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8)
- 2023(8267)
- 2022(6993)
- 2021(6431)
- 2020(5551)
- 2019(12495)
- 2018(12675)
- 2017(24621)
- 2016(13568)
- 2015(15602)
- 2014(15891)
- 2013(16051)
- 2012(16031)
- 2011(15004)
- 2010(15689)
- 2009(15010)
- 2008(15104)
- 2007(14021)
- 2006(13138)
- 2005(12223)
- 学科
- 济(77826)
- 经济(77754)
- 管理(34930)
- 业(29639)
- 方法(26533)
- 数学(23189)
- 数学方法(22856)
- 企(22701)
- 企业(22701)
- 中国(19646)
- 学(19593)
- 地方(17619)
- 农(15743)
- 制(14317)
- 财(13475)
- 业经(13337)
- 地方经济(12689)
- 银(11784)
- 银行(11736)
- 贸(11493)
- 贸易(11482)
- 融(11433)
- 金融(11431)
- 行(11386)
- 易(11077)
- 体(10113)
- 农业(10110)
- 和(9844)
- 环境(9767)
- 理论(9165)
- 机构
- 大学(224413)
- 学院(220481)
- 济(95025)
- 经济(92983)
- 研究(86645)
- 管理(72311)
- 中国(66556)
- 理学(60223)
- 理学院(59350)
- 管理学(57880)
- 管理学院(57464)
- 科学(54933)
- 京(49379)
- 所(47856)
- 财(46002)
- 研究所(43152)
- 农(41398)
- 中心(36991)
- 财经(35748)
- 江(35638)
- 业大(32965)
- 农业(32715)
- 北京(32325)
- 经(32094)
- 院(30946)
- 经济学(30884)
- 范(30260)
- 师范(29909)
- 州(27899)
- 经济学院(27427)
- 基金
- 项目(131574)
- 科学(100249)
- 基金(94163)
- 研究(91036)
- 家(84854)
- 国家(84231)
- 科学基金(67899)
- 社会(56702)
- 社会科(53521)
- 社会科学(53506)
- 省(49827)
- 基金项目(48398)
- 自然(43922)
- 划(43210)
- 自然科(42788)
- 自然科学(42769)
- 自然科学基金(41953)
- 教育(40911)
- 资助(40689)
- 编号(35148)
- 成果(31468)
- 重点(30818)
- 发(29344)
- 部(28987)
- 课题(26033)
- 科研(25373)
- 计划(25331)
- 创(25076)
- 教育部(23848)
- 创新(23832)
- 期刊
- 济(119349)
- 经济(119349)
- 研究(74140)
- 中国(43999)
- 学报(42478)
- 农(38113)
- 科学(36833)
- 财(33395)
- 大学(30929)
- 学学(29408)
- 管理(29283)
- 农业(25427)
- 融(23388)
- 金融(23388)
- 教育(20663)
- 经济研究(19905)
- 财经(19285)
- 技术(17682)
- 经(16753)
- 业经(16350)
- 问题(16004)
- 贸(13802)
- 统计(12628)
- 业(12506)
- 国际(12431)
- 技术经济(12243)
- 版(11130)
- 理论(10901)
- 世界(10554)
- 业大(10458)
共检索到357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艳芳 段元慧 尚德荣 翟毓秀 盛晓风 宁劲松
为了研究贝类中砷的含量及其形态特征,实验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结合体外全仿生消化模型分析了我国几种重要经济贝类中砷的形态特征及4种主要有毒砷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缢蛏中总砷含量最高,浓度为5.68 mg/kg,毛蚶4.83 mg/kg,栉孔扇贝、牡蛎和鲍鱼的含量为2.26~2.70 mg/kg,且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中总砷含量较低,分别为1.35和1.57 mg/kg。砷甜菜碱(AsB)是所有贝类水提液和胃肠全仿生消化液中砷的主要形态,尤其对于毛蚶,AsB是唯一的砷形态。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缢蛏水提液中分别检测到0.025、0.008和0.300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赖靖 赵良杰 刘其根
以刀鲚(Coilia eCtenes)、湖鲚(C.eCtenes taihuensis)、凤鲚(C.mystus)和七丝鲚(C.gray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元素含量特征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测定了23种元素(al、B、Cd、Co、Ca、Cr、Cu、Fe、K、li、mg、mn、mo、na、ni、P、PB、s、se、sn、sr、ti和Zn)的含量,其中10种元素(B、Cd、Co、Cr、li、mo、PB、se、sn和ti)低于检出限未被检出。针对不同种类的鲚鱼全鱼所测得的元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组样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的鲚鱼样品可较好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晓 孙福新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卢珺
以文蛤(Meretrix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3种贝类富集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显示,双箱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3种经济贝类对无机砷的富集与代谢情况。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As3+浓度的增大基本上...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无机砷 生物富集 代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李刘冬
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
关键词:
贝类 重金属含量 安全评价 华南沿海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发河 吴光斌 陶金华
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贝类中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衍生试剂为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流动相为醋酸盐-磷酸盐缓冲溶液、乙睛、水,梯度洗脱。色谱柱为AccQ·Tag(Waters)氨基酸分析柱,紫外检测。结果显示,氨基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10~80μmol/L,检出限为0·23μmol/L,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4·8%之间,回收率在91·3%~113·2%之间。
关键词:
贝类 液相色谱法 测定 柱前衍生 氨基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阅兵 孙立春 刘承初 李家乐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赫锦锦 刘昌勇 刘攀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若遴选优质杜仲药用资源,可首先考虑从优良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群体中开展选育工作。
关键词:
杜仲 杜仲皮 变异类型 活性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夏振远 邓建华 杨虹琦
取样检测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旺长期中铅(Pb)、镉(Cd)、汞(Hg)、砷(As)4种元素在烟株的含量分布,并用DPS 8.01对检测的10组样品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元素在烤烟旺长期各部位间含量差异总体上是显著的(P中部叶片>上部叶片>茎,根中的含量则不同的元素有所不同,As元素根中的含量最高,而Cd元素在根中的含量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宋元红 李贵桐 赵小蓉 林启美
为了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在200、300、500和700℃下裂解温度下,将干燥的市政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分析其主要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了解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裂解处理不仅影响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总量,而且还影响其形态。随着裂解温度提高,污泥生物质炭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低温(200℃)裂解处理导致汞损失殆尽,但提高了酸溶态As、Cd、Mn和Zn的含量;裂解温度超过300℃,重金属残渣态含量大幅度增加,比例占50%以上,可氧化态、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含量均随裂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结果显示,尽管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含量比干燥污泥高一些,但大部分转化为生物...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高温裂解 生物质炭 重金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晓雨 王凤娟 符群 张娜 郭庆启
探究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了解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蓝莓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蓝莓果汁饮料加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选取果汁饮料加工工艺中常见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真空浓缩、均质及杀菌4种典型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经单元操作处理前后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饮料经过一定条件的超声波处理(180 W、30 min)后,总酚含量提高11.49%,抗氧化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P <0.05),蓝莓果汁饮料的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一农 张义君
中国海产底栖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王一农,张义君(浙江水产学院,宁波315010)(浙江奉化海产育苗厂,奉化315507)关键词底栖贝类,苗种生产JUVENILEMOLLUSKPRODUCTIONOFMARINECOMMERCIALBOTTOMSHELL...
关键词:
底栖贝类,苗种生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昭宏 安晓萍 孟和平 张建华 安明 宗振东 宝丽波 包敏志
2003~2006年,先后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153个渔业水体的氟含量,并根据其浓度梯度选择了5个试验水体和1个对照水体,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经济鱼类各组织器官的氟含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渔业水体高氟情况普遍;5个试验水体均属于碱性水体,HCO3-和C l-含量均较高;在这些水体中,鱼体肌肉氟含量的顺序为:雅罗鱼>鲢>鲫>鲤;水氟含量越高,则鱼体肌氟含量越高;鱼体各组织器官中,鳍条、骨骼、鳞及鳃的氟含量很高,而肌肉及内脏的氟含量相对较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玉凡 陈敏 叶小利 张启堂 廖志华 杨春贤
【目的】研究紫肉甘薯块根花色苷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栽插后20、40、60、80、100、120及140d调查13个紫肉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块根干物质含量,块根鲜重,块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分析整株鲜重、整株干重,茎、叶、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20个经济性状以及花色苷含量变化与其余19个经济性状的变化和10个产量性状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1)紫肉甘薯块根花色苷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存在缓慢增加型、波动变化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分枝数、块根鲜重、块根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
关键词:
砷 污染评价 土壤 沉积物 广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含量(283.5 mg/kg)远高于非工矿区,主要受影响区分布在刁江及大环江流域。为了控制环境风险,建议开展主要水系沉积物砷污染详查,加强南丹及周边区域污染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复。
关键词:
砷 污染评价 土壤 沉积物 广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