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0)
2023(9189)
2022(7492)
2021(6828)
2020(5969)
2019(13435)
2018(13413)
2017(26520)
2016(14357)
2015(16262)
2014(15995)
2013(16245)
2012(15194)
2011(13521)
2010(14057)
2009(13512)
2008(13905)
2007(12689)
2006(11579)
2005(10895)
作者
(42489)
(35548)
(35291)
(33334)
(22755)
(16718)
(15981)
(13407)
(13257)
(12810)
(12136)
(11750)
(11686)
(11346)
(11074)
(10752)
(10481)
(10356)
(10139)
(10094)
(8963)
(8727)
(8675)
(8150)
(7996)
(7923)
(7889)
(7826)
(7097)
(6913)
学科
(76504)
(70737)
企业(70737)
(70456)
经济(70368)
管理(59073)
方法(31861)
业经(26510)
(26003)
数学(24062)
(24035)
数学方法(23911)
(18794)
财务(18785)
财务管理(18764)
中国(17749)
企业财务(17718)
农业(17121)
技术(16640)
(16606)
贸易(16600)
(16288)
(16153)
(14221)
(13366)
(13113)
(12676)
(12280)
企业经济(12069)
理论(11823)
机构
学院(224453)
大学(219882)
(101682)
经济(100022)
管理(90968)
理学(77596)
理学院(76887)
管理学(76033)
管理学院(75628)
研究(70261)
中国(58343)
(50581)
(45919)
财经(39906)
科学(39483)
(37759)
(36137)
(35759)
(34915)
研究所(31803)
经济学(31592)
中心(31073)
业大(30340)
农业(29839)
财经大学(29357)
北京(28879)
经济学院(28850)
(27105)
商学(27018)
商学院(26804)
基金
项目(136276)
科学(109321)
研究(101771)
基金(101447)
(86917)
国家(86111)
科学基金(75047)
社会(67590)
社会科(64241)
社会科学(64225)
基金项目(53240)
(52753)
自然(46912)
自然科(45868)
自然科学(45853)
教育(45245)
自然科学基金(45146)
(43278)
资助(41556)
编号(40170)
(34213)
成果(31989)
(31587)
(31392)
重点(30103)
(29670)
创新(28641)
国家社会(28361)
(27799)
教育部(27170)
期刊
(117124)
经济(117124)
研究(68852)
(41767)
管理(39135)
中国(39041)
(35706)
科学(29622)
学报(28753)
农业(24855)
(23057)
金融(23057)
大学(22852)
学学(21844)
业经(21081)
技术(20898)
财经(20692)
经济研究(18789)
(17897)
问题(16266)
教育(15901)
(15526)
(15161)
技术经济(14765)
国际(12598)
世界(12229)
现代(12218)
商业(12201)
财会(11351)
经济管理(10837)
共检索到34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顶  尹翔硕  
本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选取近300万家企业,分20个行业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生产率反而高于出口企业;并且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即生产率越低的企业出口越多。此结论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我们称之为"生产率悖论"。进一步检验还发现,企业规模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出现"生产率悖论"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加工贸易较多,且占据了出口贸易的主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蕾  尹翔硕  
本文从贸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由于国内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因此在国内市场经营的固定贸易成本甚至超过出口固定成本。本文拓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logit(probit)模型,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制造业整体样本及纺织服装制造业样本进行检验,分析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市场选择的主要因素。国外市场更低的销售费用促进了企业出口,不同市场的贸易成本差异会对企业市场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李兵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本文从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企业生产率测算关键数据的选择以及企业价格指数缺失处理四个方面讨论企业生产率的测算问题。随着企业异质性理论发展和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企业层面。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宏观层面生产率研究主要是分析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原因,并不强调从微观加总得到总量TFP增长率。(2)面板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冯笑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出口方式企业的生产和出口特征,结合理论模型对中国混合出口企业的经验事实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显著高于直接、代销和间接出口企业。此外,混合出口企业在总产出、销售收入、产品附加值、总资产、利润、研发支出、广告费用及产品种类等其他生产方面也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但其价格加成较低;在出口方面,混合出口企业倾向于将核心产品直接出口,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其总出口规模最大,但直接出口部分的产品价格和质量较低,目的国和产品种类较为集中,主要表现为向市场规模较大、距离较远、进口审批成本和契约执行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销售劳动密集型、契约密集型以及产品差异小的行业产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丹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暑子  范从来  康志勇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出口,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却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由此形成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已有研究认为,悖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分割导致进入门槛过高,阻碍了企业内销,但该观点忽略了汇率在调节海外市场进入门槛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在Melitz(2003)的模型中引入汇率,考察本币汇率对生产率异质企业的出口和内销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本币贬值导致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低于国内市场,是形成悖论的重要原因;相反,本币升值会提高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从而缓和悖论,甚至导致悖论消失。因此,本币低估是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重要解释变量。第二,国内市场分割增加了出口转内销的难度,延迟了低效率出口企业的退出行为,从而削弱了升值的积极效应。本文随后使用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2000—2007年)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上述理论预测。由此,本文建议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促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且需以破除国内市场分割为辅助,方能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丽  戴翔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与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间接效应",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相反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还发现上述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新阶段,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不能简单因袭"拿来主义"路径,更要注重开放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等有助于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实际影响可能具有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晴  张燕  张先锋  
为何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生产率反而更低?通过将出口密集度和固定成本的取舍关系融入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阐述了出口密集度与企业生产率的关联机制。模型结论表明:低效率企业会通过"低固定成本—高出口密集度"方式参与对外贸易,高效率企业则通过"高固定成本—低出口密集度"方式同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进行规模化销售。当外需减小时,大规模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可能首先退出市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本文为理论模型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王丽明  毛学峰  秦富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逐步引起学者重视,但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制造业或工业企业。本文基于20132015年112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数据,验证中国农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并对“出口—生产率悖论”存在与否给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但农业出口企业与农业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差异不明显。除畜牧类企业外,其它类型企业均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2)与其它行业不同,加工贸易企业或外资企业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霍伟东  王明彬  
本文通过参数和半参数的方法对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生产率进行估计并做横向对比。在分行业考察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后发现:(1)半参数的估计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同时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估计结果有偏的问题,并且OP法优于LP法;(2)从总体来看,除沿用前人将资本和劳动贡献率分别赋值1/3和2/3的方法证实了"生产率悖论"存在外,在其他相对更为准确的估计方法下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3)样本初期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出口企业追赶并超过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呈现部分行业在特定年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情形。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这一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淼杰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发现企业的出口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率紧密相关:低生产率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较高生产率的企业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出口。更高生产率的企业既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和出口,还可以"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Melitz,2003;Helpman等,2004)。有趣的是,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却发现这个结论值得商榷。近期的研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主要是低生产率的企业在出口。因此,研究者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生产率异质性和"出口-生产率"关系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核心假设和主要内容,几乎所有国家的企业数据经验分析结果都支撑该理论"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生产率"的判断。近年来一系列的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经验研究结果却发现了"出口企业生产率显著低于内销企业"的事实,这与前沿理论的核心论断正好相反,被称为"出口-生产率悖论"。悖论给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带来了挑战,对中国企业的二元出口模式提出了疑问,悖论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悖论在文献中的位置、"出口-生产率"关系、悖论的事实证据、悖论的解释等多方面层层递进地梳理和综述了现有研究文献,并尝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怡  王玉  曹利军  
本文从贸易中介视角,将出口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再次检验。研究发现,从整体出口来看,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但是问题主要来自直接出口企业,间接出口企业不存在明显的悖论问题,并且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率也与生产率呈负向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要想使中国企业摆脱生产率悖论问题,主要应对直接出口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