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7)
- 2023(12520)
- 2022(11061)
- 2021(10467)
- 2020(8839)
- 2019(20647)
- 2018(20978)
- 2017(41174)
- 2016(22505)
- 2015(25460)
- 2014(25857)
- 2013(25571)
- 2012(23632)
- 2011(21272)
- 2010(21396)
- 2009(19669)
- 2008(18931)
- 2007(16745)
- 2006(14886)
- 2005(13246)
- 学科
- 济(88897)
- 经济(88792)
- 管理(61763)
- 业(58101)
- 企(46240)
- 企业(46240)
- 方法(41381)
- 数学(36294)
- 数学方法(35952)
- 中国(26122)
- 农(24672)
- 财(23332)
- 贸(20672)
- 贸易(20663)
- 学(20332)
- 易(20208)
- 制(18347)
- 业经(18169)
- 地方(18018)
- 农业(16173)
- 银(15023)
- 银行(14976)
- 理论(14662)
- 和(14379)
- 行(14358)
- 融(13653)
- 金融(13644)
- 出(13460)
- 技术(13306)
- 体(13154)
- 机构
- 大学(321179)
- 学院(318216)
- 济(127977)
- 经济(125173)
- 管理(124934)
- 理学(107650)
- 研究(107070)
- 理学院(106469)
- 管理学(104746)
- 管理学院(104175)
- 中国(80375)
- 京(69234)
- 科学(65930)
- 财(61060)
- 所(54181)
- 农(51270)
- 研究所(49161)
- 财经(48474)
- 中心(47825)
- 业大(47239)
- 江(46445)
- 北京(44052)
- 经(43975)
- 范(41968)
- 师范(41536)
- 农业(40320)
- 院(38929)
- 经济学(38693)
- 州(37646)
- 财经大学(35957)
- 基金
- 项目(213422)
- 科学(166302)
- 研究(157783)
- 基金(153541)
- 家(133423)
- 国家(132316)
- 科学基金(112386)
- 社会(97694)
- 社会科(92466)
- 社会科学(92444)
- 省(82716)
- 基金项目(81570)
- 自然(72470)
- 教育(72307)
- 自然科(70707)
- 自然科学(70689)
- 划(69834)
- 自然科学基金(69398)
- 编号(65570)
- 资助(63934)
- 成果(54278)
- 部(47630)
- 重点(47254)
- 发(45392)
- 课题(45037)
- 创(43736)
- 创新(40780)
- 科研(40696)
- 教育部(40662)
- 项目编号(40524)
- 期刊
- 济(140503)
- 经济(140503)
- 研究(97484)
- 中国(59622)
- 学报(51461)
- 农(46138)
- 管理(45902)
- 科学(45557)
- 财(44715)
- 大学(38489)
- 教育(36728)
- 学学(35713)
- 农业(32045)
- 融(27776)
- 金融(27776)
- 技术(27269)
- 财经(23126)
- 业经(23080)
- 经济研究(22925)
- 图书(19706)
- 经(19671)
- 问题(19261)
- 理论(16816)
- 贸(16465)
- 业(15662)
- 实践(15373)
- 践(15373)
- 技术经济(15300)
- 科技(14927)
- 商业(14289)
共检索到472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杨海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份额逐年提高、结构不断改善、加工贸易比重大、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运用增长率分解的因素分析法测算,发现民营企业替代国有企业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把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其高速增长对贸易的推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的推进作用,并最终推动出口增长贡献主体替代。
关键词:
出口增长 贡献主体替代 增长率分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丽娟 黄凯
出口贸易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1980-2004年的数据,描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特点,并借助协整模型实证研究了纺织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纺织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都较低,这是因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方面受宏观环境影响,另一方面自身竞争优势不足。本文经过研究,形成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并为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运用多种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出口与经济增长 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华
改革开放以来,按GDP支出法推算,我国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总量不断扩大,其中净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和拉动效应。三大需求具有波动性和互补性特征,我国经济增长因而也呈波动性增长的态势。合理调控三大需求,能够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周晓钟
选择消费、投资与进出口作为影响国家GDP的因素,采用标准回归系数法计算其对各国GDP贡献的大小。分析表明:国内消费、投资与一国GDP高度相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消费对一国GDP总量的贡献居于主要地位,投资次之,进出口居末位。长期来看,面临激烈的竞争,一国经济的增长依靠本国的消费与投资带动。从国家之间横向竞争的角度来看,投入和需求两方面都占据优势的国家,相对经济实力会逐渐走强;在某一方面不足的国家,相对经济实力会逐渐走弱。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进出口 贡献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练军 占绍文 黄志峰
一般来说,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根据江西1985-2004年出口贸易和GDP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和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的基础上建立广义差分方程,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结论:在过去的20年间,江西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3%。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江西 广义差分方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楠
商品出口、对外投资是“走出去”的两种方式,也是利用外部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一个贡献率效率概念,利用此概念,得出结论:对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有效率。因此,中国今后应重点发展对外投资型的“走出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言信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两个指标的发展变化显示,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而且波动剧烈。未来我国贸易政策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强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净出口 经济增长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中国农产品出口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本文系统评估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分布、出口企业以及出口目的地市场结构特征与变化。本文进一步利用投入—产出(I—O)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呈下降趋势,但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不仅有着巨大的外汇贡献,而且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升级,尤其是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及其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扩大中国出口规模和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认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这种能力,与其生产总量的扩张、出口倾向强、与跨国公司全球体系联系密切以及当地配套比率提高等因素相关。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灵活运用能力,使外商投资企业在面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时,显示出较强的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出口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1998年6月1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1998年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全力扩大外贸出口,为实现今年我国GDP增长8%做贡献”这一议题展开;同时亦对外资、人民币走势、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问题交流了看法。会议的总体看法是:今年的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与去年相比,出口增长幅度降低似乎已成定局;促进对外贸易出口的增长,发挥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和有关政策的扶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利用GDP支出法测算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而提出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基本方法。本文认为,进口、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同,因而不能在同一计算公式中分解出既包含进口又包含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部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分别采用体现不同作用机理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 贡献测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柏乃 毛晓苔 王双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3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分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1952-2003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24.1%。
关键词:
中国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单方程和会计恒等式没有考虑到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的拉动作用 ,而且还会通过对消费、投资、净出口的促进作用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我国政府在 2 0世纪 90年代实行的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玉婉 段心雨 杨翠红
在陈锡康提出的反映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其拓展到区域层面,建立中国反映加工贸易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测算了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及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如果不在区域层面区分加工贸易,将高估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且对沿海地区的高估程度大于内陆地区,因此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差异。同时发现,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内陆地区;但沿海地区的出口生产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和24.2%,加工出口对全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小于一般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