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9)
- 2023(9458)
- 2022(8211)
- 2021(7898)
- 2020(6706)
- 2019(15379)
- 2018(15227)
- 2017(30940)
- 2016(15995)
- 2015(17862)
- 2014(17443)
- 2013(16898)
- 2012(15348)
- 2011(13536)
- 2010(13324)
- 2009(12132)
- 2008(11386)
- 2007(9603)
- 2006(8120)
- 2005(6873)
- 学科
- 济(63506)
- 经济(63426)
- 管理(49320)
- 业(44458)
- 企(35962)
- 企业(35962)
- 方法(33383)
- 数学(30358)
- 数学方法(30009)
- 财(20366)
- 中国(17919)
- 农(17418)
- 业经(13003)
- 制(12889)
- 贸(12806)
- 贸易(12799)
- 易(12555)
- 农业(11133)
- 务(10962)
- 财务(10925)
- 财务管理(10899)
- 银(10578)
- 银行(10573)
- 企业财务(10347)
- 技术(10161)
- 行(10098)
- 地方(9890)
- 环境(9513)
- 学(9413)
- 融(9304)
- 机构
- 大学(221190)
- 学院(220315)
- 济(96203)
- 经济(94536)
- 管理(93430)
- 理学(82227)
- 理学院(81467)
- 管理学(80382)
- 管理学院(79954)
- 研究(64077)
- 中国(49699)
- 财(47016)
- 京(43829)
- 财经(38090)
- 科学(35290)
- 经(34907)
- 中心(31095)
- 经济学(30633)
- 江(29181)
- 财经大学(28829)
- 所(28534)
- 业大(28495)
- 经济学院(27984)
- 范(26896)
- 农(26879)
- 北京(26736)
- 师范(26672)
- 研究所(25729)
- 商学(25068)
- 商学院(24851)
- 基金
- 项目(152754)
- 科学(123596)
- 基金(115472)
- 研究(114719)
- 家(98494)
- 国家(97721)
- 科学基金(86438)
- 社会(76504)
- 社会科(72741)
- 社会科学(72721)
- 基金项目(61908)
- 省(57212)
- 自然(54650)
- 自然科(53467)
- 自然科学(53453)
- 教育(53401)
- 自然科学基金(52513)
- 划(48652)
- 编号(46445)
- 资助(45866)
- 成果(36445)
- 部(35952)
- 重点(33502)
- 国家社会(32484)
- 创(32404)
- 教育部(32083)
- 发(32002)
- 人文(31670)
- 制(30546)
- 创新(30297)
共检索到300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利 徐充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严重的失衡状态,收入分配的不和谐源于初次分配中政府行为的不合理。文章从初次分配格局合理的内在规定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在初次分配中行为的现实偏差,提出了政府行为调整的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
初次分配 政府行为 建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士斌 郭晓峰
1978—2007年的有关数据表明:贵州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8年开始明显趋于下降,且比西南邻省下降幅度大、速度快。这既与英美等国劳动报酬比重相对稳定的"卡尔多"特征事实不一致,也与日韩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比重趋于上升相悖。贵州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扭曲,已成为贵州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瓶颈。贵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导致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与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深层次调整和改革,才能最终改变这种不利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基于双重结构视角,利用2000~2013年间资金流量表,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原有资金流量表低估了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高估了政府和住户初次分配占比;(2)2000~2013年期间,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政府而不是企业挤占了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3)在分析期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先下降再上升,整体上呈现出U型演化特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关键词:
国民收入 优化分配 政府收支 格局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国强
一、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的初次分配格局进行细化研究,把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要素分配份额特征进行总结,可以得出我国国民经济要素分配份额的产业特征。在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特征表中(见表1),sl定义为劳动份额,是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利
我国政府既是市场体制改革的推动者和构造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对象。这种矛盾的角色,注定了我国政府既是市场导向改革的主导者,又可能自觉不自觉地阻碍、扭曲改革。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存在严重的失衡状态。政府角色扭曲、政策失衡、"制度与法律保障"缺失,是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矫正政府行为的现实偏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提高我国政府干预社会分配的有效性与适度性,确保政府职能的有效利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着力维护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市场环境,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这对于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
关键词:
政府行为 现实偏误 分配体系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张士斌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国有资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学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决定》提出的要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樊刚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不容置疑的经济现实。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两类,其一是客观因素、积极因素;其二是不合理因素。因此,我们的对策主要是针对后者进行改革,而对前者应持允许或鼓励态度。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垄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贺洋
本文基于Bhaduri-Marglin模型,结合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和信贷约束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国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潜力释放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宏观数据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而且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信贷约束的存在显著影响了初次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合理配置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投资领域相关改革政策的推行时机和推行力度,有助于经济实现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平稳转型。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劳动份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东黎
单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对初次分配格局的影响在时间序列视角上的规律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本报酬份额提高、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当经济发展到一较高水平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本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这一规律在不同国家的横截面视角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资本报酬份额较高、劳动报酬份额较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资本报酬份额较低、劳动报酬份额较高。同时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机制(健全或扭曲)也是影响初次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龙 张泽华
依据刘易斯"拐点"中对于保留收益的描述构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了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以解决资本存量问题的二阶加权差分计量方法,还加入了用于衡量劳动力保留收益水平和差距的新变量。稳健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均资本、生活成本对劳动报酬份额存在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数量对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符合模型预期。与此同时,福利分析指出,对于初次分配是否有利于劳动者不能仅以劳动报酬份额为标准,否则会产生误判。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东黎
资金流量表呈现出功能性分配的结构,在其背后还隐藏着生产增加值的结构或产业结构。两个结构混杂在一起,导致表中的数据"打架"。由于从资金流量表中解析出二重结构,我们就可以利用资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对初次分配格局进行产业结构的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资金流量表中的四个部门应改为:一般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家庭企业部门。由此可以看到:各部门初次分配的格局差别极大。"劳动报酬份额较低且下降",实际上主要是一般企业部门的问题。劳动报酬份额的部门差异,在排除了人均资本占有的部门差异和就业的部门差异因素之后,其原因只能归结为人均劳动报酬的部门差异。解决"提高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在短期,必须对不...
关键词:
资金流量表 二重结构 初次分配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太增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关键词:
政府主导 企业偏向 讨价还价 分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