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9)
2023(11064)
2022(9691)
2021(9377)
2020(7718)
2019(17965)
2018(17899)
2017(34229)
2016(18949)
2015(21640)
2014(22026)
2013(21320)
2012(20125)
2011(18454)
2010(18610)
2009(17801)
2008(17774)
2007(15849)
2006(14378)
2005(13451)
作者
(52490)
(43516)
(43372)
(41632)
(27914)
(20743)
(20071)
(16673)
(16526)
(16130)
(14742)
(14664)
(14267)
(13845)
(13662)
(13433)
(13048)
(12752)
(12750)
(12678)
(11218)
(10636)
(10445)
(10039)
(10012)
(9898)
(9845)
(9818)
(8758)
(8501)
学科
(69728)
经济(69623)
管理(58651)
(52502)
(42504)
企业(42504)
方法(25997)
(23477)
中国(23109)
(22674)
数学(22508)
数学方法(22177)
(22021)
业经(16392)
(15485)
贸易(15474)
(15445)
银行(15432)
(15111)
地方(14813)
(14771)
农业(14108)
(13961)
(13325)
财务(13285)
财务管理(13234)
(13191)
金融(13187)
(12978)
(12732)
机构
学院(265471)
大学(262645)
(109969)
经济(107300)
管理(98573)
研究(90125)
理学(82379)
理学院(81410)
管理学(80154)
管理学院(79629)
中国(73844)
(59212)
(56529)
科学(50779)
(44911)
财经(44136)
(43404)
中心(42577)
(39652)
研究所(39302)
(38408)
北京(36433)
(35911)
师范(35634)
(34714)
业大(33324)
经济学(33187)
(32986)
财经大学(32190)
经济学院(29701)
基金
项目(160048)
科学(125507)
研究(125069)
基金(113307)
(96121)
国家(95209)
科学基金(81370)
社会(77493)
社会科(73207)
社会科学(73192)
(62771)
基金项目(59332)
教育(58499)
编号(53840)
(52561)
自然(50002)
自然科(48712)
自然科学(48700)
自然科学基金(47804)
资助(46655)
成果(46364)
课题(38190)
(36329)
重点(36023)
(35040)
(34922)
(33286)
(32999)
项目编号(32176)
(31577)
期刊
(134193)
经济(134193)
研究(89740)
中国(59731)
(47837)
管理(38548)
(35531)
教育(35406)
学报(33315)
(32929)
金融(32929)
科学(32824)
大学(26589)
学学(24297)
技术(24049)
农业(23447)
业经(22357)
财经(21946)
经济研究(20998)
(18876)
问题(17867)
(16427)
国际(14360)
理论(14198)
图书(14140)
现代(12930)
实践(12799)
(12799)
(12431)
论坛(12431)
共检索到43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滑冬玲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最重要和使用最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04年10月29日~2007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8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本文认为,并没有达到抑制贷款和投资、平抑物价、减缓经济增长的预期政策目标。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失效、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要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使用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以建立完善制度为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袁沁敔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的运行环境、中央银行反应函数与利率调整模式、利率对通货膨胀、产出、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全面论证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 ,利率管制、过高的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实际负利率构成了利率政策运行环境的三个主要标准化事实 ;第二 ,我国的利率调整属于典型的滞后调整 ,决策时滞约为 6- 1 0个月 ;第三 ,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 ,实际利率对名义和实际产出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金融变量 ;第五 ,利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与消费决策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东  余亚萍  
2004年10月29日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以来,云南省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占比上升,上浮利率贷款占比下降,利率总体水平低于全国,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为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一现象,2006年一季度,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组织省级各金融机构对2005年的经营效益与贷款利率政策效应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文拟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定价机制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去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董积生  许秋起  
2011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加息敏感期。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及企业经济效益改善需要等,又决定央行基准利率上调空间不大。预计在上半年以前央行有可能上调基准利率1~2次,每次0.25个百分点。下半年由于价格水平、货币供应增速下行,欧美可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等,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2011年上半年之前为进一步加息敏感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维俊  
对1995年利率走势的看法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姜维俊利率的走势作为一种经济预期,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生产经营者来讲,都十分重要。那么,1995年利率的走势将会怎样呢?首先,从利率总水平来讲,小幅度的上调利率将成为可能,这主要依据以下各点。1.坚持抑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纬  
我国利率政策的积弊一、利率的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曾经多次调整,但结构仍然不合理,存款利率不论其资金性质和供求状况都“一视同仁”,贷款利率不分地区、部门、与企业“一刀切”,表现在企业长期占用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企业短期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差别不大。企业长期性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贷款利率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低,此其一,其二,结算贷款利率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其三,从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和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相比较是最低的,就是与东欧国家相比,也不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20世纪80-90年代,巴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巴西政府实施了"雷亚尔计划",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基础上,通过高利率政策稳定物价,有效抑制了通胀。但钉住制度使雷亚尔汇率失去了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造成了巴西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和国际收支失衡,高利率政策加重了巴西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了巴西的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最终酿成了震惊世界的巴西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金波  古侠  陈懿轩  
2023年上半年,利率互换整体走势为先上后下,主要运行特点有:互换曲线先陡后平,SHIBOR3M与FR007基差走阔后收窄,现券与互换基差波动加剧。展望下半年,预计在稳增长政策助力下,利率互换下行空间有限;随着市场博弈程度加大,利率波动或将加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我国利率市场化至今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其主要原因在于路径选择没有详尽描述市场化利率的应有功能,没有注重资金自由流动和实现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所以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思考应该是以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目标,以实现资金自由流动为基本方法,构建货币供给直接影响利率的基本框架,创造新的金融工具,作为央行调节各子市场之间资金余缺的工具,之后,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皓  
2022年上半年,利率互换走势一波三折,期限利差整体趋于走陡,互换基差整体呈窄幅波动态势,现券与利率互换两者间基差相较于往年波动幅度更小。下半年经济有望触底反弹,资金利率中枢可能会向政策利率靠拢,短端或许有一定的调整压力,而长端考虑到目前对于预期的提前定价,上行幅度可能有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关于近年利率问题研究情况的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1990年成立以来,先后在湖南、四川、江西、河南召开过四次理论讨论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利率改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利率的宏观调控目标和运行机制,差别利率政策问题,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彦生  李东元  
本文采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规则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通过反应函数和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新凯恩斯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结论。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的前提下,利率政策还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王静然  王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孜山  
论利率政策○丁孜山利率政策作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货币当局的一种重要金融调控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利率政策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化杰  
建国以来,我国发行国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建国之初的五十年代,从1950年至1958年我国先后发行了六期国债(当时称公债);第二个时期是从1981年至今。国债的发行,对于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利率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杠杆,对于国债的顺利发行起着能动的调节作用。我国的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