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7)
2023(16199)
2022(14118)
2021(13067)
2020(10986)
2019(25513)
2018(25310)
2017(50152)
2016(26814)
2015(30157)
2014(30099)
2013(29730)
2012(27264)
2011(24525)
2010(24479)
2009(22148)
2008(21140)
2007(18248)
2006(16019)
2005(13831)
作者
(74840)
(62193)
(62011)
(58925)
(39485)
(29804)
(28311)
(24493)
(23564)
(21962)
(20999)
(20718)
(19500)
(19473)
(19262)
(18876)
(18560)
(18542)
(17855)
(17834)
(15239)
(15069)
(14927)
(14223)
(14065)
(13790)
(13620)
(13599)
(12466)
(12159)
学科
(108298)
经济(108181)
管理(77917)
(73732)
(59012)
企业(59012)
方法(52862)
数学(46569)
数学方法(46013)
(30992)
中国(29315)
(28661)
(25650)
贸易(25641)
(25092)
业经(22806)
(22064)
地方(20468)
农业(19753)
(19587)
环境(19206)
(17416)
银行(17374)
(17001)
(16964)
(16939)
金融(16937)
财务(16894)
理论(16879)
财务管理(16855)
机构
大学(379274)
学院(377654)
(157536)
经济(154433)
管理(152706)
理学(133202)
理学院(131854)
管理学(129629)
管理学院(128960)
研究(121780)
中国(91753)
(79201)
科学(73019)
(72610)
(59134)
财经(59021)
(57067)
中心(55844)
业大(55131)
研究所(53920)
(53831)
(52152)
北京(49564)
经济学(48496)
(48010)
师范(47571)
农业(44787)
(44765)
财经大学(44261)
经济学院(44205)
基金
项目(260770)
科学(205940)
研究(191484)
基金(191043)
(165505)
国家(164198)
科学基金(142036)
社会(121886)
社会科(115691)
社会科学(115662)
基金项目(101494)
(100233)
自然(92125)
自然科(89981)
自然科学(89961)
自然科学基金(88324)
教育(88040)
(84539)
资助(79080)
编号(78045)
成果(62052)
(58658)
重点(57862)
(55378)
(54021)
课题(52421)
教育部(50778)
创新(50456)
国家社会(50428)
科研(50245)
期刊
(163283)
经济(163283)
研究(110913)
中国(62563)
学报(56288)
管理(54720)
(53384)
科学(52234)
(50778)
大学(43580)
学学(41101)
教育(37550)
农业(35779)
技术(32573)
(32178)
金融(32178)
财经(27852)
业经(27630)
经济研究(27295)
(23834)
问题(22485)
(20441)
理论(18780)
技术经济(18213)
图书(18050)
(17988)
国际(17726)
商业(17717)
科技(17276)
实践(17078)
共检索到538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国珠  
文章对Copeland和Taylor(2003)建立的均衡污染排放模型进行拓展,使其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具有典型的"产品内分工"以及"外资驱动"特征,并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计量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具有"外资嵌入"和"产品内分工"特征的我国外贸出口有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同时研究还显示作为环境规制水平的替代变量人均收入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首先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强度不断增强,至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少,直至达到最小值;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强度从第2期开始由负变正,且不断增强,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少。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翔  
本文以产品内分工和贸易为视角,建立以出口污染密集度为研究对象、FDI和加工贸易出口额等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然后以1995-2008年为样本期间,采用四种工业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混合数据,运用横截面数据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出口贸易污染密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促成中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对降低中国出口贸易污染密集度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认为,从特定层面上来看,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具有环境福利提升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在同一产品内部,出口产品价格高的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高端;反之,处于低端。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处于低端位置;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加入WTO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降低了中国分工地位,中国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悲惨增长";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偏低,两者不匹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菲  
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内生的视角,分别基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EKC)模型和考虑环境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对河南省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是阻碍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出口贸易部门的技术外溢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略微缓解河南省的碳排放压力。最后,提出了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与共享是实现河南省经济低碳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奇珍  朱英明  
使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基于企业产品创新的视角,综合运用生存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对出口增长集约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工业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和出口绩效都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将工业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后发现,专利对非高新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有正而显著的影响,而新产品产值则对高新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专利对高新企业和非高新企业出口绩效都有正向的影响,而新产品产值仅对非高新企业出口绩效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最后实证检验了分地区和分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对出口持续时间和出口绩效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致贸易伙伴的诘难,国内外学者的实证分析却表明中国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的国内价值增值非常有限。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主要表现为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这一特征在机械运输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产业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计算1994—2007年零部件进出口的单位价值比率,发现中国出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远远低于相同编码进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在进口大量高价值零部件从事终端产品低附加值出口加工的同时,也在制造并大量出口低价值零部件。中国激增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副产品,掩盖了产品价值真实的国际分配。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并获得更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必须从提高国产零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敏兰  罗建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品内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贸易模式能够实现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由于分工中嵌入的价值链的位置不同,其收益情况也不一样。同时,这样的分工模式会形成并加大不同参与国的技术差距,进一步固化本土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借鉴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蛙跳"理论,分析了产品内分工框架下的代工模式所造成的中国产业升级困境,研究表明产品内分工模式下中国产业升级面临两难选择,自主技术创新可以突破困境,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孙辉煌  
本文构建了一个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技术,对中国1997~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从产业层面和贸易伙伴层面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出口总量的扩张是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排放强度的降低是抑制隐含碳排放增长最主要因素,出口结构变化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有限,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短期内,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强度是中国抑制出口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从长远来看,出口结构的调整升级则是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会敏  胡东兴  刘丽艳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进出口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然后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固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其中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会促进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98%,进口每增加1%,促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张为付  
文章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巨大,在中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很高,且在行业分布和国别流向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出口总量增长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直接排放系数降低和中间生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出口结构改善对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某些年份和个别出口贸易伙伴中,由于结构恶化反而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我国在采取措施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亟需进一步加大出口商品升级换代的力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将  赖明勇  
在考察1980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状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并对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斌  
在已有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引入经济增长这一变量,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利用1978~2012年的有关经济数据对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与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明显,由此提出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制度规范与技术开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健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新地区专业化角度,探讨了新地区专业化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各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化道路。东部新地区专业化特色更加明显,中西部基于产业间、产业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则更为突出。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新地区专业化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等,呈现对区域经济增长更稳健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雪军  卢佳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证实了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总量有影响,且运用中国的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了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平抑贸易顺差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东部地区可以实施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或者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一方面减少顺差,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出口本身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为保护当地产业发展,不宜再采取下调和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