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6)
- 2023(10054)
- 2022(8545)
- 2021(8374)
- 2020(6906)
- 2019(15950)
- 2018(15778)
- 2017(28598)
- 2016(15533)
- 2015(17628)
- 2014(17460)
- 2013(16892)
- 2012(16287)
- 2011(14844)
- 2010(15406)
- 2009(14494)
- 2008(14811)
- 2007(13274)
- 2006(12034)
- 2005(11143)
- 学科
- 济(56921)
- 经济(56841)
- 业(48110)
- 管理(47809)
- 企(38755)
- 企业(38755)
- 方法(22140)
- 中国(21221)
- 农(19779)
- 数学(17591)
- 数学方法(17343)
- 技术(17084)
- 财(16406)
- 业经(14667)
- 制(14597)
- 理论(13690)
- 农业(13650)
- 学(13475)
- 银(12971)
- 银行(12947)
- 行(12465)
- 技术管理(11996)
- 贸(11809)
- 贸易(11795)
- 易(11474)
- 融(11401)
- 金融(11399)
- 教育(10502)
- 和(10174)
- 地方(10011)
- 机构
- 大学(222808)
- 学院(222375)
- 济(89697)
- 经济(87615)
- 管理(82126)
- 研究(75928)
- 理学(68814)
- 理学院(67976)
- 管理学(66851)
- 管理学院(66409)
- 中国(61031)
- 京(48056)
- 财(46758)
- 科学(43785)
- 所(37987)
- 江(36068)
- 财经(35447)
- 中心(34677)
- 研究所(33665)
- 范(32074)
- 经(31952)
- 师范(31797)
- 农(31442)
- 北京(31274)
- 州(29533)
- 业大(27473)
- 经济学(27472)
- 院(27264)
- 财经大学(26063)
- 师范大学(25393)
- 基金
- 项目(133194)
- 科学(104937)
- 研究(104912)
- 基金(93732)
- 家(80215)
- 国家(79425)
- 科学基金(67616)
- 社会(64952)
- 社会科(61230)
- 社会科学(61216)
- 省(53216)
- 教育(50228)
- 基金项目(48967)
- 编号(44779)
- 划(44543)
- 自然(40465)
- 自然科(39488)
- 自然科学(39473)
- 成果(39085)
- 自然科学基金(38808)
- 资助(36778)
- 创(33401)
- 课题(32262)
- 重点(30677)
- 创新(30198)
- 部(29687)
- 发(29229)
- 项目编号(27214)
- 性(27171)
- 年(26789)
- 期刊
- 济(108882)
- 经济(108882)
- 研究(74803)
- 中国(53589)
- 教育(37309)
- 财(36565)
- 管理(34350)
- 学报(30661)
- 科学(29859)
- 农(29308)
- 融(24160)
- 金融(24160)
- 大学(23935)
- 技术(22187)
- 学学(21485)
- 农业(19600)
- 业经(17700)
- 财经(17619)
- 经济研究(17271)
- 经(15299)
- 图书(14801)
- 问题(14002)
- 贸(13107)
- 理论(11948)
- 科技(11834)
- 技术经济(11809)
- 坛(11804)
- 论坛(11804)
- 国际(11330)
- 职业(11129)
共检索到362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琦 冯丹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能力逐步提升。贫困人口明显下降,贫困人口收益面扩大、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其基本经验包括:贫困标准适时提升和多维贫困标准的实践运用,发展中大国区域政策从轮动到联动推进的减贫效应,社会保障与减贫的双轮驱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内源发展与外源拉动的扶贫机制不断完善,绿色生态低碳减贫理念创新和行动,开发式扶贫理论和实践广泛应用,等等。在我国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整体性贫困问题的历史使命后,减贫仍将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需共享共担,此时我国减贫重点将转变为相对贫困问题和低收入群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灿明
理解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需立足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读懂中国特色减贫思想,需紧扣中国减贫的价值理念,把握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消除农村贫困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即初心与使命驱动下的革命式减贫阶段、制度保障下的救济式扶贫阶段、深化农村改革下的开发式扶贫、市场化导向下的培育内生动力减贫阶段,以及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各历史阶段的减贫战略,在思想与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减贫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融合、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既是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减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在农村减贫实践探索中的重大创新,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应。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融合"理论、理念、制度和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减贫体系,即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减贫理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引,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减贫机制,从而形成了值得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中国智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任保平 秦华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带领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推动了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建党百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在开放中推动我国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发展理论展开新探索,提出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理念、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体制、开放的格局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开放格局 开放理论 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志华 赵杰
贫困是制约全人类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社会动荡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现象不仅使贫困人口陷于物质资源匮乏、生存艰难的境地,更使他们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经济的交易和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从而无法实现人际协调、区域协调,难以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准。因此,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潘燕桃 李龙渊
在回顾与反思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和汲取国内外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精髓的基础上,作者首次提出生活、学习与工作三大现实场景的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理论框架,并从转变教学理念、变革内容体系、活用教学方法、拓展教育对象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慕课的实践,以期为开展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框架体例和教学体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定权 王孟卓
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已有1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早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期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目前的逐渐推广三个阶段。文章从技术管理与技术史两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的实践探索历程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分析和反思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定权 王孟卓
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已有1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早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期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现在的缓慢推广三个阶段。文章从技术管理与技术史两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的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面的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分析和反思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劲 黄海霞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型是关键。本文在总结中国科技创新成就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强国评价核心指标,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印度五个典型科技创新强国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强国实现路径,即一条介于"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之间的中间路径,破解了"转折点"处实现超越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强国 创新战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新风 陈姝佳 郭宇歌 张娟霞 张淑梅 岳圣茹 郭献章
结合"微创新"的思想与理论,融合"互联网+"的理论与知识,依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参考实验、实践教学大纲,师生共同设计并完成创新项目,其中综合性智能售卖机的研发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模式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催生了一批新颖实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参与其中的师生的积极性与知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侃桢
土地整治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随着土地整治的持续推进,土地整治范畴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其对于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不太相称的是,我们现有的对土地整治的理解和认识尚存在着认知狭隘、定位偏低、创新不足、目标单一、趋于同化等问题,这在相当程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柴宝勇 张兴
科教融合是新时代建设研究型大学,创新尖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德育与学术质量同步提升的关键举措。科教融合办学在理论探索方面,应建立起“理念—制度—行动”的基本框架;在实践创新方面,应健全以目标达成、内部整合与模式维持为功能的大学治理、科教融合及基本保障制度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刚
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块数据产生的历史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块数据的基本定义,重点剖析块数据区别于条数据所具有的高度关联性、立体性、强活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征,并分析了块数据在顶层设计、数据标准化、数据安全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从实践层面归纳了块数据在贵阳市的探索,对块数据引发的创新创业热潮、民生服务升级、政府自我变革等进行了初步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碚
主持人语: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关于社会企业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方兴未艾。社会企业的不断壮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现实中运行的企业原本就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只是在较初级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对市场经济的初期认识定义中,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所有企业都抽象为唯一由经济理性主导的自利性经济行为主体。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和运行机理充分展开,企业的社会性越来越呈现出来,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投入社会企业的创设和实践,这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也是人类发展进入深度工业化时代的体现。在深度工业化时代,所有持续发展的企业都不仅嵌入在社会体系之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减贫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代表,为全球贫困问题的治理和减贫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一是减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减贫道路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三是减贫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四是减贫政策坚持财政主导,五是减贫对象坚持瞄准农村、农民,六是减贫实践坚持全面性与精准性,七是减贫过渡期坚持战略有效衔接,八是减贫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减贫理论 减贫实践 共同富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理论与实践同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经济理论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财政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构建了植根于改革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既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