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44)
2023(20752)
2022(17668)
2021(16524)
2020(14027)
2019(32130)
2018(31825)
2017(61827)
2016(33426)
2015(37302)
2014(37082)
2013(36562)
2012(33399)
2011(29929)
2010(30124)
2009(28166)
2008(28055)
2007(25025)
2006(22088)
2005(19918)
作者
(95367)
(79295)
(79001)
(75319)
(50516)
(38004)
(35780)
(30833)
(30051)
(28522)
(26912)
(26867)
(25255)
(25101)
(24658)
(24345)
(23628)
(23508)
(22934)
(22775)
(19746)
(19370)
(19287)
(18230)
(17740)
(17739)
(17721)
(17574)
(15956)
(15623)
学科
(134498)
经济(134314)
(114893)
管理(110813)
(101466)
企业(101466)
方法(61454)
数学(50904)
数学方法(50248)
(43318)
(39758)
业经(37394)
中国(36314)
(31952)
(29550)
财务(29469)
财务管理(29421)
企业财务(28018)
农业(26890)
(26232)
技术(25027)
理论(24239)
地方(24111)
(23754)
贸易(23736)
(23116)
(22913)
银行(22865)
(22709)
(22621)
机构
学院(477366)
大学(476417)
(193445)
管理(190219)
经济(189332)
理学(163712)
理学院(161960)
管理学(159229)
管理学院(158329)
研究(153894)
中国(119163)
(100741)
(95462)
科学(93225)
(76540)
(76507)
财经(75469)
(71172)
中心(70172)
业大(69109)
研究所(68905)
(68578)
北京(63534)
农业(59787)
(59679)
师范(59080)
经济学(58649)
(56903)
(56257)
财经大学(56126)
基金
项目(316714)
科学(250691)
研究(232567)
基金(231275)
(200533)
国家(198843)
科学基金(172291)
社会(147800)
社会科(140126)
社会科学(140094)
(123530)
基金项目(122144)
自然(111825)
自然科(109260)
自然科学(109233)
自然科学基金(107324)
教育(106999)
(103333)
资助(95188)
编号(94171)
成果(76609)
重点(70474)
(70325)
(68011)
(66737)
课题(64532)
创新(63019)
国家社会(60797)
教育部(60659)
科研(60376)
期刊
(215473)
经济(215473)
研究(141762)
中国(91074)
(77295)
管理(75514)
学报(72279)
(70230)
科学(67621)
大学(56181)
学学(53177)
教育(50191)
农业(47956)
(45307)
金融(45307)
技术(42930)
财经(38060)
业经(36778)
经济研究(33874)
(32656)
问题(28426)
(26655)
技术经济(24517)
科技(22467)
理论(22454)
现代(22391)
(22213)
商业(21902)
财会(21465)
(21340)
共检索到707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良益  
在我国是否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不同认识。实际上,股东异质性从企业诞生之日就已经客观存在。因此,从股东异质性视角看,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合理性。创新型企业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快股权结构制度创新,助力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我国创新型企业率先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构建企业双重股权结构制度适用范围、操作指引、政策评估等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行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探索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燕  邓峰  
创始人与企业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外部投资者在股东利益、股东目的、股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时有发生。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是当前理论和现实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股东异质性视角出发,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保持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双重股权制度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提供市场反应证据,以期能为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企业的融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本文基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我国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法理逻辑。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可以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有效地减少隧道挖掘行为,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尝试将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可行性。本文借鉴美国法律对双重股权结构的政策规定与制度设计,分别从法律层面和公司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对我国双重股权结构进行制度设计,以期为我国制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相关的政策和公司制度作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超  张恩道  樊步青  许志勇  
本文基于相关文件设定的标准,从新三板企业中筛选出358家中小创新型企业样本,基于样本企业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府补贴、股权结构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基于企业的异质性特征使用动态系统GMM模型对各类企业进行了分类回归。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状况存在显著的行业及地区层面的空间集聚特征;政府补贴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状况的改进;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股权集中还促进了企业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但股权制衡不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2)政府补贴和股权结构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从行业、研发强度、地区维度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3)较高的资本周转效率和资产负债比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资金成本则显著抑制了企业经营绩效改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群辉  
双重股权结构发端于美国并在全球流行,我国内地科创板亦采纳双重股权结构,但双重股权结构中隐含着对投资者的巨大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科创板规则在特殊股权持有人资格、比例安排、表决事项、特殊股权转让及终止、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规定。通过对规则背后的运行机制和法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可以考虑"日出条款""日落条款"的引入。在救济机制上,由于我国集团诉讼机制的缺乏,可以考虑明确规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持股行权在科创公司的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红  张栋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终极产权异质性、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引入控股股东终极产权性质后,国有控股公司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有着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中央部委控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比地方政府和一般国企控股公司更低。且股权制衡度增加引致所有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下降,股权制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抑制作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其他大股东持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无明显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媛  
伴随我国监管部门允许拟上市公司以双重股权结构在科创板上市,双重股权结构利弊共存的“双刃剑”特征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而何种企业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问题也成为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1—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双重股权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成长性企业在IPO时是否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大样本实证检验等多种方法发现,高成长性企业更易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尤其是在创始股东具有较高异质性资源或企业面临较多市场机遇的情况下。从选择结果看,双重股权公司内外部股东的价值并不一致,高成长性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企业绩效改善,但却未能有效促进外部股东价值提升。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原因发现,创始股东自身投入的物质资本越多、两权分离度越低时,越有助于促进高成长性双重股权公司实现外部股东价值。由此,本文提出,出于对异质性资源的保护、对控制权被稀释的担忧,结合外部股东的支持,高成长性企业的创始股东更偏好于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对监管部门而言,可将企业的成长性、创始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其已投入资本占比结合起来考虑,以判断拟上市公司是否适合使用双重股权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玲玲  
基于我国地区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下,探讨股权结构多元化程度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检验结果发现:位于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的企业,股权多元化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位于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的企业,股权越集中越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闯  张清  
公司实际控制权由股权控制和社会资本控制两方面构成。基于特殊的双层股权结构视角,构建了公司实际控制权分析框架及其模型,据此分析公司实际控制人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掌握实际控制权,并通过阿里巴巴案例证实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同股同权条件下,获取高持股比例,能够保证公司控制权集中于实际控制人手中;在双层股权结构中,低持股比例及高社会资本回报也可使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其中,实际控制人获得的高社会资本回报源于与投资者间建立的彼此信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闯  张清  
公司实际控制权由股权控制和社会资本控制两方面构成。基于特殊的双层股权结构视角,构建了公司实际控制权分析框架及其模型,据此分析公司实际控制人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掌握实际控制权,并通过阿里巴巴案例证实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同股同权条件下,获取高持股比例,能够保证公司控制权集中于实际控制人手中;在双层股权结构中,低持股比例及高社会资本回报也可使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其中,实际控制人获得的高社会资本回报源于与投资者间建立的彼此信任。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单纯的股权结构多元化不足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相比于股权结构,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但这一影响过程尚不明确。鉴于此,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异质股东股权对企业混改绩效仅发挥制衡效应,而不存在协同效应;异质股东非财务控制权对企业混改绩效既具有协同效应,也具有制衡效应,且制衡效应强于股权制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财务控制权制衡度对协同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促使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制约且共同受益的互惠共生关系。研究结论可为完善混改企业中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的权力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芳芳  
以我国2017—2019年沪深两市A股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股东视角分析股东对创新投入信息的反应,探讨这一反应在股权高度集中时的变化,并考察高管团队股权激励异质性因素向股东传递信号的机制。结果表明,创新投入与股东反应正相关;股权集中度正向调节创新投入与股东反应的关系;股权激励异质性负向调节创新投入与股东反应的关系,且该效应在民企中更加显著;经营风险是股权激励异质性负向影响股东对创新投入反应的中介变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言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大宗交易资料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大宗交易支付的成本与一般大宗交易的支付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制度性原因。完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静  徐霞  
文章研究了2009—2014年五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是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三次拟合方程是最显著的。同时,在加入控股股东属性这一变量后发现,国有控股创新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民营创新企业,说明国有创新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民营创新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