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0)
2023(7871)
2022(6774)
2021(6091)
2020(5289)
2019(12076)
2018(12123)
2017(24286)
2016(13070)
2015(14600)
2014(14737)
2013(15108)
2012(14786)
2011(13607)
2010(14225)
2009(13777)
2008(13210)
2007(12186)
2006(11548)
2005(11066)
作者
(38677)
(32593)
(31982)
(31224)
(20662)
(15496)
(14725)
(12402)
(12111)
(11843)
(11269)
(10683)
(10604)
(10566)
(10192)
(10141)
(9530)
(9468)
(9453)
(8930)
(8742)
(7833)
(7822)
(7451)
(7438)
(7423)
(7052)
(6909)
(6590)
(6320)
学科
(81851)
经济(81795)
管理(34048)
(31509)
方法(27248)
数学(24620)
数学方法(24451)
(22483)
企业(22483)
中国(22148)
地方(21194)
(18111)
(16633)
贸易(16620)
(16197)
(16176)
(15294)
地方经济(14306)
(14250)
业经(13664)
(12615)
(12193)
银行(12176)
农业(12102)
(11796)
(11410)
金融(11409)
(10845)
环境(9823)
产业(9488)
机构
大学(201699)
学院(199745)
(101967)
经济(100135)
研究(74323)
管理(71311)
理学(59450)
中国(59362)
理学院(58734)
管理学(57946)
管理学院(57560)
(48727)
(42817)
科学(39859)
(37835)
财经(37761)
经济学(34471)
(33932)
研究所(33443)
中心(32973)
(32253)
经济学院(30978)
(28156)
北京(28002)
财经大学(27623)
(26186)
(25768)
师范(25553)
(25206)
业大(23372)
基金
项目(116040)
科学(91186)
研究(87456)
基金(85143)
(72844)
国家(72299)
科学基金(60900)
社会(59200)
社会科(56310)
社会科学(56300)
基金项目(43545)
(42748)
教育(38956)
资助(36509)
(35875)
自然(35109)
自然科(34231)
自然科学(34220)
编号(34152)
自然科学基金(33623)
成果(29602)
(27392)
(27179)
重点(26342)
国家社会(25609)
课题(24288)
教育部(23692)
发展(23124)
(22971)
人文(22940)
期刊
(123931)
经济(123931)
研究(74211)
中国(39318)
(35805)
管理(28353)
学报(26084)
(25831)
(25053)
金融(25053)
科学(24717)
经济研究(21841)
大学(20543)
财经(20075)
学学(19207)
(17525)
问题(17416)
业经(17337)
教育(16856)
技术(16850)
农业(16709)
(16027)
统计(14499)
国际(13646)
技术经济(12230)
(11479)
世界(11023)
决策(10902)
经济问题(10564)
理论(10145)
共检索到33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敏  马凌远  
文章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出口地区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而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率。当考察的样本为全部省份或贫穷省份时,出口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当考察的样本为富裕省份时,估计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贫穷省份可以从集中出口贸易中获益,而富裕省份则不然,至多是混合的情况(即有的获益、有的受损)。这说明当前我们应该允许并支持贫穷省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同时应尽快敦促富裕省份分散出口地区结构,防止富裕省份的集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龙江  范钧  
本文采用费德的外部效应模型,运用2002-2004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部门通过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正外部效应两条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在考虑出口商品结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费德模型对农产品出口和非农产品出口的外部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农产品出口总体上没有产生外部效应,而非农产品出口则产生了外部效应,存在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由上述结论可解读出若干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中胜  
以苏州市为例,文章考察了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作为基础,以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废水、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固定废弃物的排放量等四个方面作为环境质量的替代指标,我们考察了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广泛存在,体现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但是除了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拐点以外,其余污染物排放量的拐点还未到来,环境污染压力仍然很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对苏州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振  刘华  师晓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二元产品形态向三元产品形态的演变过程,这两次结构转型都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经济增长,前者为建筑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后者则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建筑业产品结构升级。我国建筑业及其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产业变化的规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利雄  张春丽  
研发回报率理应成为政府调节研发活动的重要依据。文章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出发,在估算研发投入回报率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研发投入回报率下政府研发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门槛模型,以研发回报率为门槛变量探讨政府研发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研发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回报率处于低位,即研发回报率低于第一重门槛时,政府研发支出增加1%,人均GDP增加0.041%;当研发回报率处于中位,即位于第一重门槛与第二重门槛之间时,政府研发支出增加1%,人均GDP增加0.061%;当研发回报率处于高位,即达到第二重门槛时,政府研发投入增加1%,人均GDP增加0.336%。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刘军  
基于我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08年期间的样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出口结构与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出口集中度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出口结构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相应越高。无论是采用经典OLS方法,还是采用控制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专业化导致生产活动的集聚,通过集聚经济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人均产出的提高。本文政策含义在于,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促进地区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集聚经济,这对于扩大出口规模、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雪军  卢佳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证实了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总量有影响,且运用中国的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了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平抑贸易顺差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东部地区可以实施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或者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一方面减少顺差,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出口本身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为保护当地产业发展,不宜再采取下调和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孟祥仲  严法善  王晓  
经济增长的动态效率理论是研究一国经济长期发展是否处于最优的增长路径上的理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期增长的效率为评判标准,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处于"相对动态无效"状态的结论,并探讨了产生这种"相对动态无效"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平  王丽媛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加入WTO前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协整检验显示,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间均为正向相关;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则为正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显示,在加入WTO前后,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都互为因果。实证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环境日益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出口总量的提高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雯  
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对我国1985-2006年间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类的数据和GDP数据,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是:短期内,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反作用却不明显。长期内,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晓  李华  
文章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型,研究经济增长、进口和出口关系的同时,解释了劳动力及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论是GDP与进出口总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进口存在比出口更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显示,尽管存在短期和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的变量相同,但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效应却有较大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蕾  
本文以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切入点,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本有效供给的影响,重点考察教育产出①结构、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生产性资本和科技经费投入的资源配置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这两类人力资本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中国人力资本供给的相对过剩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职业型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难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了素质型人才的经济产出的影响力,普通高等教育的拓展对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影响力较弱,无法抵消劳动人力资本供给变化率的负向作用。因此从经济长期增长的角度出发,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源用于职业教育的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邓冬林  
文章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并以俱乐部趋同的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对较短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较为有效的Im-Pesaran-Shin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高超  王永进  
对外开放与出口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重塑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样貌和轨迹。本文利用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刻画出中国出口增长对不同地区劳动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影响,进而实证考察了出口增长通过国内劳动市场对女性结婚和生育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20~39岁适婚女性群体的单身比例,降低了这一女性群体中选择生育的比例;并且,出口增长对女性推迟结婚和生育的影响,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从社会性别角色和人口转型的视角,为中国_对外开放和出口增长的深层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考察,也在经.济开放的情境下检验了经典婚姻家庭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焱林  
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新古典主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指出出口和经济增长都是一国长期而复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我国现阶段不宜实施完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