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4)
2023(6816)
2022(6024)
2021(5535)
2020(4943)
2019(11386)
2018(11410)
2017(22947)
2016(12420)
2015(14149)
2014(13874)
2013(14111)
2012(13658)
2011(12516)
2010(12761)
2009(11924)
2008(11627)
2007(10681)
2006(9772)
2005(9009)
作者
(39861)
(33085)
(32802)
(31298)
(20713)
(15933)
(14989)
(12848)
(12376)
(11885)
(11216)
(11017)
(10639)
(10620)
(10356)
(10353)
(9801)
(9757)
(9694)
(9587)
(8420)
(8230)
(8168)
(7637)
(7458)
(7405)
(7261)
(7132)
(6708)
(6657)
学科
(54271)
经济(54225)
管理(30267)
(30236)
方法(25204)
数学(22774)
数学方法(22602)
(22562)
企业(22562)
中国(17012)
(16944)
贸易(16937)
(16621)
(15106)
(13775)
(12556)
(12492)
(12461)
业经(10133)
(9959)
银行(9912)
(9619)
农业(9342)
地方(9127)
(8928)
出口(8914)
出口贸易(8914)
(8858)
金融(8858)
(8436)
机构
大学(189832)
学院(186730)
(82501)
经济(80976)
研究(71555)
管理(66225)
理学(56550)
理学院(55803)
中国(54928)
管理学(54829)
管理学院(54504)
科学(44357)
(41949)
(38752)
(38712)
(37736)
研究所(35166)
中心(30780)
财经(30483)
农业(30302)
业大(30161)
(28579)
(27695)
北京(26988)
经济学(26664)
(25787)
经济学院(24272)
(23926)
师范(23555)
财经大学(22689)
基金
项目(119988)
科学(93411)
基金(87995)
研究(82921)
(79434)
国家(78845)
科学基金(64875)
社会(52745)
社会科(50147)
社会科学(50133)
基金项目(46225)
(45187)
自然(42983)
自然科(41918)
自然科学(41901)
自然科学基金(41203)
(39866)
教育(37912)
资助(37462)
编号(31808)
重点(28207)
(27740)
(26542)
成果(26417)
(24226)
科研(23639)
计划(23543)
教育部(23000)
创新(22894)
课题(22802)
期刊
(90569)
经济(90569)
研究(59438)
中国(36683)
学报(34876)
(32933)
科学(30675)
(27219)
大学(25568)
管理(25135)
学学(24159)
农业(22299)
(19724)
金融(19724)
教育(17004)
经济研究(16256)
财经(15551)
(14212)
技术(14027)
业经(13925)
(13536)
问题(13328)
国际(12544)
(11900)
理论(9524)
技术经济(9452)
世界(9209)
商业(9097)
统计(9071)
业大(8736)
共检索到289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能容纳主要事实和重要因素的分析框架,预测我国若干重要商品的出口增长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首先识别出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八项关键因素,以及相应的可计量指标,建立起分析模型,并用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然后筛选出若干技术和附加值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有较大出口增长潜力的商品,用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增长趋势。主要结论是: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参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主要因素。我们兼得这些有利因素,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一些相对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将较快增长,推动出口商品结构持续升级。研究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有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蔺建武  仲伟周  杨洪焦  
本文基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构建了包涵要素禀赋、技术要素、FDI和制度因素在内的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四类因素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综合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与资本劳动比率、研发投入强度、FDI、经济开放度和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研发投入强度的加大、FDI引进规模的扩大、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都是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晓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由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结构向以智力资源的占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型转变,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我国以资源和劳动力消耗为主体的低层次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应在分析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动态结构优化战略,从而实现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结构的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王聪  李梦杰  
选取1982—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ARMA模型对我国2012—2014年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会增加,体现了我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劳动力资源的萎缩,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出口政策相符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元贵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被诉反倾销案迅速增加,涉及的商品范围越来越大,一些拳头商品在多国或同一国多次被起诉;另外我国出口商品也开始遭到美国反补贴调查,说明美国在我反倾销案中对被诉的不同企业进行“区别”对待,同时也必然推进我出口商品将遭受反补贴调查的进程。由于国际范围内反倾销法规日趋严厉,我国在开展反倾销应诉中,完善我反倾销法律是当务之急;在外贸体制改革中应将专业外贸公司与外资出口企业同时置于宏观管理之下;同时,注意借鉴外国反倾销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丹俊霖  靳毓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本文研究进一步发现,虽然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但综合整个研究期间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主要受到需求方收入水平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并不大。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显著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荣  
本文定量分析了1988~2007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点: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保持出口多样化的同时,出口集中度不断加深,这主要来自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出口中占比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球坐标变换的成分数据方法对2009-2010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机电产品会保持并提升其主导地位。最后本文通过分析2002-2007年北京市出口机电产品保持在前十位的HS4位编码商品,预测出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李晓钟  
本文利用近年的外贸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相关比较优势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高,同时也是主要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的总出口额和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中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还较低,亟待改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殷德生  
针对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的现象,本文构建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升级的理论框架,在贸易均衡中纳入异质性企业与产品质量范围等因素,考察了贸易成本、市场规模对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渠道和结果。以加入WTO以来中国与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之间四位数的行业贸易数据,细致地检验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扩大而提高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结果发现:单位贸易成本的下降、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贸易伙伴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促进着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入世"以来的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加速升级的态势,但目前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产品质量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孙旭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朝阳  
1985年以来,我国出口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演变成以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商品构成演变的同时,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大量流入我国。FDI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宜红  王明荣  
文章基于HS6位编码计算了1997~2008年中国与24个发达国家的出口相似度指数(ESI),从细分的出口产品角度研究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1)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很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同;(2)相比较于FDI,中国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等区位优势的改善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性因素;(3)虽然亚洲是中国FDI的主要来源地,但欧美在华直接投资对出口相似度的提高作用更大。1997~2008年各年横截面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出口相似度的作用程度显现出先快速上升后平稳下降的动态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洁香  宋国豪  
采用COMTRADE数据库260种产品2002—2015年的贸易数据,测算了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将之与Lall(2000)的技术水平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虽然出口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但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剔除出口复杂度与技术水平严重不一致的产品,则可能导致对出口商品结构的测算结果存在偏差。通过产品出口复杂度和技术水平进行对比,选取出口复杂度和传统分类方法下的技术水平双高的产品作为重新定义的"高技术产品",以此衡量一国的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然后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新方法具有合理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本文利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的最优分割法对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克服已有分类方法的不足,构建全新的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框架,对2000-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等技术产品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中所占份额较低,一直维持在5%左右的份额,中国高技术商品的出口发展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占世界低技术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日益提高,且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中国占世界中低技术、中等技术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也比较高;中国占世界中高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且有日益拉大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戚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和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的降低,而且出口结构的产业基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外贸机制和制度上的障碍,贸易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因此,如何根据我国面临的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