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3)
2023(5890)
2022(5338)
2021(5013)
2020(4673)
2019(11081)
2018(11171)
2017(23431)
2016(12822)
2015(14899)
2014(15191)
2013(15508)
2012(14892)
2011(13732)
2010(14039)
2009(13527)
2008(13787)
2007(12746)
2006(11227)
2005(10294)
作者
(39661)
(33293)
(32962)
(31817)
(20967)
(15793)
(15339)
(12982)
(12206)
(11798)
(11149)
(10972)
(10560)
(10467)
(10437)
(10324)
(10319)
(9708)
(9670)
(9642)
(8337)
(8301)
(8214)
(7619)
(7478)
(7465)
(7417)
(7385)
(6721)
(6692)
学科
(57833)
经济(57782)
(35995)
管理(35360)
方法(29352)
(27375)
企业(27375)
数学(26660)
数学方法(26491)
(16565)
中国(16477)
(16026)
(12775)
(12100)
贸易(12096)
(11794)
(11402)
(10914)
银行(10889)
农业(10597)
(10395)
业经(10241)
(9898)
财务(9882)
(9875)
金融(9873)
财务管理(9853)
地方(9672)
企业财务(9332)
(8778)
机构
大学(201145)
学院(199020)
(86046)
经济(84211)
管理(74810)
研究(66906)
理学(63671)
理学院(62972)
管理学(62040)
管理学院(61673)
中国(52756)
(43037)
(41949)
科学(40451)
(35507)
(35361)
财经(33298)
研究所(32025)
中心(30602)
(29957)
(29894)
业大(29697)
农业(28392)
北京(27679)
经济学(27385)
(25142)
经济学院(25078)
师范(24902)
财经大学(24527)
(23911)
基金
项目(121419)
科学(93807)
研究(88409)
基金(87241)
(75630)
国家(75038)
科学基金(62429)
社会(55198)
社会科(52199)
社会科学(52179)
(46819)
基金项目(46386)
教育(40808)
(40032)
自然(39642)
自然科(38594)
自然科学(38579)
自然科学基金(37874)
编号(37289)
资助(36831)
成果(31139)
(28224)
重点(27488)
(26399)
课题(25036)
(24493)
教育部(23785)
科研(23618)
人文(22992)
创新(22985)
期刊
(94714)
经济(94714)
研究(59538)
中国(34755)
(32205)
(31368)
学报(31019)
科学(27877)
管理(24839)
大学(22509)
学学(21163)
(20986)
金融(20986)
农业(20932)
财经(17024)
教育(16774)
技术(15948)
经济研究(15664)
业经(15494)
(14578)
问题(14045)
(12219)
理论(11172)
(10960)
技术经济(10762)
商业(10388)
统计(10173)
实践(10064)
(10064)
国际(10049)
共检索到29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为黎  
本文认为,我国的资本外逃,更多的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或政策因素:一是金融自由化进程滞后,金融压制现象普遍;二是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内资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诱使内资外流;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漏洞使国有资产大量外逃。要控制资本外逃,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1)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创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留住国内资本;(2)逐步统一内外资的不同待遇;(3)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龙才  张吉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断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菲菲  
资本外逃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性的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看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导致我国资本外逃的动因却十分复杂。本文从微观、宏观上对我国资本外逃的动因进行定量模型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昊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资本外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资本外逃的实质和发生原因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以伊格.沃尔特提出的对资本外逃的认识为基础,首先确定了资本外逃的实质,然后着重以资产组合理论作为分析思路,在投资者反应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引起资本外逃原因的局部均衡模型,目的是得出资本外逃发生的一般原因和资本外流成为资本外逃的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本文在简介资本外逃概念及其测算模型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认为 ,90年代以来 ,中国已经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其中 ,1987~1997年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三个特点 :1.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外逃数额大、并且日益扩增 ;3.资本大量外逃与外资大量流入并存。同时本文分析了造成内外资反向流动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方华  张雯  何伦志  
文章选取1982—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测算资本外逃规模,并基于资本外逃数据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本币币值变动率、政府公共债务、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与我国资本的外逃形成长期稳定关系。据此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保持跨境资金稳定性,防范国内资本发生集中大规模外逃现象发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良文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资本外逃的规模不容忽视。资本外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有必要对此进行政府干预和控制。但国际经验表明,政府能够干预和控制资本外逃的回旋余地不大。政府应在进行宏观管制的同时,做好资本外逃的疏导工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禕晛  王健  朱金生  
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由于政府重审批而轻事后监管,加上我国经济转型期间法律和体制上的漏洞,导致部分企业为逃避管制或牟私利而非法将资本逃往国外。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海外投资必将是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对于企业海外投资中的资本外逃,应该从体制入手,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外投资监管和服务体系,以保证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彤华  王振全  
本文首先讨论了进出口伪报的定义和估算方法,并使用世界进出口价格指数估算了1982—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伪报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估算结果和分析表明,我国通过进出口伪报的BOP表外资本外逃在我国资本外逃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进口高报一直保持负值。这说明我国进出口伪报是资本外逃的重要渠道,并且长期存在进口低报以逃避关税的走私违法行为,同时进口低报的非法资本流入也是2005年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焕永  
作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实际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本质的矛盾;外资流入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利用外资与产业政策协调方面的矛盾;利用外资与内资闲置的矛盾;利用外资与国有资产流失的矛盾;利用外资与资本外逃之间的矛盾。文章对这几对矛盾作了详细的分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娟文  
关于资本管制抑制资本外逃的有效性问题,国内外学者曾采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但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运用经济计量分析中最新的协整分析方法边界检验(Bounds Testing)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odel,ARDL)对中国从1980~2003年的资本外逃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资本管制对我国的资本外逃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清河  
资本外逃作为一种不正常的资本流动 ,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分析了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主要危害 ,探讨了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与原因。为有效防范我国资本外逃 ,作者建议 :( 1)制定合理的引资政策 ,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 2 )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 ;( 3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4 )整顿国有资产转让和改制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 5 )强化银行外汇收支监管 ,完善监测预警管理机制 ;( 6)完善外汇管理法规 ,整顿和规范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