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2)
- 2023(19647)
- 2022(17150)
- 2021(15913)
- 2020(13613)
- 2019(31288)
- 2018(31205)
- 2017(59560)
- 2016(32450)
- 2015(36994)
- 2014(37102)
- 2013(36816)
- 2012(34786)
- 2011(31615)
- 2010(32210)
- 2009(29908)
- 2008(29626)
- 2007(26959)
- 2006(23949)
- 2005(21726)
- 学科
- 济(134046)
- 经济(133889)
- 管理(92966)
- 业(91128)
- 企(73837)
- 企业(73837)
- 方法(57054)
- 数学(48935)
- 数学方法(48378)
- 中国(40214)
- 农(38496)
- 财(32932)
- 地方(31480)
- 业经(30243)
- 学(30074)
- 制(26885)
- 农业(25680)
- 贸(25233)
- 贸易(25213)
- 技术(24472)
- 易(24398)
- 银(23388)
- 银行(23310)
- 理论(22446)
- 行(22381)
- 融(22213)
- 金融(22209)
- 和(21081)
- 环境(20193)
- 务(19311)
- 机构
- 大学(474515)
- 学院(471070)
- 济(187690)
- 经济(183350)
- 管理(180074)
- 研究(165521)
- 理学(153394)
- 理学院(151569)
- 管理学(148856)
- 管理学院(148001)
- 中国(125495)
- 科学(103955)
- 京(103669)
- 财(87903)
- 所(86061)
- 农(84252)
- 研究所(77883)
- 中心(75270)
- 江(73159)
- 业大(72679)
- 财经(68738)
- 北京(66652)
- 农业(66078)
- 范(63995)
- 师范(63224)
- 经(62167)
- 院(59666)
- 州(58972)
- 经济学(55714)
- 技术(51453)
- 基金
- 项目(309335)
- 科学(240029)
- 研究(224925)
- 基金(220003)
- 家(193394)
- 国家(191528)
- 科学基金(161737)
- 社会(138262)
- 社会科(130724)
- 社会科学(130686)
- 省(122769)
- 基金项目(116568)
- 自然(105544)
- 教育(103981)
- 划(103244)
- 自然科(102989)
- 自然科学(102957)
- 自然科学基金(101132)
- 编号(92361)
- 资助(91118)
- 成果(76925)
- 重点(69883)
- 发(68694)
- 部(67500)
- 创(65779)
- 课题(65239)
- 创新(61022)
- 科研(59018)
- 大学(57649)
- 教育部(57005)
- 期刊
- 济(216954)
- 经济(216954)
- 研究(143561)
- 中国(99713)
- 学报(78590)
- 农(77116)
- 科学(70945)
- 管理(69730)
- 财(66430)
- 教育(58434)
- 大学(58424)
- 学学(54462)
- 农业(52594)
- 融(45436)
- 金融(45436)
- 技术(43656)
- 业经(35878)
- 经济研究(33600)
- 财经(33561)
- 经(28726)
- 问题(28357)
- 业(28263)
- 图书(26633)
- 技术经济(24030)
- 科技(23630)
- 理论(22671)
- 版(22419)
- 贸(22028)
- 商业(21500)
- 现代(21011)
共检索到72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程广宇 段小华
本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特点。认为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实现了按重点学科和创新链的基本布局,"十二五"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快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行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提升创新基地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基地 工程中心 重点实验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继凯
基于调查问卷回收数据,实证检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特性和运行机制因素影响显著,嵌入环境因素存在部分影响,而关系因素无影响。此外还获得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仍旧依附于"资源吸引资源"的捕获体系,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开始对这一过程施加影响等若干重要发现。基于研究结论与发现,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群落、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社会化嵌入、创新驱动转向和确立主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继凯
基于调查问卷回收数据,实证检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特性和运行机制因素影响显著,嵌入环境因素存在部分影响,而关系因素无影响。此外还获得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仍旧依附于"资源吸引资源"的捕获体系,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开始对这一过程施加影响等若干重要发现。基于研究结论与发现,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群落、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社会化嵌入、创新驱动转向和确立主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清龙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等学校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国家投资、自筹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等多种集资渠道,创办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已在各高校建立和装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有30多个。1988年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验收。近期,又有4个通过了国家验收,它们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今后两年,计划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近60个。预计到1993年前后,我国将会有近百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和座落在全国各高等学校。创办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个新事物。它以其蕴含的重大意义和显露端倪的多功能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给予高度评价。可以预计,它将以极强的生命力而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张延东 李学斌 朱庆平 王静
本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人员、研究水平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表现出来的若干动向,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状 布局 经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锦周 郭占成
以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从科研方向、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科研贡献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建立一支综合业务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国际科技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世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聚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其通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企业科技人才积累、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人才积累的正向机制效应大于研发资金投入的正向机制效应,企业科技研发效率的机制效应最低且为负向。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原始创新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雷 丁义浩 任鹏 王莹喆
超级钢、中厚板、晶粒细化、相变强化、刚塑性有限元……这些拗口的专业名词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一步步崛起的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婉娟 危怀安
在参考创新网络相关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甄别了网络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关系满意度、网络规模、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异质性6个创新网络的特征变量,设计了量表以测量各特征变量对协同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大小。对1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创新网络作用于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模型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厘清了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危怀安 王婉娟 韩庆元 姚远
运用隶属度分析法与秩和检验法对回收的371份体制性影响因素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体制性影响因素中,依托单位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部的宏观管理、国内创新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增;对具体的影响因素依据隶属度进行了筛选和排序,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巧梅 董珏 肖兰 于夏薇 潘卫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专利信息服务链”与“技术创新链”深入融合,基于多年持续递进的服务实践,凝练形成基于需求迭代服务、“三位一体”多元团队、服务制度建设、“双发展”长效机制四个“碱基对”作用下的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型升级的高校专利信息“双螺旋”服务模式,以期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同类创新主体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持续性的专利信息服务并拓展深化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巧梅 董珏 肖兰 于夏薇 潘卫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专利信息服务链”与“技术创新链”深入融合,基于多年持续递进的服务实践,凝练形成基于需求迭代服务、“三位一体”多元团队、服务制度建设、“双发展”长效机制四个“碱基对”作用下的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型升级的高校专利信息“双螺旋”服务模式,以期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同类创新主体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持续性的专利信息服务并拓展深化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朱星华
本文从学科、地域、主管部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实验室 布局 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祥宗 杨泽宇
综合组合创新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观,从理论上构建“资源配置导向战略—研发能力—创新绩效”的逻辑联系,并以我国154家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联系如何受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年限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有如下结论:资源外部配置导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资源内部配置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增强。同时,此增强作用是通过研发能力更新的机制实现,即企业由依赖外部研发能力转向依靠自主研发能力。提出相应建议,企业应适当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比例,政府应重新审视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周期和评估策略。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导向战略 企业创新 重点实验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