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1)
- 2023(7851)
- 2022(7149)
- 2021(6828)
- 2020(6021)
- 2019(14528)
- 2018(14614)
- 2017(30054)
- 2016(16496)
- 2015(18948)
- 2014(18972)
- 2013(19224)
- 2012(18256)
- 2011(16616)
- 2010(16723)
- 2009(15940)
- 2008(16045)
- 2007(14571)
- 2006(12837)
- 2005(11618)
- 学科
- 济(68739)
- 经济(68671)
- 管理(41561)
- 业(40421)
- 方法(30908)
- 企(29712)
- 企业(29712)
- 数学(28018)
- 数学方法(27812)
- 税(21864)
- 农(21229)
- 财(20828)
- 税收(20401)
- 收(20228)
- 中国(19425)
- 地方(17676)
- 贸(14264)
- 贸易(14256)
- 制(14191)
- 易(13775)
- 农业(13729)
- 业经(12748)
- 学(12739)
- 银(11049)
- 银行(11026)
- 和(10872)
- 务(10663)
- 财务(10646)
- 财务管理(10616)
- 行(10468)
- 机构
- 大学(236699)
- 学院(236186)
- 济(98187)
- 经济(95987)
- 管理(86781)
- 研究(80128)
- 理学(73760)
- 理学院(72822)
- 管理学(71725)
- 管理学院(71269)
- 中国(62420)
- 京(53230)
- 财(51760)
- 科学(48956)
- 所(41624)
- 农(39683)
- 财经(39562)
- 研究所(37182)
- 中心(37103)
- 江(36397)
- 经(35443)
- 北京(34659)
- 业大(34319)
- 范(31456)
- 农业(31398)
- 师范(31201)
- 经济学(30489)
- 州(29329)
- 财经大学(28799)
- 院(28165)
- 基金
- 项目(146856)
- 科学(113064)
- 研究(109742)
- 基金(103831)
- 家(89610)
- 国家(88831)
- 科学基金(74227)
- 社会(67534)
- 社会科(63815)
- 社会科学(63793)
- 省(56830)
- 基金项目(56127)
- 教育(49512)
- 划(48710)
- 编号(47167)
- 自然(46518)
- 自然科(45257)
- 自然科学(45242)
- 自然科学基金(44407)
- 资助(42727)
- 成果(39636)
- 发(32975)
- 重点(32934)
- 部(32886)
- 课题(31751)
- 创(29669)
- 性(28687)
- 科研(28066)
- 项目编号(27949)
- 创新(27847)
共检索到360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源 罗胜
税负累进程度是指税收负担随收入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程度,它是衡量税收公平的指标。对我国现行利息税税负累进性的分析表明,当前5%的税率下,利息税的税负累进性微弱,20%的税率更能增强利息税的税负累进性。要强化利息税的公平功能,可能的政策途径有:提高利息税税率;设定起征点,采用累进税率;并入个人所得税实行合并征收;加强对利息税收入的二次分配。
关键词:
利息税 税收负担 累进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磊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国外的房产税规定,在借鉴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房产税的税收设计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此外,以北京地区为例,测算了北京地区房产税综合税率的合理区间范围,并以北京地区的房价和贷款利率数据为依据,对房产税能否遏制房价进行了简单数据模拟测算。
关键词:
房产税 差别税率 税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杨
文章认为, 征收利息税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消费需求和调节收入分配, 而我国采取的按比例征收利息税将形成税负的不平等, 即高收入者负担轻, 低收入者税负重。从长远来看, 利息税对于刺激我国的消费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但短期内效果不会明显。利息税将影响人们的储蓄收益率,从而降低人们的储蓄倾向。在我国现阶段, 对储蓄利息实行累进税率更为恰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媛红
研究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北京5个区县的396名农民进行了调研,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农业技术的供给水平、当地义务教育的设施和资源水平4个因素对农户对农业技术应用效果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家庭农业人口比例对农业技术应用效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区县的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应用效果 社会资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霞
分析北京地区高职学生就业预期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具有愿意在北京市区和政府主导型单位工作、渴望成为白领或自己当老板的择业倾向。这些倾向与我国劳动力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不相吻合。为此,高职院校应从深化就业形势的分析与教育、加强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教育和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高职学生理性择业和顺利就业。
关键词:
择业倾向 高职学生 教育引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珍
以"支农、支小"为目的设立的村镇银行,由于社会认知度低和自身发展的诸多"先天不足",设立之初就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市场拓展的制约。但村镇银行总体上经营较为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北京地区特有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给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筹资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耀
本文通过发现了一些值得政府关注的外国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外国人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国人 就业 管理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颖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消费者的直接调查,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无公害农产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就消费者表达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经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要是购买能力、购买地点、对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的信任、产品了解等,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
关键词:
消费者 无公害农产品 购买行为 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秀珍 聂巧
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技术转移指数,并以此表征技术转移行为。通过筛选可持续发展指标,采用影响效益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测算了北京市2007-2012年技术转移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子系统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技术转移行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贡献。其中,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贡献呈增大趋势,但是对区域资源贡献呈波动状态,亟须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技术转移行为对区域资源贡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可持续发展 北京经济 区域经济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淑娟 王宪洪 蒋玲
选取了2005-2011年北京地区15所高校9个学科门类的硕博士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以论文后引用的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硕博论文的数量、引文数量、网络引文的数量、网络引文的类型、网络引文的语种、网络引文的可访问性和文件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掌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利用网络免费文献的特点,以及免费网络文献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
关键词:
网络免费学术资源 硕博士论文 引文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邹统钎 陈芸 李涛
近年来我国参与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的人数呈增长态势,"自助探险游"开始由精英旅游向大众旅游过渡。本文采取抽样调查法,对北京地区的213名探险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统计分析、频数分析、交叉分析、无序列联表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探险游客的认知行为,并对不同性别的游客认知差异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目前探险游客以参与休闲型探险项目为主;对远程探险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资源导向性;游客出游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时间限制、安全考虑和消费水平约束;环境因素、组织者与旅游者自身为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
关键词:
探险旅游 认知行为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敖山
由于中国人口增长规律和高等教育改革所形成的结果,大学生就业进入了近30年来最艰难时期。而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对社会优秀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在对北京市高校创业大学生进行相关深度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与风险投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具有的独特投资优势和先天所具有的缺陷,使得风险投资应该积极地挖掘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市场,同时也应该谨慎地面对其所固有的投资风险。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风险投资 北京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汉坡 宋延军 徐艳青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支撑其运作的动力要素是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依据组织力的来源,本文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并分别归纳总结了相应的动力机制支撑要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作用机理模型。依据上述分析,本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性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