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6)
- 2023(14386)
- 2022(12398)
- 2021(11744)
- 2020(9883)
- 2019(22657)
- 2018(22625)
- 2017(44149)
- 2016(23371)
- 2015(26426)
- 2014(25855)
- 2013(25632)
- 2012(23573)
- 2011(21213)
- 2010(21617)
- 2009(20248)
- 2008(18969)
- 2007(16767)
- 2006(14956)
- 2005(13281)
- 学科
- 济(89923)
- 经济(89827)
- 管理(70578)
- 业(69936)
- 企(58968)
- 企业(58968)
- 方法(40990)
- 数学(35500)
- 数学方法(35159)
- 中国(32344)
- 融(27995)
- 金融(27994)
- 银(27140)
- 银行(27104)
- 行(26201)
- 财(26131)
- 农(24392)
- 贸(21753)
- 贸易(21735)
- 业经(21397)
- 易(21292)
- 制(21011)
- 技术(20314)
- 地方(19591)
- 学(17499)
- 农业(16283)
- 务(16058)
- 理论(16007)
- 财务(15995)
- 财务管理(15963)
- 机构
- 大学(327380)
- 学院(325698)
- 济(134557)
- 管理(132358)
- 经济(131651)
- 理学(114101)
- 理学院(112929)
- 管理学(111308)
- 管理学院(110712)
- 研究(105239)
- 中国(86023)
- 京(69317)
- 财(64616)
- 科学(61751)
- 财经(51522)
- 所(51233)
- 中心(49413)
- 江(46854)
- 经(46752)
- 研究所(46248)
- 农(45804)
- 业大(44697)
- 北京(44302)
- 范(41258)
- 经济学(41162)
- 师范(40921)
- 州(38911)
- 财经大学(38451)
- 院(38297)
- 经济学院(37409)
- 基金
- 项目(217548)
- 科学(171629)
- 研究(163960)
- 基金(157629)
- 家(135033)
- 国家(133871)
- 科学基金(115999)
- 社会(103676)
- 社会科(98421)
- 社会科学(98397)
- 省(84998)
- 基金项目(84058)
- 教育(74632)
- 自然(73307)
- 自然科(71587)
- 自然科学(71572)
- 划(70597)
- 自然科学基金(70312)
- 编号(67435)
- 资助(64422)
- 成果(54945)
- 创(49129)
- 部(48404)
- 重点(47956)
- 发(46677)
- 课题(45927)
- 创新(45134)
- 项目编号(42400)
- 国家社会(42272)
- 教育部(42077)
- 期刊
- 济(145019)
- 经济(145019)
- 研究(101579)
- 中国(62621)
- 管理(49998)
- 财(47420)
- 学报(45629)
- 科学(43010)
- 融(42998)
- 金融(42998)
- 农(41172)
- 教育(37013)
- 大学(35334)
- 学学(32989)
- 技术(28276)
- 农业(28188)
- 财经(24881)
- 业经(23964)
- 经济研究(23708)
- 经(21159)
- 问题(19227)
- 理论(17977)
- 图书(17310)
- 贸(16886)
- 科技(16776)
- 技术经济(16605)
- 实践(16470)
- 践(16470)
- 现代(15183)
- 商业(15154)
共检索到487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星 何建敏 王新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造船业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普遍存在出口船舶建造融资贷款担保难等金融问题。迫切需要从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家出口融资制度、税收等方面加快金融创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煦 逯笑微
中国造船产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区域分散的特点。其中,技术和资金要素在促进中国造船产业向成熟期演进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船舶融资租赁作为造船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将有效的解决造船企业的资金技术问题,诱导中国造船产业的演化。
关键词:
协同演化 融资租赁 产业国际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莉 李素红 白宝翠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以整个贸易流程为融资对象,通过组合搭配各种融资工具,在综合考虑融资企业资信状况、商品特点、对资金和物流的把握程度、融资风险和成本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为融资企业"量体裁衣"而设计的融资方案。结构性贸易融资在满足一般贸易的融资需求的同时,对于大宗商品和资本性商品贸易的融资有很好的适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饶光明 吴孟
本文从价值创新的视角,运用组织边界理论方法探讨了船舶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可选路径,即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基于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战略联盟价值创新的集群模式和基于全员共享e化价值创新平台的网络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洋 李南妮
大连是我国主要的船舶制造业基地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0%,产值份额占全国的近15%。船舶行业产值和出口额分别占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的约30%和60%,是支撑和带动大连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期,人民银行联合八部委出台金融支持船舶工业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390号),要求加大对优质船舶企业信贷融资和金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晶 吕靖 李晶
世界贸易快速发展带动船舶制造业的规模日益壮大,船舶融资业务也日趋专业化、行业化和系统化。文章分析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增长实况,预测我国船舶制造业资金需求,进一步分析资金供给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船舶制造业发展特点和融资产品种类进行系统性融资需求方案设计。
关键词:
船舶制造业 资金需求 资金供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初北平 郝岩 魏强
银行在决定是否进行船舶抵押融资以及如何抵御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时,不应取决于船舶悬挂何旗。换句话说,对于银行而言,船舶抵押融资的风险并不在于船旗,而是在于船舶本身的质量状况以及对船舶的管理水平;在于融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全面、法律文件规范和履行阶段的科学监管。
关键词:
银行 方便旗 船舶抵押 融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
通过阐述世界主要船舶基金不同模式,及对各个国家船舶基金融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船舶基金特质(包括基金的运作与管理、基金各利益方协调以及船舶基金风险)问题,透过船舶基金在航运资本市场存在的困境,提出对我国船舶融资租赁路径选择的借鉴。
关键词:
船舶基金 船舶融资 船舶租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珍增 孙欢 王捷
本文基于对中国船舶贸易融资需求特征的分析,认为中国当前对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限制、对私募基金的限制和对航运业的过度管制是阻碍中国引入成熟的船舶产业基金模式的重要因素,只有从打破航运业的行政垄断、放开私募基金投资限制和完善船舶产业基金退出机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船舶贸易融资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
来自对航运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航运企业偏爱的融资手段,银行贷款主要的优势在于它的低成本、易取得、相对灵活的条款和条件,以及非敏感的商业信息披露。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来自对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银行业已经减少了船舶融资的业务量;银行更加重视船舶融资贷款的安全,而不太关心市场份额。本文对有关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航运企业融资决策和银行业选择影响的探究,旨在为航运业融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船舶融资 金融危机 银行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小峰 邓忆瑞
船舶行业作为典型的单件小批量订货型制造行业,是制造业中工艺最复杂、制造周期最长、物料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其发展水平直接代表了我国制造工业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船舶行业而言,创新能力是保持我国船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船舶行业创新能力的内涵,构建了相关的评价体系,并对冗余指标进行了删减,使得优化后的测度体系能更好的为船舶行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服务。
关键词:
船舶行业 创新能力 测度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宁 黄伟华
抵押是船舶融资的基础,是船舶经营者向融资机构获取资金的主要担保形式,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均存在抵押权缺位现象。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船舶抵押权和所有权在海事受偿顺序上的差异,解释了租赁模式下所有权的特殊性,并揭示了未设立抵押导致租赁公司的风险增加。同时,本文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忽略抵押的原因和背景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国际航运金融业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逐步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束开宝
一、我国船舶出口现状 国际船舶市场风云变幻,面对本世纪末全球船舶市场的又一次复苏,我国船舶出口表现不凡。据统计,从80年代初到1994年的14年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CSSC)总共承接出口船700万吨,创汇40亿美元,年均创汇2.86亿美元。 1993年,沪东船厂从西班牙为中国捧回了“国际质量大奖”,海事界权威人士评价:中国制造的船舶保持着质量好,可靠性高的稳定纪录,因此需求量较大。船舶出口品种已从一般散货轮、油轮发展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