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5)
- 2023(10082)
- 2022(8649)
- 2021(8247)
- 2020(7219)
- 2019(16737)
- 2018(16515)
- 2017(32995)
- 2016(18192)
- 2015(20781)
- 2014(20871)
- 2013(21211)
- 2012(20021)
- 2011(17978)
- 2010(18389)
- 2009(17505)
- 2008(17834)
- 2007(16391)
- 2006(14485)
- 2005(13026)
- 学科
- 济(80412)
- 经济(80336)
- 业(57851)
- 管理(49625)
- 农(47093)
- 企(35606)
- 企业(35606)
- 方法(35441)
- 数学(32405)
- 数学方法(32200)
- 财(31644)
- 农业(30736)
- 中国(23685)
- 制(19951)
- 贸(19642)
- 贸易(19637)
- 业经(19404)
- 易(19270)
- 地方(16865)
- 务(15136)
- 财务(15120)
- 财务管理(15062)
- 财政(14391)
- 企业财务(14229)
- 银(14222)
- 银行(14197)
- 出(14170)
- 学(13628)
- 体(13553)
- 行(13500)
- 机构
- 学院(266703)
- 大学(263717)
- 济(118687)
- 经济(116427)
- 管理(100709)
- 研究(89229)
- 理学(86284)
- 理学院(85432)
- 管理学(84281)
- 管理学院(83811)
- 中国(71976)
- 农(62680)
- 财(62223)
- 京(54674)
- 科学(52850)
- 农业(48429)
- 所(46552)
- 财经(45514)
- 业大(43784)
- 中心(42321)
- 江(41583)
- 研究所(41410)
- 经(41183)
- 经济学(37234)
- 北京(34205)
- 经济学院(34127)
- 财经大学(32945)
- 范(32564)
- 师范(32292)
- 州(31959)
- 基金
- 项目(167049)
- 科学(130014)
- 研究(124969)
- 基金(120558)
- 家(103666)
- 国家(102737)
- 科学基金(86756)
- 社会(80254)
- 社会科(75811)
- 社会科学(75784)
- 省(66283)
- 基金项目(64489)
- 教育(55913)
- 划(54186)
- 自然(53064)
- 编号(52508)
- 自然科(51733)
- 自然科学(51718)
- 自然科学基金(50781)
- 资助(49149)
- 成果(42870)
- 部(38801)
- 发(37364)
- 重点(37266)
- 农(35009)
- 课题(34777)
- 创(34331)
- 国家社会(33296)
- 性(32886)
- 教育部(32803)
- 期刊
- 济(135510)
- 经济(135510)
- 研究(81838)
- 农(64609)
- 中国(52837)
- 财(50951)
- 农业(43471)
- 学报(41023)
- 科学(36904)
- 大学(31489)
- 管理(30657)
- 融(30207)
- 金融(30207)
- 学学(30002)
- 业经(26991)
- 财经(22785)
- 教育(21407)
- 技术(21047)
- 业(20994)
- 经济研究(20978)
- 问题(20478)
- 经(19494)
- 贸(16213)
- 农村(14873)
- 村(14873)
- 版(14594)
- 农业经济(14384)
- 世界(14306)
- 技术经济(14280)
- 经济问题(13586)
共检索到408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俞雅乖
本文基于2001—2010年我国农田水利财政支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了我国相关区域农田水利财政支出效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对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田水利财政支出效率在2001—2010年呈现了平稳增长态势;农田水利财政支出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较西部地区高,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规模报酬高于东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农田水利支出规模、财政分权和税费改革是影响我国农田水利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需结合地区差异和规模收益等设计我国农田水利财政支出政策,以提高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财政支出效率 省际差异 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育燕
基于广东财政2001—2014年投资农田水利的数据及其所产出的绩效数值,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广东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广东财政对农田水利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效率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地区的财政农田水利投资效率差别较大,广东财政农田水利投资效率区域性特征明显。进一步利用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农田水利投资结构、财政农田水利资金管理二大因子对投资效率影响较大。文章提出优化农田水利财政投资结构,提高对农田水利财政投资资金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投资 农田水利 投资效率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过少,加上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劳动明显减少,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发展滞后,防涝抗旱能力大大减弱,洪涝和干旱灾害连年不断,危害农业发展和人畜生命安全,削弱农业基础地位,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 建设 财政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周密 黄利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公益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本文在分析国外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完善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主体应为地方政府,中央、地方和农户各分担一部分建设费用,其中地方政府应承担大部分建设费用;其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与维修费用应由地方政府与农户共同分担;第三,进一步完善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制度,明确"一事一议"制度筹资筹劳范围;第四,确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和管护资金来源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财政支持 中外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柴盈
产权分化需要配套地方性制度才能提高政府支出效率,不同发展阶段必要性制度与充分性制度也存在差异。基于2009年以来的全国小农水项目样本数据,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共有"常规性财政投入与行政协调"、"市场化水费与农民用水自治"和"农民用水自治"三组地方性制度配置能够改善政府支出绩效,它们也依次是农田水利在落后时期、发展时期和发达时期的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事业主要处于向后两个阶段过渡的时期,主要驱动性制度是水价和农民组织,而支农政策导向和目标仍然停留在第一阶段,政策滞后性降低了政府支出绩效。新时期的政策应该以同时深化市场化水价和发展农民用水协会为主,辅以设置常规性的财政投入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严格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工作力度前所未有、投资强度前所未有、规模声势前所未有、综合效益前所未有"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高位推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全区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本文在客观分析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广西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玉友 李娟
自2009年全国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中央财政对河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3.18亿元,全省有88个县被纳入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占全省县(市、区)的53.2%,95个产粮大县中已有77个被纳入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占81%。四年来,通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广睿
一、财政支出运行规律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从发展政府机构以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这一法则的基本含义是,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提高。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贵华
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合力,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作用、政府治水组织体系的整合作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利益交换作用,这些制度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并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表明,继续发挥既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农民 农业 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邦尚 李伟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能力,是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本文根据农田水利的经济属性以及"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和用水农户投资农田水利的责任,进而分析了他们投资农田水利的意愿。总体而言,我国农田水利投资主体的投资责任和投资意愿之间匹配度不高,地方政府、村集体、用水农户严重缺乏投资意愿。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亟待改革我国的农田水利投资政策,除了中央政府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外,要鼓励、引导地方政府、村集体和用水农户积极参与农田水利投资。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投资主体 投资责任 投资意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岩松 朱山涛
农田水利是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本文在对近年来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政策进行系统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从建设现状、责任主体、管理体制、管护机制、资金安排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的基本取向。建议通过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财政支持方式、突出财政支持重点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财政政策 政策取向 投融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2013年,中央财政继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一是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安排180亿元,新增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重点县为平台,分类分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发展西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先支持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大力加强西南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农村河塘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仲常 张峥
在结合使用包络数据分析和曼奎斯特指数方法的基础上测算和分析1995~2008年我国分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历年表现平稳,但是地区差异显著,中东部地区效率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分解各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发现,中部公共财政支出的高效得益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因素贡献;东部地区出现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一高一低"的分化现象;西部地区二者都表现为低效,但其总效率的低下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导致。研究还发现,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不存在明显的收敛性,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管治华 许坤 许文立
一方面供给侧降成本需要减税,另一方面新动力培育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故现有财政支出效率提升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07年至2013年财政支出相对经济效率,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相对有效,但省际间存在相对效率差异,表明相同的支出规模上,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提升空间。进一步通过控制省份和年份异质性,利用面板模型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相对经济效率差异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社会税收负担、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均显著影响财政效率。据此,思考通过构建效率提升财政转移支付激励制度;推进政府投入方向转型;改革现行税制结构三大路径实现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提升。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