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0)
2023(6772)
2022(5990)
2021(5379)
2020(4817)
2019(11358)
2018(11512)
2017(23741)
2016(13060)
2015(15183)
2014(15619)
2013(15947)
2012(15410)
2011(14197)
2010(14418)
2009(13525)
2008(13602)
2007(12621)
2006(11052)
2005(10129)
作者
(40535)
(33993)
(33649)
(32344)
(21301)
(16161)
(15630)
(13329)
(12524)
(12060)
(11411)
(11253)
(10742)
(10669)
(10664)
(10517)
(10408)
(10003)
(9856)
(9839)
(8496)
(8453)
(8304)
(7773)
(7647)
(7623)
(7519)
(7470)
(6899)
(6801)
学科
(59218)
经济(59165)
管理(37740)
(35041)
方法(28774)
(26163)
企业(26163)
数学(25881)
数学方法(25710)
(17118)
中国(16886)
(15120)
环境(13441)
(13186)
贸易(13182)
(12902)
(12838)
(12610)
(10969)
银行(10942)
农业(10918)
业经(10729)
地方(10485)
(10474)
(10008)
(9670)
金融(9668)
(8910)
(8677)
财务(8660)
机构
大学(202905)
学院(201613)
(88293)
经济(86453)
管理(75644)
研究(69839)
理学(64252)
理学院(63541)
管理学(62618)
管理学院(62243)
中国(54138)
(43419)
(42041)
科学(41676)
(36788)
(35847)
财经(33210)
研究所(33108)
中心(32042)
(30364)
业大(30175)
(29857)
农业(28571)
北京(28034)
经济学(27761)
(25488)
经济学院(25378)
师范(25252)
(24469)
财经大学(24345)
基金
项目(123967)
科学(95949)
研究(90882)
基金(88960)
(77264)
国家(76665)
科学基金(63789)
社会(56479)
社会科(53511)
社会科学(53493)
(48193)
基金项目(47329)
教育(41456)
(41110)
自然(40349)
自然科(39272)
自然科学(39258)
自然科学基金(38536)
编号(37897)
资助(37053)
成果(31515)
(28521)
重点(28354)
(27878)
课题(25750)
(25149)
科研(24190)
教育部(24025)
创新(23682)
人文(23264)
期刊
(97296)
经济(97296)
研究(60708)
中国(35760)
(32079)
(31617)
学报(30944)
科学(28066)
管理(25681)
大学(22805)
学学(21453)
农业(21402)
(20857)
金融(20857)
教育(17828)
技术(16529)
财经(16439)
业经(16028)
经济研究(15910)
问题(14165)
(14142)
(12690)
(11433)
理论(11295)
技术经济(10986)
商业(10691)
国际(10639)
统计(10372)
实践(10194)
(10194)
共检索到301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刘滨  
近3年来我国面临GDP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及相应CO2排放增长对世界减缓碳排放的形势产生了更大影响的新的形势,从长远发展趋势看,我国当前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急剧增加引起的GDP能源强度阶跃性增长将随产业结构的稳定而平缓,并且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高而再度呈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中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相比,可以走更为节约能源和减少CO2排放的道路。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和平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而且时间比发达国家滞后半个世纪以上,我国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增长会对全球的碳排放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这将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并对未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条件及政策层面的因素后,得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仍会健康增长的结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本文推导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海市1978年~2007年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人口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按照对2010年、2020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预测能源消费总量,模拟出不同情景下的能源结构,从而测算上海市各主要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上海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演变趋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2014年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自2013年11月份后首次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4%;但是,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环比均继续下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7.3%,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平稳向好。预计2014年第二、三、四季度,世界经济依旧错综复杂,国内渐进式改革将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当前价格总水平在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的同时涨幅进一步扩大,主要是供给冲击、成本推动、流动性宽松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及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承发  宣维健  邵庆春  邓伟  
分析了我国粳稻主产省市区 1997— 1998年比较优势并预测近期产量增减趋势。在影响一地区粳稻总产的5个因子中 ,农民年人均所得 X与当地粳稻总产 1997— 1999年的变动幅度 Y2 之间的负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准 ,回归式 Y2 =1.2 2 0 9- 8.1× 10 - 5X(r=- 0 .5 93,n=14 ,P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玉文  吴爱玲  
使用PVAR模型和VAR模型,从经济、社会、能源三个维度,分析1997~2015年民族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P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当前民族地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能源消耗量;与结构型指标相比,数量型指标对民族地区碳排放的驱动作用更显著。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证实,结构型指标是未来民族地区碳减排的关键驱动因素,且作用强度逐年增加,但不同省份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路径和贡献强度存在差异,各地区应根据其碳排放的重点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建立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引致的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采用结构分解法分析了包括居民部门行为因素和生产部门行为因素在内的七大因素对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是中国碳排放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消费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非化石能源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所造成的间接排放,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城镇居民的消费活动。结构分解分析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主要由能源产品及非能源产品与服务消费规模的增长造成,能源强度降低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有效抑制其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生产部门能源使用结构的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胜利  张维敏  
本文以中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9~2019年中部六省9种主要的工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碳排放计算。通过Tapio脱钩模型、LMDI指数分解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部六省工业能源碳排放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现阶段,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增速减缓,工业经济增长趋于平稳。且中部六省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向强脱钩发展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中部六省实现最佳脱钩状态的顺序为: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经熵值法优化后得出,能源消费效应是促进碳排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依靠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力促进中部六省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子龙  刘竹  陈兴鹏  鹿晨昱  薛冰  
基于分形理论,利用R/S分析方法,通过计算1990—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Hurst指数和分维值D,分析了各地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规律性特征,并根据Hurst指数的分布情况,划分了不同的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的总量和强度演变趋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这些省区占到75.86%,但排放强度降低趋势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地区也占到了64%,这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20%—40%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排放总量增长趋势的持久性普遍大于排放强度降低趋势的持久性,再加上我国仍有部分省区的碳排放降低趋势的持续性较弱,甚至有些省区的强度降低趋势出现了反持续性,这说明碳减排压力较大,特别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目标,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新华  
针对当前居民储蓄存款连续8个月增势减缓的势头,本文对居民储蓄存款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储蓄存款分流的原因,并对储蓄存款的未来增长趋势作出了判断,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协同推进碳减排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受制于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目前仍然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增长过快,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水平在各国出现分化。国际碳减排合作取得较大成效,但由于各国利益诉求不一致,国际碳减排合作的前景不够明朗,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分工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全球碳排放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士锋  贾绍凤  
黄河流域近年来用水出现以下特点 : ①用水总量稳定 ,用水对来水丰枯情况并不敏感 ,但用水量超过了允许开发利用量 ,处于不可持续的暂时均衡状态 ; ②行业用水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工业用水基本稳定 ,生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但由于生活用水比重小而对总体用水结构影响不大 ; ③在上中下游用水结构中 ,上游用水量略有上升趋势 ,中下游用水稳中有降 ; ④总体用水效益较低 ,但黄河中游的用水效益较高。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 ,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为 4 80× 1 0 8~ 5 1 0× 1 0 8m3 ,黄河流域的用水将根据现有水资源分配方案的改变与否呈现不同的趋势。如果坚持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用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彬  王培康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2011年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盯住一篮子货币能够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小幅波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并推出以人民币指数为标的的衍生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