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5)
- 2023(9945)
- 2022(8335)
- 2021(7676)
- 2020(6694)
- 2019(15185)
- 2018(15431)
- 2017(30666)
- 2016(16140)
- 2015(18038)
- 2014(17920)
- 2013(18229)
- 2012(16675)
- 2011(14502)
- 2010(15073)
- 2009(14827)
- 2008(15060)
- 2007(14009)
- 2006(12670)
- 2005(11697)
- 学科
- 业(87490)
- 企(81386)
- 企业(81386)
- 济(74980)
- 经济(74889)
- 管理(70896)
- 方法(36145)
- 财(30537)
- 数学(27831)
- 数学方法(27541)
- 业经(26583)
- 务(24218)
- 财务(24198)
- 财务管理(24171)
- 农(23095)
- 企业财务(23071)
- 技术(20294)
- 中国(19079)
- 制(18523)
- 农业(16576)
- 策(15385)
- 划(14200)
- 和(14026)
- 体(14022)
- 技术管理(13814)
- 理论(13583)
- 贸(12563)
- 贸易(12548)
- 体制(12442)
- 银(12441)
- 机构
- 学院(244595)
- 大学(240342)
- 济(108982)
- 经济(107091)
- 管理(104572)
- 理学(89490)
- 理学院(88751)
- 管理学(87630)
- 管理学院(87170)
- 研究(71176)
- 中国(61627)
- 财(55724)
- 京(50099)
- 财经(43919)
- 经(39649)
- 科学(39275)
- 江(37002)
- 所(35014)
- 农(33726)
- 中心(32851)
- 经济学(32622)
- 财经大学(32342)
- 北京(32078)
- 商学(31109)
- 商学院(30870)
- 业大(30847)
- 研究所(30636)
- 经济学院(29595)
- 州(29401)
- 经济管理(27964)
- 基金
- 项目(148466)
- 科学(120119)
- 研究(111713)
- 基金(110434)
- 家(93505)
- 国家(92683)
- 科学基金(82758)
- 社会(73825)
- 社会科(70308)
- 社会科学(70294)
- 基金项目(58250)
- 省(57963)
- 自然(52556)
- 自然科(51472)
- 自然科学(51461)
- 自然科学基金(50645)
- 教育(50120)
- 划(47067)
- 资助(45448)
- 编号(43792)
- 创(37120)
- 业(35310)
- 成果(35196)
- 部(34094)
- 创新(33617)
- 重点(32411)
- 发(31530)
- 国家社会(30415)
- 人文(30023)
- 教育部(29995)
- 期刊
- 济(123459)
- 经济(123459)
- 研究(75182)
- 财(48087)
- 管理(47034)
- 中国(43605)
- 农(31082)
- 科学(29387)
- 学报(27265)
- 融(26095)
- 金融(26095)
- 技术(23524)
- 财经(22637)
- 大学(22566)
- 业经(22215)
- 学学(21521)
- 农业(21306)
- 经济研究(19678)
- 经(19424)
- 教育(17994)
- 技术经济(16397)
- 问题(16385)
- 财会(14743)
- 贸(13884)
- 统计(13807)
- 业(13674)
- 策(13444)
- 商业(13201)
- 现代(13199)
- 会计(12669)
共检索到372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国平 徐扬东
辨证看待国际创业板个股估值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1.国际创业板个股估值方法呈现多样化特点目前,国际创业板市场的个股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类: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以DCF(折现现金流模型)、DDM(股利折现模型)为代表的绝对估值法具有理论健全的突出特点,而包括P/E(市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浩然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推出以来,一直存在发行价格定价不合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在创业板估值中常用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对创业板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估值特点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创业板发行定价中发行人和承销商在财务数据采集、发展速度设定、类比公司选择、无形资产评估等四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监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改革发行制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创业板 公司估值 发行定价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鸣 张俊青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普遍出现的成长性下降的问题,给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成长性下降的现象,从统计上严格检验了净利润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对净利润增长率进行分解并检验其财务驱动因素的变化,运用PEG估值法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净利润增长率显著下降;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显著下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显著高于中小企业板,存在一定的泡沫。
关键词:
创业板 成长性 估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洪智
自创业板市场设立以来,创业板公司价值评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对普遍具有高成长性估值特征的创业板公司合理估值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使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利用总资产增长率和无形资产增长率代表公司成长性,基于Feltham-OhlsOn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成长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总资产增长率和无形资产增长率与公司股价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成长性是公司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振 沈维涛
创业板估值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已有估值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现有的估值特征,详细探讨了影响估值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从静态市盈率的角度来看,当前创业板的估值指标显著高于其他板块;但分析发现,创业板的估值与板块的行业构成、规模结构、成长性、供求关系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总体而言,其估值区间仍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定价体系依然有效。本文认为,创业板的高估值问题是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未来可以通过增加创业板公司供给、完善现有制度等手段改善估值现状。
关键词:
创业板 公司估值 创业板成长性 行业估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龙筠 谢艺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企业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沿性研究,通过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标准。通过对企业创新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创新指数在不同地域间、行业间以及时间序列之间都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为监管部门、证券中介机构、投资者以及企业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创业板 创新能力 创新指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梁莱歆 张慧琴
作为高科技公司的摇篮及新经济的推进器,创业板的推出是无庸置疑的。而创业板独特的市场定位及宽松的上市标准决定了来自上市公司的风险将是创业板市场的最大风险。因此,探讨如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经营与道德风险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发挥审计对证券市场的保驾护航作用,是审计业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创业板市场监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潘迪
通过对计算保本点相关要素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基于核心营业利润及其损益计算模式,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得到的"营业净收入"对"收入动因成本"进行分解,得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率,在此成本习性分解方法下,利用财务会计数据计算出管理会计中的保本点。但考虑到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着"负财务费用现象",需要针对"负财务费用现象"研究其对保本点计算的影响。因为财务费用是"收入动因成本"的一部分,但负财务费用不是为了实现"营业净收入"而付出的代价,所以需要对创业板公司的保本点计算方法进行修正。修正方法是将"收入动因成本"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潘迪
通过对计算保本点相关要素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基于核心营业利润及其损益计算模式,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得到的"营业净收入"对"收入动因成本"进行分解,得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率,在此成本习性分解方法下,利用财务会计数据计算出管理会计中的保本点。但考虑到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着"负财务费用现象",需要针对"负财务费用现象"研究其对保本点计算的影响。因为财务费用是"收入动因成本"的一部分,但负财务费用不是为了实现"营业净收入"而付出的代价,所以需要对创业板公司的保本点计算方法进行修正。修正方法是将"收入动因成本"中"负财务费用"剔除掉,再用"营业净收入"对修正后的"收入动因成本"进行分解,这样得到的保本点才能真正保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继英 蒋慧侠
创业板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系统科学地了解其绩效情况,对于投资人和企业本身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科学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上市公司 绩效 创业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亚玲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关联性不大,大部分财务指标不影响IPO发行价。最后,针对IPO定价效率不高的现象以及IPO定价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鹏 黄倩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涉及如何测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在国内较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成长性"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界定,然后抽取17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创新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
创业板 成长性 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欧阳小明
文章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的统计观察,总结出创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通过创业板上市公司现行股利政策的动因分析,提出创业板上市公司未来股利政策应该从影响公司发展因素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股利政策 动因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尹飘扬
创业板上市公司如何合理地进行股利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股利分配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的内容进行整理,设置股利分配影响因素指标,分别选取69家连续三年分配股利和223家2011年数据有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以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征及与其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创业板 股利分配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永祥 寿树茂
2009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首批28家上市公司入市,这使我国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发展到355家,总市值与流通市值分别为873 120 459 338元和333 528 626 420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422.28%和1015.59%,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1年上市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