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8)
2023(11401)
2022(9627)
2021(8883)
2020(7482)
2019(17229)
2018(16710)
2017(33193)
2016(17443)
2015(19457)
2014(19194)
2013(18717)
2012(16973)
2011(14866)
2010(14652)
2009(13311)
2008(12635)
2007(10842)
2006(9217)
2005(7917)
作者
(45507)
(37802)
(37669)
(36107)
(23868)
(18023)
(17264)
(14899)
(14291)
(13207)
(12672)
(12628)
(11786)
(11689)
(11495)
(11265)
(11254)
(11232)
(10939)
(10886)
(9136)
(9073)
(8954)
(8624)
(8621)
(8526)
(8128)
(7987)
(7423)
(7274)
学科
(70896)
经济(70829)
管理(50885)
(49721)
(38015)
企业(38015)
方法(36586)
数学(33492)
数学方法(33137)
(23262)
中国(21560)
(20011)
贸易(20000)
(19800)
(19693)
业经(14671)
农业(13707)
(13389)
(13237)
(11619)
财务(11581)
财务管理(11553)
(11451)
银行(11441)
地方(11276)
(10972)
企业财务(10923)
技术(10907)
环境(10092)
(10037)
机构
学院(240260)
大学(239384)
(107983)
经济(106172)
管理(99390)
理学(87079)
理学院(86338)
管理学(85127)
管理学院(84679)
研究(71562)
中国(56003)
(49942)
(47538)
财经(40947)
科学(39126)
(37467)
中心(34961)
经济学(34834)
(33238)
(33220)
业大(32666)
(32386)
经济学院(31915)
财经大学(30836)
研究所(29153)
北京(29075)
(28403)
师范(28128)
经济管理(27561)
商学(27160)
基金
项目(165555)
科学(132609)
研究(123827)
基金(123366)
(105657)
国家(104830)
科学基金(92023)
社会(82239)
社会科(78366)
社会科学(78347)
基金项目(65206)
(63220)
自然(57644)
教育(57424)
自然科(56346)
自然科学(56331)
自然科学基金(55311)
(53054)
资助(50084)
编号(49861)
(38540)
成果(38486)
重点(36652)
(35778)
(35229)
国家社会(35115)
教育部(34063)
人文(33630)
创新(33014)
(32521)
期刊
(106589)
经济(106589)
研究(67845)
中国(39222)
(36983)
管理(35681)
学报(30083)
科学(29205)
(29166)
大学(24664)
学学(23360)
技术(21739)
(21140)
金融(21140)
农业(20618)
教育(20603)
财经(19830)
业经(19387)
经济研究(18631)
(17036)
问题(15617)
(14610)
理论(14485)
实践(13295)
(13295)
商业(12417)
统计(12134)
技术经济(11944)
国际(11532)
(10879)
共检索到33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U"型;扭曲会产生研发抑制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三要素的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理论假设,认为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在短期会显著抑制产品质量升级,但在中长期,随着劳动力价格扭曲引致的经验累积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研发效应的逐渐显现,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甚至会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资本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取决于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错配效应的综合作用;中间品价格的正向扭曲会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飞飞  张彤  汪伟  
基于Eaton and Kortum(2002)的研究,从理论上解析劳动力价格扭曲情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出口优势演进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对220个国家的191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数据开展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通过H-O机制和李嘉图机制增强中国“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相对优势,而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低“年龄增值型”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来负向影响上述出口优势演进。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契约环境质量的提升均会强化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演进的负向冲击更可能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政府效率的提升则会有效缓解上述负向冲击。研究不仅有助于完整认识人口老龄化与出口优势动态演进的关系,还可为我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新技能红利”提供直接的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龚世豪  祝树金  李风琦  
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如何摆脱传统的成本依赖,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2)渠道检验表明,劳动力技能多样化不仅提升了企业整体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在职培训力度,诱致企业进口更多的国外中间品;(3)异质性检验发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管理效率高、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于金柳   龚世豪   丁丹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参加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后,所在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约12.1%。动态效应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提升作用在整体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对于非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企业、内陆地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技能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一体化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毅  王明益  
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探讨劳动报酬提高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使用BHC分解方法,验证不同价值链地位下,劳动报酬提高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机制路径。结果表明:劳动报酬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中长期内的影响大于短期;对私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和外资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类型企业。同时,价值链地位的提高增强劳动报酬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对中长期内、国有企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企业影响最大。此外,随着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劳动报酬提高更能促进企业自身出口产品质量、改善企业间资源配置,同时降低企业进入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本文提出人口转型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效应"到"技能效应"的过渡是应对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冲击,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理论层面上,在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中纳入城市劳动力供给因素,剖析了人口结构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刻画出了"成本效应"和"技能效应"两大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出地级市层面涵盖人口流动因素的城市劳动供给指标,与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城市—产品—目的国这一细化的高维面板数据并据此进行研究。基准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劳动参与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用工成本的上升会削弱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成本效应";人力资本的上升则会增强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技能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加工贸易、出口关系持续性、超级城市、城市产业政策以及多产品企业行为因素后仍保持了高度稳健;在企业层面给出了同样稳健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一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而且意味着在人口转型背景下,要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需要更多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劳动力技能的提升,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到技能的过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杨伊婧  
本文通过建立生产部门的要素买方垄断市场均衡模型,利用199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E)及面板固定效应的工具变量(IV)估计方法加以分析,从劳动力价格扭曲视角解答了中国资本产出、资本回报与资本流向之谜,即中国经济如何在赶超阶段面临资本深化不断加剧和TFP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依靠劳动力价格扭曲实现低资本产出与高资本回报水平共存,从而维持长期高速资本积累以及优质的资本流向结构。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降低了资本产出效率,但这并不能掩盖由劳动力向资本方转移的垄断利润对资本回报的直接补贴,因此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中国维持高资本回报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通过高资本回报水平实现了地区资本快速积累,劳动力价格扭曲对资本流向的积极作用还体现在抑制资本"脱实向虚"及吸引外资流入。因此,应正视劳动力价格扭曲在赶超阶段的特殊作用,在矫正扭曲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更积极采取措施规避其对资本回报和资本流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思语  郑乐凯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深远影响着企业和国家的出口国际竞争水平。本文利用Eora于2018年发布的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对1990—2015年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进行了量化,并分别从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等方面进行测算,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程度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从服务投入来源异质性的视角,国内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而国外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对本国出口产品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抑制作用;从服务投入行业异质性的角度,邮电通信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最大,金融服务化的影响次之,交通运输服务化的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曦  朱春昊  
该文以小家电产品为例,探讨了自2004年起我国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该文采用事后推理测算方法,利用中国海关2002—2010年8位HS编码的企业出口记录数据,计算出企业层面小家电产品的出口质量并分析变化趋势。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出口小家电产品质量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权类型的企业小家电出口产品的质量变化有明显差异。然后,该文从企业成本角度实证分析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显著负相关,在不同所有制和贸易方式下,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