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5)
2023(3384)
2022(2822)
2021(2537)
2020(2239)
2019(5135)
2018(5204)
2017(11525)
2016(6001)
2015(6947)
2014(6971)
2013(7240)
2012(6868)
2011(6311)
2010(6283)
2009(6102)
2008(5994)
2007(5578)
2006(5081)
2005(4755)
作者
(17634)
(14689)
(14531)
(13988)
(9117)
(6906)
(6619)
(5592)
(5397)
(5191)
(4917)
(4745)
(4657)
(4553)
(4539)
(4452)
(4265)
(4255)
(4236)
(4202)
(3692)
(3498)
(3482)
(3451)
(3323)
(3253)
(3185)
(3162)
(2945)
(2837)
学科
(28606)
经济(28576)
(17369)
管理(16063)
方法(14601)
数学(13848)
数学方法(13802)
中国(11080)
(10693)
(10585)
企业(10585)
(9690)
收入(8336)
(7591)
(7335)
银行(7331)
(7088)
(6885)
贸易(6881)
(6775)
农业(6582)
(5838)
金融(5838)
(5317)
税收(5089)
业经(5004)
(4960)
国民(4808)
(4552)
(4419)
机构
大学(96931)
学院(95700)
(48284)
经济(47498)
管理(36419)
理学(31373)
理学院(31103)
研究(30957)
管理学(30816)
管理学院(30640)
中国(25424)
(25252)
财经(20121)
(19676)
(18324)
经济学(16795)
经济学院(15603)
科学(15407)
(15316)
财经大学(15102)
中心(13608)
研究所(13514)
(12974)
北京(12921)
(12535)
(11095)
业大(11067)
师范(11003)
商学(10887)
商学院(10787)
基金
项目(56584)
科学(45018)
研究(42988)
基金(42915)
(36409)
国家(36126)
科学基金(30637)
社会(29907)
社会科(28570)
社会科学(28567)
基金项目(22283)
(20083)
教育(19514)
资助(18164)
自然(17460)
(17225)
自然科(17048)
自然科学(17043)
编号(17036)
自然科学基金(16733)
(14207)
成果(14195)
国家社会(13239)
教育部(12643)
重点(12276)
(12232)
人文(12218)
社科(11595)
(11565)
(11399)
期刊
(51176)
经济(51176)
研究(33672)
(17107)
中国(14168)
管理(13138)
(12985)
金融(12985)
学报(11610)
(11182)
科学(11041)
财经(10439)
经济研究(9771)
大学(9298)
(9004)
学学(8810)
业经(8502)
问题(8057)
农业(7541)
(7451)
技术(6801)
理论(6222)
教育(6218)
商业(6003)
国际(5892)
实践(5464)
(5464)
统计(5429)
技术经济(5213)
经济问题(4734)
共检索到14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立平  
利率上升的消费效用取决于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之和。文章首先利用一个两期跨时选择模型考察了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实证分析了利率上升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义利率上升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殿荒  
本文依据中国转轨经济体制背景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特征 ,提出了三个假说。第一 ,消费档次假说确认消费增长是一个缓慢积累与快速上档不断交替的过程 ,基本消费 (相对于额外消费 )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第二 ,储蓄目标假说指出 ,消费者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时期 ,每个时期有一定的储蓄目标 ;在未来收支不确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将满足于基本消费 ,尽最大努力多储蓄以保证储蓄目标的充分实现。第三 ,交易成本差异假说认为消费调整的交易成本大于资产替代的交易成本。然后 ,推导并验证了主要结论 :利率变化具有明显的资产替代效应 ,但消费效应是不显著的。最后针对利率政策归纳了两点建议。第一 ,非主动性姿态 ,利率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亮亮  王跃堂  
基于中国计税工资限额扣除标准提高的外生性事件,本文从工资薪金提供的"非债务税盾"角度,探索性地研究工资税盾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计税工资限额扣除标准提高后,与未接近"税收耗损状态"公司相比,接近"税收耗损状态"公司更为显著地降低了债务水平,该发现符合"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的理论预期,也验证了"税收耗损状态"假说。进一步研究表明:未接近和接近"税收耗损状态"两类公司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长期债务上,而在短期债务上并不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两类公司的差异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另外,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相比,征管力度较强地区两类公司间的差异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文明刚  
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离会计学系研究生文明刚一、价格效应价格效应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变化所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价格效应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效果。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指实际收入不变,仅仅由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东旻   庄露   高文静  
本文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撤县设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外生冲击,使用PSM-多时点DID和夏普利值分解法验证了两个效应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解,明晰了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作用机制,扩展了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减少时,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导致财政科技支出预算金额下降(收入效应),且经济建设支出和基本民生支出会对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产生替代,造成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下降(替代效应);进一步地,替代效应在研究期间内随时间下降,且在经济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收入效应与之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将稳增长和保民生作为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落脚点是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基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培  
租房还是买房是每位住房需求者需要面临的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建立代表性消费者购房与租房决策选择模型,对代表性消费者不同住房决策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引入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216个地级市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外溢性,经济适用房的"不经济"引致了住房租赁市场的活跃。以全国和北京市的两次抽样为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获得房屋的产权和提高居住面积均有利于增强住房者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税收替代效应是税收收入效应的对称,是税收所引起的改变纳税人或负税人经济行为的机制。在经济学中,替代效应指商品劳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人们支出方向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征税结果对人们经济行为方向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即国家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一、需求向下倾斜规律 对某种商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因素保持不变时,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经济学中人们所熟知的“需求向下倾斜规律”或称“需求法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张钧南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依托Jorgenson及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ICT的两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期间更是高达9.8%,接近同期TFP的贡献;(2)在ICT...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拥军  关乐宁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变革,使得就业载体、就业形态、就业技能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既存在巨大的就业创造效应,又面临显著的就业替代效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产生着结构性的影响。从就业创造效应来看,数字经济提供新型就业岗位对稳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数字经济蕴含的扩就业总量的巨大潜力仍未充分激活,在劳动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从就业替代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对优化就业结构的成效明显,但需要警惕就业替代效应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冲击等风险苗头。数字经济是未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基石,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风险应对,积极优化数字经济就业创造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政策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花培严  崔军  
文章探讨了财政补贴影响信贷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获得财政补贴越多,其信贷规模越大。财政补贴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产业企业中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补贴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两种机制缓解企业信贷约束:(1)在产出效应上,财政补贴通过促进企业增产扩销使其获得更多银行贷款;(2)在要素替代效应上,财政补贴可以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替代企业非必要融资成本,进而缓解其信贷约束;(3)财政补贴在短期信贷市场中兼具两种效应,而在长期信贷市场中仅具有要素替代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胜刚  阳旸  刘姝雯  
金融安全当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金融资产短缺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研究电子货币与我国金融资产短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资产短缺已经是我国典型化经济事实,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能对资产短缺产生缓解作用,而电子货币替代转换效应则加剧了资产短缺。虽然电子货币替代加速效应能在短期缓解资产短缺,维持短期金融稳定,但是容易引起资金在金融系统的"二次搬家"和"资金空转"的问题,产生投机性泡沫和资产泡沫,不利于长期金融安全。因此,必须加强电子货币的替代转换效应,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资产短缺困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可  齐振宏  杨彩艳  叶孙红  刘玉孝  
稻虾共养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但由于有效技术来源不足、较高的技术与经济风险给农户采纳带来多重约束。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利用湖北省与江苏省605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邻里效应与农技推广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影响及二者的互补与替代效应。研究发现:(1)邻里观察性学习、交流感受均显著正向促进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2)通过农资企业的经营性农技推广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3)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影响上,观察性学习、社会规范均与农技推广存在部分替代效应,邻里农户交流感受与农技推广存在部分替代与互补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有效结合邻里效应与农技推广的互补与替代效应,提高各农技推广主体的运行效率和实际影响力,进而提高农户的采纳规范性和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维   王桂强  
在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中 ,商品的价格效应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产生。正确地量化这两种效应 ,对理解互补商品的价格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一个特殊的消费者效用函数(XY=U) ,分析了在计算商品价格效用中一个易于发生但不易发现的错误 ,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和进一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