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0)
2023(12037)
2022(10690)
2021(10318)
2020(8870)
2019(20680)
2018(20700)
2017(41443)
2016(21994)
2015(24815)
2014(24807)
2013(24836)
2012(22926)
2011(20495)
2010(20607)
2009(19265)
2008(19164)
2007(17059)
2006(15264)
2005(13744)
作者
(63488)
(52037)
(51920)
(49514)
(33260)
(24954)
(23856)
(20418)
(19744)
(18697)
(17871)
(17504)
(16584)
(16339)
(16291)
(15931)
(15536)
(15285)
(14999)
(14952)
(12853)
(12834)
(12637)
(11858)
(11769)
(11710)
(11680)
(11546)
(10429)
(10099)
学科
(86002)
经济(85901)
管理(66726)
(65827)
(54167)
企业(54167)
方法(42787)
数学(37527)
数学方法(37198)
(26418)
中国(25528)
(25152)
银行(25005)
(24626)
(23519)
(21908)
(19528)
金融(19527)
业经(18370)
(17932)
财务(17873)
财务管理(17829)
企业财务(17076)
(16533)
(16160)
贸易(16147)
(15746)
地方(15011)
农业(14418)
理论(14319)
机构
大学(317524)
学院(313057)
管理(129825)
(127928)
经济(125075)
理学(111406)
理学院(110291)
管理学(108670)
管理学院(108107)
研究(99435)
中国(85099)
(67426)
(65154)
科学(58236)
财经(51913)
(48955)
(47128)
中心(46509)
(45483)
(44731)
研究所(44074)
北京(43460)
业大(43351)
财经大学(39004)
经济学(38336)
(38144)
师范(37835)
(37331)
(35841)
农业(35761)
基金
项目(206376)
科学(162511)
研究(152509)
基金(151652)
(130129)
国家(129055)
科学基金(111826)
社会(96208)
社会科(91119)
社会科学(91096)
基金项目(81255)
(77742)
自然(73013)
自然科(71273)
自然科学(71257)
自然科学基金(70001)
教育(69480)
(66037)
资助(63533)
编号(63043)
成果(51243)
(46799)
重点(44795)
(42365)
(41904)
课题(41560)
教育部(40668)
人文(40003)
项目编号(39771)
科研(39598)
期刊
(137689)
经济(137689)
研究(100436)
中国(55209)
(48824)
管理(46925)
(45744)
金融(45744)
学报(44794)
科学(41873)
(40010)
大学(34520)
学学(32581)
教育(29065)
农业(26526)
财经(25712)
技术(25059)
经济研究(21928)
(21576)
业经(21486)
理论(18580)
问题(18268)
实践(17139)
(17139)
技术经济(15504)
图书(15097)
(14824)
现代(14670)
商业(13986)
科技(13688)
共检索到467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玉峰  陈鹏  
本文运用3SLS方法,实证分析了2008年净资本监管新规以来我国上市投行的在净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调整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发现,上市投行按照"风险-资本"相适应的总体原则开展经营活动,总量性净资本监管指标对投资银行风险管理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但结构性指标却与政策预期相反,资本相对不足的投行通过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较高收益的形式来增加资本。因此,监管层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净资本监管指标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以资本监管和公司治理水平对银行风险行为的交互影响为逻辑起点,考察了资本约束和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选择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监管的边际风险约束力度随着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政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递减,对于银行风险行为的外部监管约束与内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资本要求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层降低资产风险的动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喆  吴育华  
在对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方针和原则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框架内容、框架模型、网络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以及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构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双婧  张颖薇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在我国,一些已具备"影子银行"特征的金融业务,尚游离于监管之外,其发展壮大的同时,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加强引导和规范。本文介绍了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其风险,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监管真空、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监管独立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规范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在宏观环境变化导致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商业银行自身升级转型要求的双重驱动下,银行业与互联网开启了深层次的融合,互联网银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虽然互联网银行经营模式存在诸多风险,但这种创新金融模式确实对于降低金融门槛、服务"小微"、提升金融交易效率、有效支持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有裨益。鉴于此,有必要在梳理互联网银行风险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构建和完善互联网银行监管框架,进一步发挥其"服务小微、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琴  郑振龙  
本文借鉴市场结构、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市场集中度低的条件下,资本监管在减少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上是有效的,但在市场集中度高的条件下,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明确;(2)通过选取2003~2008年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样本,计算市场集中度指标CR_5,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中集中度寡占型市场结构,且与资本充足率呈反方向变化,资本充足率的变化将影响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因此,银监会的监管设计应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刘清涛  贾蓓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晶  朱新蓉  李虹含  
以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为依据,探讨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变动对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机理。具体来说,即在愈益严格的资本监管下,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本与风险的联立方程模型,选取63家商业银行在2006~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检验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认为中国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本有效,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本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雄  吴祖光  万迪昉  
正确激励银行高管能够约束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实验研究发现,基于互换方式的监管机制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和破产概率。资本结构调整机制也能通过多次博弈达到低风险承担均衡,但是破产概率高,在长期的博弈时,其约束力还会逐步降低,所需监督成本更高。这两种机制均通过约束高管的侵占行为实现对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约束,但互换机制在约束侵占行为上更有效。在相对收益方式下股东存在参照点心理,会多次退出交易警告高管。而在绝对收益方式下双方则尽可能不去冒犯对方,形成了长期的互惠互利倾向,有利于形成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永忠  栾福茂  
近年来,由于信贷融资的高门槛,大量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影子银行呈现平台井喷式发展。影子银行满足了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金融需求。但影子银行产品的批发业务模式、投资标的高风险性、资金池的运作方式等特点,最终可能产生影子银行产品的违约风险,通过影子银行产品的关联交易和信用链条传播,这种违约风险可能扩散为金融风险。为防范影子银行大规模扩展所产生的金融风险,提出规范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庄恳民  
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但作为银行业务的又一渠道,接踵而来的是基于该渠道所隐含的风险。综观当前国际金融界可以发现,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已从单纯追求利润增长转变成更为强调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银行自身特有的风险不仅威胁着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安全都构成极大的威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跃  彭晓娅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陈宁  
中长期贷款和定期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相关产业贷款,我国银行的房贷信用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为预防利率风险,银行最积极的缺口管理策略是根据对利率波动的预测,适时形成或正或负的缺口,若难以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则应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我国应建立标准化程序,统一银行压力测试标准,构建高效的银行压力测试评估体系,发挥银行压力测试的风险预警作用,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