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5)
2023(10100)
2022(8583)
2021(7914)
2020(6687)
2019(15109)
2018(14816)
2017(30387)
2016(16236)
2015(18009)
2014(18014)
2013(17852)
2012(16587)
2011(15085)
2010(15339)
2009(15072)
2008(15160)
2007(13793)
2006(12745)
2005(11894)
作者
(44997)
(37425)
(37218)
(35925)
(23817)
(17690)
(17014)
(14037)
(13923)
(13624)
(12763)
(12248)
(12100)
(12060)
(11779)
(11626)
(11073)
(10922)
(10776)
(10761)
(9483)
(9013)
(8977)
(8576)
(8493)
(8467)
(8382)
(8197)
(7431)
(7250)
学科
(65551)
经济(65451)
管理(56613)
(52113)
(43036)
企业(43036)
(27595)
方法(26837)
数学(24079)
数学方法(23843)
(21980)
税收(20521)
(20343)
(20187)
中国(20045)
(18944)
(15724)
财务(15696)
财务管理(15666)
企业财务(14940)
业经(14655)
(14077)
贸易(14068)
(13966)
银行(13957)
(13808)
(13356)
(13036)
(12441)
金融(12439)
机构
学院(236862)
大学(236254)
(107998)
经济(105829)
管理(91834)
理学(78137)
理学院(77393)
研究(77328)
管理学(76415)
管理学院(75949)
中国(62356)
(61646)
(48299)
财经(46339)
(41843)
科学(40225)
(37720)
(36774)
中心(34851)
经济学(34401)
财经大学(34186)
研究所(32747)
经济学院(31155)
北京(31094)
(30067)
(28726)
(27929)
(27631)
师范(27443)
业大(27378)
基金
项目(143537)
科学(115205)
研究(110733)
基金(106744)
(90090)
国家(89370)
科学基金(77946)
社会(73467)
社会科(70000)
社会科学(69985)
基金项目(55213)
(53651)
教育(50728)
自然(47127)
自然科(46035)
自然科学(46025)
自然科学基金(45228)
(45196)
编号(45173)
资助(44267)
成果(38660)
(34098)
(34032)
重点(31667)
课题(31160)
国家社会(30926)
(30385)
教育部(30273)
(30188)
(30173)
期刊
(123472)
经济(123472)
研究(83028)
(48872)
中国(44773)
管理(35948)
(29456)
金融(29456)
(27681)
学报(27497)
科学(26932)
财经(23535)
大学(22489)
教育(22123)
学学(21212)
经济研究(21016)
(20142)
业经(19343)
技术(18876)
农业(18184)
(17359)
问题(16741)
(16197)
(15771)
国际(14808)
税务(14433)
理论(12197)
技术经济(11685)
现代(11234)
财会(11127)
共检索到37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秀  吴胜泽  
1994年后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采取增量调整的财力上移为特征,这最多只会在中央和地方博弈中促使地方对税收征收重点的选择,例如在增值税和消费税"两税"和其他税种之间征收程度的权衡。但由于体制规定对征收的"两税"增量采取按基数以及比例系数的税收返还模式,在均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作为环境税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环境税返还对实现环保目标、收入中性、保持竞争力、克服分配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环境税制整体改革框架中,应在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国情进行环境税返还的制度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税收返还制度安排的优化是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省级数据研究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返还对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大。但是,两税返还对财力分配的积极效应将在长期内逐渐减弱,对省以下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中短期内应保留两税返还、完善省以下两税返还制度设计;长期看,可将税收返还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时,应控制税收优惠规模、逐步调整共享税分配原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薛钢  纪惠文  
税收返还制度被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于税收实践中。本文从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设计的国际经验出发,探讨了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的实施目标与操作途径,并建议在我国未来的环境税改革中,结合国情进行环境税税收返还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博  
一、分税制下我国税收返还的发生机制税收返还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及后续的分税改革中,作为过渡性措施而发挥着作用,具体包括"两税"返还、所得税返还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具体地说,无论是1994年的"两税"返还,还是2002年的所得税返还,或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灵活调整返还比例和补贴数额,照顾重点排污企业;循序渐进地使用专项补贴,促进企业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张程毅  
文化财产的跨国流转与返还具有一定的联系,主要涉及战时被掠夺文化财产、盗窃文化财产以及非法贸易下文化财产的返还问题。在现有的法律语境下,这不仅是国内法问题,亦产生国际法问题。相应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国家作为所有人时的返还问题、文化财产返还的实质性限制问题、善意第三人保护的问题、诉讼时效问题等。由于国内法并不能为文化财产的返还提供可预期的框架,因此有必要通过国际法体系来处理文化财产的返还问题。对此,本文将重点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财产保护的UNESCO1970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文物返还的UNIDROIT1995公约的作用与缺陷,并对文化财产返还的法律途径予以进一步探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安明友  刘若冰  
税收返还制度作为我国分税制改革中的一项辅助配套制度,其初衷旨在维护地方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顺利推进分税制改革。税收返还制度在我国历次税制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财政体制的规范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分税制改革稳步推进,促使我国财政体制不断完善优化,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虽然近年来我国税收返还在地方财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但其总体规模却在不断扩大。这说明税收返还制度的实施是成功的,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既使中央能集中更多的财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又让地方保持了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峰  
当面临需求、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等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时,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动态价格策略来增加利润。随着这种策略的广泛应用,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而导致市场低迷。本文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合同设计理论,考虑厂商在面对这些可能延迟购买的消费者时,如何决定价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厂商通过动态定价无法对高保留价格的消费者实现完全的价格歧视,但可以通过一个返还的合同设计最大限度地获得这些高保留价格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最后,通过比较价格歧视与返还合同下的利润,指出差别定价和返还合同的适用条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燕婷   刘艺   郑本荣  
在一个原制造商、一个再制造商和一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制造商竞争,基于押金返还制度,分别构建四种押金模式,研究押金返还制度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和回收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由政府向制造商收取押金和由政府向回收商收取押金的模式下,回收率随着单位押金的增加而提高,政府驱动的押金返还制度能有效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2)在由再制造商对消费者收取押金的模式下,再制造商的利润随着单位押金的增加而增加,市场驱动的押金返还制度会对再制造商的利润产生积极作用;(3)与无押金模式相比,对原制造商而言,在政府向制造商收取押金模式下,产品售价提高,在再制造商向消费者及政府向回收商收取押金模式下,产品售价下降;而对再制造商而言,存在押金返还制度时,其产品售价均下降。研究结论基于押金返还制度的视角,对制造商的回收策略选择和政府选择合理的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