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7)
- 2023(12402)
- 2022(10057)
- 2021(9415)
- 2020(8120)
- 2019(18666)
- 2018(18938)
- 2017(37087)
- 2016(19747)
- 2015(22082)
- 2014(21810)
- 2013(21632)
- 2012(19790)
- 2011(17468)
- 2010(18255)
- 2009(17402)
- 2008(17449)
- 2007(15931)
- 2006(14225)
- 2005(12993)
- 学科
- 济(87026)
- 经济(86930)
- 业(86251)
- 企(78195)
- 企业(78195)
- 管理(74214)
- 方法(41816)
- 数学(33580)
- 数学方法(33025)
- 业经(28443)
- 财(28000)
- 农(26812)
- 中国(23299)
- 技术(21114)
- 制(21071)
- 务(20056)
- 财务(20017)
- 财务管理(19981)
- 企业财务(18906)
- 农业(18766)
- 理论(16675)
- 银(16261)
- 银行(16244)
- 行(15653)
- 策(15638)
- 贸(15510)
- 贸易(15497)
- 和(15373)
- 体(15309)
- 划(15162)
- 机构
- 学院(289878)
- 大学(285951)
- 济(123718)
- 经济(121405)
- 管理(119495)
- 理学(102380)
- 理学院(101405)
- 管理学(99767)
- 管理学院(99235)
- 研究(88340)
- 中国(73446)
- 财(60810)
- 京(59891)
- 科学(51644)
- 财经(47860)
- 江(44518)
- 农(44281)
- 所(43948)
- 经(43379)
- 中心(40803)
- 业大(39345)
- 研究所(39263)
- 北京(37824)
- 经济学(37427)
- 财经大学(35343)
- 州(35177)
- 农业(34813)
- 经济学院(33921)
- 商学(33746)
- 范(33697)
- 基金
- 项目(183490)
- 科学(147174)
- 研究(136080)
- 基金(134993)
- 家(115867)
- 国家(114880)
- 科学基金(100886)
- 社会(88507)
- 社会科(84169)
- 社会科学(84149)
- 省(72709)
- 基金项目(71207)
- 自然(64676)
- 自然科(63349)
- 自然科学(63334)
- 教育(62507)
- 自然科学基金(62296)
- 划(59748)
- 资助(55144)
- 编号(54323)
- 创(43955)
- 成果(43407)
- 部(41277)
- 重点(40736)
- 创新(40149)
- 业(39380)
- 发(39305)
- 课题(37151)
- 国家社会(36528)
- 教育部(35916)
- 期刊
- 济(139176)
- 经济(139176)
- 研究(86388)
- 中国(54834)
- 管理(51166)
- 财(49390)
- 农(41064)
- 科学(38355)
- 学报(37223)
- 融(30750)
- 金融(30750)
- 大学(29841)
- 技术(28379)
- 农业(28337)
- 学学(28283)
- 教育(27292)
- 业经(24909)
- 财经(24323)
- 经济研究(22210)
- 经(20960)
- 问题(18392)
- 技术经济(18069)
- 业(17627)
- 统计(15662)
- 策(15254)
- 商业(15141)
- 贸(14869)
- 现代(14656)
- 科技(14235)
- 理论(13720)
共检索到43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惠萍
现阶段我国创业板IPO违规或作假行为频发,保荐人的收益与应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对等,发行人股东有着先天的上市欲望。其原因主要在于以核准制为主导的发行体制、保荐人责任追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基于此,要改革现行核准制保荐模式为备案制、市场化的脖间模式,明确保荐人的核心地位,引入保证金制度;转变保荐机构、监管部门职能;鼓励媒体监督,构建"三位一体"的保荐管理框架。
关键词:
创业板 保荐人 IPO 保荐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珞涵 王萍
收集了自2009年以来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批的全部IPO项目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保荐人制度背景对项目过会率影响的无效性。指出:在中国复杂的制度环境下,地方证券金融监管有助于减少证券市场的"市场失灵"和其他问题造成的无序和混乱、提高市场效率,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开昌平 郝鹏
在我国积极推行创业板之际,研究和借鉴境外创业板市场的监管经验,确立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模式,制定符合我国法律和市场环境的创业板监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凌传荣 金栋
从国际创业板市场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应采取集中统一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并建立 完全市场化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本文指出了对上市公司、会员和市场进行监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创业板 中小企业 市场 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军
本文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在我国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股票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保荐人声誉与创业板IPO股票初始的超额回报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与股票初始超额回报率显著负相关,即由高声誉等级的保荐人担任中介而发行的股票,其初始的超额回报率相对较低。充分证明了作为专业中介机构的保荐人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的重要功能,以及创业板市场保荐人制度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创业板 保荐人 超额回报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峰娟 代英昌
我国应该建立一种以政府监督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各个市场主体共同监督的综合型监管模式。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诺")是国内一家成长性极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龙
本文以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及其监管进行分析,其前提是基于创业板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他们在创业板市场资源稀缺性的制约下,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本工具追求收益最大化,通过"看不见的手"——竞争机制的调节形成市场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引入"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得出对创业板市场进行监管的基本手段是法律规制,同时结合我国创业板的立法实践对解决创业板市场失灵加以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仲鸣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成长性、风险性和上市标准等方面明显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是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保障。在分析现有监管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体系的对策:构建政府、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自律组织和社会多元化的监管框架;建立动态化的监管思路;完善监管制度;健全信息披露系统;培育企业家精神。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春和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如何有效评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探析有效的监管对策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在总结分析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监管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对策,以期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做好监管工作,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创业板 风险因素 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衷唯平
随着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成立,在主板市场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的前提下,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新生儿的创业板的发展必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对创业板做深入的研究,对其固有的规律和缺陷进行综合考证就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创业板的正式推行为切入点,就创业板的模式、监管、投资保护、交易公平、信息披露等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创业板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制度分析。
关键词:
创业板 完善机制 风险防范 法律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创业板设立的目的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及其他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然而,创业板开板三年来的市场表现却与上述目标相去甚远。本文分析了创业板的"病态"表征及危害,并对其"病理"进行解析,提出了改变发展理念、纠正顶层设计偏差,平衡利益关系、着眼长远发展,严把审核关、确保上市企业质量,严查违法违规、提升监管能力等规范创业板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令凯 崔蛟
一、创业板市场的内涵及特点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正式扬帆启航。这无疑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的良机。但是自实施以来,开通创业板投资账户的投资者比例仅占合格开户投资者的两成,创业板开户如此遇冷,股民积极性不高主要还是源于对风险的担忧。因此,必须关注创业板市场风险,加强对其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党论 汪弘
IPO是公司寻求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惊险一跃"。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排队上市,但从申请到最终登陆资本市场的时间不尽相同。尽快度过"黎明前的黑暗",相当重要,而越早上市,对拟上市公司越有利。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为例,研究了公司特质及保荐人声誉对公司过会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业绩越好、负债比率越低、规模越小,其申请到过会时间越短;保荐人声誉会影响到拟上市公司的过会时间,保荐人声誉越高,其申请到过会时间越短。进一步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的过会时间具有相应的经济后果,具体而言,过会时间越长,IPO后短期折价和中长期相对大盘走势越低,上市当年业绩下滑的可能性更大。本文的研究反映了中国对IPO的监管是有效的...
关键词:
过会时间 保荐人 IPO折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