)
社会科(35359)
社会科学(35349)
(32066)
基金项目(30839)
教育(29006)
自然(28757)
自然科(28097)
自然科学(28091)
自然科学基金(27539)
(27336)
资助(26885)
编号(25921)
成果(20829)
(18944)
重点(18486)
课题(17590)
(17254)
(16820)
教育部(16148)
科研(15845)
创新(15796)
人文(15682)
期刊
(62268)
经济(62268)
研究(40922)
中国(23924)
管理(20590)
(19446)
科学(17470)
学报(17324)
(16619)
(14034)
金融(14034)
教育(13531)
技术(13530)
大学(13191)
学学(12355)
农业(11550)
经济研究(10949)
业经(10894)
财经(10847)
统计(9844)
(9266)
问题(9033)
(8486)
(8007)
决策(7943)
技术经济(7781)
理论(7719)
商业(7649)
实践(6999)
(6999)
共检索到201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欣华  
一、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 衡量利用外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通过衡量外资使用的累积结果——外债余额进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对“适度”制订有很多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有以下几方面。 1.偿债率。它是指一国利用外资的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汇的比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总结,把20%的偿债率作为外债的安全线(或警戒线),这已为世所公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军  
外国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外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多种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利用规模成为我国利用外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债的偿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问题,并对今后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刘欣华  
积极利用外资必须充分考虑引进外资规模的制约因素。确定利用外资规模的安全线,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偿债率和负债率等指标数值应比国际上规定的安全线偏低一些。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已达相当规模,但尚未超出我国的偿还能力和负债能力;90年代每年尚可引进90亿美元左右的外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允贵  
“九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与政策调整王允贵(一)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利用外资的首要目的在于补充欠发达国家国内储蓄的不足,一般来说,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差额被认为就是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所需要的外资数额,储蓄缺口越大,外资的需求规模则越大;反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亚春  
针对中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所包含的三个子系统——外资的必要规模、外资的吸收规模和外资的安全规模,本文通过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对1995-2003年间,中国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发展中国家适度引进外资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立法  
本人曾在“外资适度规模系统模型的理论估计”(《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6期)一文中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所包含的三个子系统简单数字模型。本文将利用这三个子系统模型对我国1991~1997年间的利用外资实践作一实证分析,并提出确保外资适度规模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立法  
本人曾在“外资适度规模系统模型的理论估计”( 《国际经贸探索》1998 年第6 期) 一文中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所包含的三个子系统简单数学模型,认为,外资的适度规模由外资的必要规模、吸收规模和安全规模同时决定。本文将利用这三个子系统模型对我国1991 ———1997 年间的利用外资实践作一实证分析, 并提出确保外资适度规模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松平  
一、利用外资规模的理论和依据(一)资本相对需求与利用外资规模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用外资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大,应有一定极限。该极限是由其“极限缺口”——资本相对需求与储蓄之差额决定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房汉廷  张代军  
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与形式房汉廷,张代军一、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在当今国际经济舞台上,资本的国际间流动愈来愈多,无论是资本输出国,还是资本输入国,都越来越重视这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作用。中国经过较长时期的封闭之后,于1978年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加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未名  
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研究·潘未名·一、“八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状况和评价(一)外资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八五”期间,外资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为这一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外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多多益善,应有一个适当的规模。影响利用外资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资本的相对需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类型、外资的多重结构、对外资的吸收消化能力、外资引进条件及投资效果等方面都与利用外资的规模有密切联系,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利用外资规模也将有所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成玉  
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或过大都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度规模的确定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在适度规模的不同判断标准中,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比较指标,应用中需要考虑区域差异和动态性。本文依据该指标并结合河南省的数据计算出2013年河南省的适度规模为农村劳动力人均经营72亩,2023年为农村劳动力人均经营110亩。经济越发达、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地方的农村劳动力人均适度经营规模就越大。由于受就业压力影响,我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在此过程中政府既要有足够耐心又要采取合理引导措施,尤其要保护粮农的利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维湘  
一定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什么水平上才算合理?按照不同的标准会作出不同的判断。本文选择四个不同的判断标准,即投资效益最好、经济发展最快、总供需平衡和人均消费最多,分别从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