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2)
- 2023(7138)
- 2022(5524)
- 2021(5005)
- 2020(4180)
- 2019(9741)
- 2018(10111)
- 2017(20467)
- 2016(10907)
- 2015(12476)
- 2014(12683)
- 2013(12475)
- 2012(11576)
- 2011(10522)
- 2010(10695)
- 2009(10120)
- 2008(10099)
- 2007(9167)
- 2006(8515)
- 2005(8097)
- 学科
- 济(51744)
- 经济(51707)
- 业(27312)
- 管理(27186)
- 贸(24290)
- 贸易(24279)
- 易(23664)
- 方法(21356)
- 企(19938)
- 企业(19938)
- 数学(18817)
- 数学方法(18723)
- 中国(18433)
- 农(15290)
- 出(13690)
- 财(12892)
- 制(12076)
- 业经(11061)
- 地方(10475)
- 口(10327)
- 出口(10316)
- 出口贸易(10316)
- 银(9578)
- 银行(9565)
- 行(9260)
- 农业(9066)
- 产业(8765)
- 体(8678)
- 融(8356)
- 金融(8356)
- 机构
- 大学(164854)
- 学院(164197)
- 济(79141)
- 经济(77801)
- 管理(58527)
- 研究(57283)
- 理学(49625)
- 理学院(49122)
- 管理学(48423)
- 管理学院(48146)
- 中国(45025)
- 财(37371)
- 京(34751)
- 科学(31240)
- 财经(29534)
- 所(28784)
- 经(26748)
- 经济学(26547)
- 研究所(25625)
- 江(24634)
- 中心(24521)
- 农(24492)
- 经济学院(24316)
- 北京(22334)
- 财经大学(21749)
- 院(20991)
- 业大(20883)
- 范(20404)
- 师范(20190)
- 贸(19940)
- 基金
- 项目(99430)
- 科学(77867)
- 研究(75093)
- 基金(72751)
- 家(62496)
- 国家(62055)
- 科学基金(51966)
- 社会(49646)
- 社会科(47325)
- 社会科学(47313)
- 基金项目(37521)
- 省(36986)
- 教育(33758)
- 划(30994)
- 自然(30424)
- 编号(30391)
- 资助(30351)
- 自然科(29678)
- 自然科学(29668)
- 自然科学基金(29152)
- 成果(25381)
- 部(23338)
- 发(22799)
- 重点(22620)
- 国家社会(21373)
- 课题(21089)
- 教育部(20209)
- 创(19782)
- 性(19597)
- 人文(19519)
共检索到256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祖谊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成谬误 贸易条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孙旭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结构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平 冯春晓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均发现中国总体出口高度化水平"出乎意料"地高。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来源具有深刻的福利含义,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7年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2)一般贸易方式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方式具有显著的阻碍效应;(3)人力资本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我国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有着多种原因解释,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资大多流入偏劳动密集性的部门结构特征出发,解释它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结论是在存在无限供给劳动力的条件下,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偏劳动密集性的部门结构有关。为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必须加强对外资流向的部门结构引导,加大外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以及现代服务业流动。
关键词:
外资流向 部门结构 贸易条件 引资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 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允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中国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逐渐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有关的开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强 杨丽华 陆士群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张玉芹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的年度贸易条件,并使用贸易条件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了我国国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进而得出我国国民财富的的总体状况。随后使用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福利的指标,运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分析了国民经济福利的变动情况,并通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对比,判定了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贫困化增长 经济福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郭玉琴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关键词:
质疑 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 考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关键词:
劳尔·普雷维什 贸易条件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觉力 王文龙
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低技术层次出口商品相对于高技术层次出口商品存在着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一国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改善贸易条件 ,从而得出要改变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最佳途径是不懈的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