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5)
- 2023(16369)
- 2022(14343)
- 2021(13671)
- 2020(11514)
- 2019(26738)
- 2018(26615)
- 2017(51791)
- 2016(27912)
- 2015(31617)
- 2014(31539)
- 2013(30852)
- 2012(28212)
- 2011(25224)
- 2010(25483)
- 2009(23317)
- 2008(22574)
- 2007(19750)
- 2006(17507)
- 2005(15075)
- 学科
- 济(109776)
- 经济(109656)
- 管理(82367)
- 业(77326)
- 企(64346)
- 企业(64346)
- 方法(55362)
- 数学(47980)
- 数学方法(47199)
- 农(29734)
- 财(29313)
- 中国(29185)
- 业经(24813)
- 贸(23835)
- 贸易(23824)
- 易(23299)
- 学(22418)
- 理论(20586)
- 地方(20073)
- 制(20021)
- 农业(19681)
- 务(18583)
- 财务(18497)
- 财务管理(18457)
- 技术(17657)
- 企业财务(17450)
- 和(17399)
- 银(16539)
- 银行(16505)
- 环境(16467)
- 机构
- 学院(396695)
- 大学(396546)
- 管理(160837)
- 济(154599)
- 经济(151231)
- 理学(139607)
- 理学院(138117)
- 管理学(135430)
- 管理学院(134688)
- 研究(123063)
- 中国(92793)
- 京(83662)
- 科学(76474)
- 财(72695)
- 所(60035)
- 财经(59019)
- 农(58654)
- 业大(57704)
- 中心(57263)
- 江(56745)
- 研究所(54604)
- 经(53593)
- 北京(52682)
- 范(52252)
- 师范(51770)
- 州(46783)
- 经济学(46345)
- 农业(45903)
- 院(45009)
- 财经大学(44027)
- 基金
- 项目(270582)
- 科学(213203)
- 研究(198800)
- 基金(196376)
- 家(170083)
- 国家(168686)
- 科学基金(146232)
- 社会(124055)
- 社会科(117555)
- 社会科学(117524)
- 省(105679)
- 基金项目(104327)
- 自然(95964)
- 自然科(93774)
- 自然科学(93752)
- 教育(93221)
- 自然科学基金(92064)
- 划(88534)
- 编号(82913)
- 资助(82111)
- 成果(66174)
- 重点(59722)
- 部(59708)
- 发(56690)
- 创(55982)
- 课题(55834)
- 创新(52068)
- 科研(51788)
- 教育部(51683)
- 项目编号(51308)
- 期刊
- 济(163065)
- 经济(163065)
- 研究(111431)
- 中国(69335)
- 学报(59726)
- 管理(58068)
- 科学(54624)
- 财(54369)
- 农(52202)
- 大学(45687)
- 教育(45188)
- 学学(42594)
- 技术(36820)
- 农业(36471)
- 融(31190)
- 金融(31190)
- 业经(28555)
- 财经(27848)
- 经济研究(26428)
- 图书(24002)
- 经(23686)
- 问题(21983)
- 理论(19973)
- 技术经济(19118)
- 统计(18827)
- 业(18535)
- 商业(18411)
- 实践(18375)
- 践(18375)
- 科技(18197)
共检索到56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本文使用TAM、TPB与DTPB模型对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的信息搜索行为意向进行分析发现,态度是影响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信息搜索行为意向的首要因素,其次则是知觉有用性、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同时,研究也发现,虽然上述3个模型对行为意向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从模型解释的变异量、拟合度及简约性来看,TPB模型最为恰适,且修正后的TPB模型解释了行为意向75%的变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陆均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将其精辟地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2):一是旅游由少部分人的生活追求变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要素,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二是中国人的旅游脚印越走越远,不仅走遍中国,还"玩转世界",全球进入中国旅游时代;三是旅游者自身,正从原来的观光饱眼福阶段,进入身体放松、心灵放空的休闲度假时代;四是旅游业和信息科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倩倩 金炳雄
基于TPB与节庆意象整合视角,构建了动漫节庆游客重游意向影响机制模型。选取来自中国国际动漫节的436份有效样本,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重游意向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则对重游意向不存在显著的影响;(2)活动意象对重游意向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不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3)行为态度在动漫意象与重游意向关系分析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4)行为态度在名人名企意象及配套意象与重游意向关系分析中均存在完全中介效应;(5)TPB各预测因子中行为态度是驱动重游意向的最重要预测因子,节庆意象各预测因子中动漫意象是驱动重游意向的最重要预测因子;⑹相比单一模型而言,整合模型对重游意向的总解释力度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提供不同意愿水平的定制化服务,积极向游客宣传新技术,激发游客使用新技术意愿和旅游意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慧林 吕兴洋 蒋依依
2012年,中国已跃居世界出境旅游市场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鲜有文献关注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个体差异问题。该研究以西方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TPB模型,采用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对TPB模型在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口特征在行为意向与行为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TPB模型对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问题具有很好的解释力;(2)以年龄、受教育程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Scott MCCABE 李春晓
引言Poon(1994)在其著名的《旅游业:技术和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随着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与传播,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在发生质的转变。事实上,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诠释旅游产业正在通过采用新技术为日趋成熟而高要求的旅游市场提供细分的、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书中的一个关键理念认为,"新"游客在某种程度上是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云浩 栾维新
作为一项新兴旅游方式,准确把握消费者对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是推动游艇旅游发展的关键。文章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创新扩散理论(IDT)构建了消费者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消费者创新性、结构性保障、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和游艇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结构关系,并在跨样本恒等性检验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偏好机动艇和非机动艇的消费者各潜变量水平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结构性保障是影响消费者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会提升游艇旅游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并降低感知风险性;结构性保障对感知易用性具有正向影响,对感知风险性具有负向影响。另外,偏好机动艇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创新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性和游艇旅游行为意向上都平均高于偏好非机动艇的消费者,而感知易用性水平则平均低于偏好非机动艇的消费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鞠鹏 周晶 陈星光 张俊婷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框架,引入政府政策和出行方式选择习惯两个变量,在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汽车共享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态度、主观规范、政府政策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汽车共享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出行方式选择习惯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汽车共享发展的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轶 杨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业重要的营销和电子交易工具,网络也成为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络营销和游客网络行为的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游客实证调查,研究了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国内游客登录旅游网站的时间短、频率低;游客使用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信息搜索时主要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游客十分喜爱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而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则是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依次为"行"、"吃"、"住"、"购"、"娱"和"游"。
关键词:
国内游客 旅游网络 信息搜索 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温晓金 蒋依依 刘焱序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迎来新契机。依托多种地理空间分析手段,对比"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中国出境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空间演化规律,可以为拓宽出境旅游发展的外部空间提供指引。本文通过变异系数、平均增长率、空间热点、重心轨迹、标准差椭圆等多种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识别2001—2015年中国游客出境与目的地游客入境规模的空间演化规律异同。结果表明:①泰国是中外游客共同青睐的重要目的地,柬埔寨和越南接待中国出境游客规模快速增长,而中亚内陆国家入境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出境旅游和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共同热点地区,而除亚洲周边热带、亚热带岛国外,距离较远国家是中国出境旅游冷点区域;③中国出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分布由南—北向逐渐向西北—东南向发展,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分布长期保持着西北—东南方向,中国出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变化幅度远大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本研究结果可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交流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持,在继续保持东南亚旅游市场规模优势的同时,中国出境旅游业的发展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向东欧和中东等较为成熟的旅游市场拓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米娜
运用SPSS及AMOS等统计分析方法,从游客参与的需求侧角度出发,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及模型,将"预期收益"作为新的中介变量,实地调查289名景区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文明建设的行为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态度、主观规范通过"期望收益"变量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游客的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预期收益"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治理的预期物质收益(奖品)和精神层面的收益(文明旅游者称号)等,来促进游客参与行为,从而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游客参与 预期收益 景区环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