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9)
- 2023(12132)
- 2022(9901)
- 2021(9185)
- 2020(7885)
- 2019(18232)
- 2018(18667)
- 2017(36900)
- 2016(20468)
- 2015(23383)
- 2014(23878)
- 2013(23505)
- 2012(21892)
- 2011(19933)
- 2010(20268)
- 2009(19271)
- 2008(19619)
- 2007(17700)
- 2006(15745)
- 2005(14824)
- 学科
- 济(87706)
- 经济(87611)
- 管理(54838)
- 业(54391)
- 企(43023)
- 企业(43023)
- 方法(39714)
- 数学(35440)
- 数学方法(35156)
- 中国(26646)
- 农(24984)
- 财(23778)
- 制(22112)
- 业经(18828)
- 贸(17582)
- 银(17577)
- 贸易(17572)
- 银行(17546)
- 学(17411)
- 易(17091)
- 行(16819)
- 融(16490)
- 金融(16488)
- 农业(15507)
- 地方(15330)
- 体(14953)
- 务(13738)
- 财务(13708)
- 财务管理(13668)
- 理论(13091)
- 机构
- 大学(303425)
- 学院(300465)
- 济(129414)
- 经济(126687)
- 管理(110068)
- 研究(106361)
- 理学(93076)
- 理学院(92026)
- 管理学(90495)
- 管理学院(89913)
- 中国(84314)
- 财(65021)
- 京(64784)
- 科学(62459)
- 所(55611)
- 农(52600)
- 财经(50508)
- 研究所(49734)
- 中心(48369)
- 江(46496)
- 经(45774)
- 业大(42984)
- 北京(41629)
- 经济学(41358)
- 农业(41271)
- 范(39193)
- 师范(38786)
- 财经大学(37545)
- 经济学院(37438)
- 院(37217)
- 基金
- 项目(186190)
- 科学(145311)
- 研究(136078)
- 基金(135081)
- 家(117902)
- 国家(116944)
- 科学基金(98415)
- 社会(86326)
- 社会科(81810)
- 社会科学(81784)
- 省(71104)
- 基金项目(70515)
- 教育(63545)
- 自然(62262)
- 自然科(60791)
- 自然科学(60770)
- 划(60570)
- 自然科学基金(59717)
- 资助(56468)
- 编号(55619)
- 成果(47323)
- 部(42744)
- 重点(42553)
- 发(40107)
- 课题(38690)
- 创(37791)
- 性(36844)
- 教育部(36634)
- 国家社会(36061)
- 科研(35698)
- 期刊
- 济(146471)
- 经济(146471)
- 研究(96867)
- 中国(60829)
- 财(51088)
- 农(48218)
- 学报(47881)
- 科学(42626)
- 管理(40773)
- 融(38349)
- 金融(38349)
- 大学(36102)
- 学学(33811)
- 教育(32925)
- 农业(31398)
- 财经(26752)
- 技术(24851)
- 经济研究(24412)
- 业经(23278)
- 经(22980)
- 问题(20587)
- 贸(17915)
- 业(16605)
- 理论(16092)
- 国际(15428)
- 技术经济(15005)
- 商业(14638)
- 统计(14396)
- 实践(14251)
- 践(14251)
共检索到46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玮 黄燕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刘恩慧 许月丽
"伯南克之谜"描述的是现实货币政策传导同利率传导渠道理论预期相悖离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来自发达经济体,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利率市场化推进会弱化伯南克之谜的理论预期未必符合中国的经济事实。本文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伯南克之谜的弱化作用小于预期,机制是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和利率期限结构效应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重要;构建完善的货币政策利率调控体系不能仅依赖利率市场化本身,经济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更为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文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宏瑾 唐珂
虽然2013年6月份的货币市场波动给市场平稳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中央银行对市场流动性有着完全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这是我国全面放开利率之前一次难得的市场演练,对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实现货币政策向价格调控方式转型、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次货币市场波动的经验表明,中央银行要更加重视市场预期管理和与市场的沟通,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可信性,逐步明确货币市场利率操作目标,建立存贷款便利安排,完善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制度,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推进金融深层次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手段,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货币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镇瑀 施建淮 游丽萍
正确识别国内金融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债市场为切入点,利用分时段回归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中美国债利率相关性发生的结构性变动。中国各个期限的利率在2006年以前独立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在2006年以后却表现为"中短端独立,中长端联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这种结构性变动在肯定浮动汇率可以减轻国内短期利率跟随中心国利率变动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难选择"或"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强调不论汇率制度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镇瑀 施建淮 游丽萍
正确识别国内金融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债市场为切入点,利用分时段回归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中美国债利率相关性发生的结构性变动。中国各个期限的利率在2006年以前独立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在2006年以后却表现为"中短端独立,中长端联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这种结构性变动在肯定浮动汇率可以减轻国内短期利率跟随中心国利率变动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难选择"或"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强调不论汇率制度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提高都会强化中外金融条件的联系。因此,应加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应用及合理使用资本流动监管,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全参照美国的模式进行。由于还不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尚需时日 ,强行推进 ,则代价不菲。问题还在于 ,既便是美联储 ,也认为现有的通过公开市场调控利率的机制无法应对电子货币的冲击 ,难以持续。完全有可能 ,当我们已经具备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时 ,却发现参照模式已经失效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另谋他途。文章研究发现 ,近年来已经引起各国央行广泛关注的无货币供应量变动调控利率的方式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文章大胆分析指出 ,如果我国以此模式去进行利率改革 ,将变现有的劣势为优势 ,大大缩短利率市场化的时间 ,以最小代价取得实质突破。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 拆借利率 另类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焕平 韩冰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两大中介指标,两者之间一般呈现负相关关系。利率市场化前我国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指向不够明确,利率市场化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恢复正常?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从非线性的新视角出发,选取2015~2018年Shibor市场的月度数据对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并构建TVECM模型进行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其与短期Shibor之间存在非线性调节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目前,我国的M2呈顺周期特征,货币政策没能逆经济风向而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这个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央行对目前以货币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策略执行不力,而是央行根本无法控制货币量的供给,原因是货币量在现代银行体系内是内生变量,取决于银行的贷款标准和企业的贷款意愿等。因此,需要放弃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关键词:
M2 内生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敏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后,货币供给的调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1996年,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通过规定贷款限额进行;1996年后,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调控,特别是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使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但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品种的开发,居民可以持有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货币供给呈现很强内生性,央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控制能力减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李慧敏,陈金贤
本文从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决定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指出现阶段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波动存在着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