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1)
2023(15935)
2022(13723)
2021(12907)
2020(11036)
2019(25210)
2018(25412)
2017(49284)
2016(27109)
2015(30723)
2014(31098)
2013(30739)
2012(28287)
2011(25724)
2010(26032)
2009(24352)
2008(23924)
2007(21502)
2006(19401)
2005(17351)
作者
(79474)
(66354)
(65807)
(62703)
(41833)
(31715)
(29665)
(26014)
(25095)
(23693)
(22416)
(22412)
(21143)
(20928)
(20619)
(20121)
(19742)
(19450)
(18976)
(18933)
(16732)
(16571)
(15997)
(15267)
(14929)
(14893)
(14720)
(14697)
(13450)
(13163)
学科
(107897)
经济(107737)
(81943)
管理(78994)
(59861)
企业(59861)
(49713)
方法(44931)
数学(38888)
数学方法(38451)
农业(32754)
(30610)
中国(30281)
业经(27543)
(26968)
(24106)
地方(20547)
(19370)
(19179)
贸易(19169)
(18797)
银行(18751)
(18704)
(17927)
(17872)
财务(17791)
财务管理(17750)
理论(17059)
企业财务(16864)
(16732)
机构
学院(390519)
大学(390357)
(156025)
管理(153116)
经济(152507)
理学(131690)
研究(131118)
理学院(130269)
管理学(128106)
管理学院(127417)
中国(101260)
(84020)
科学(80544)
(78620)
(75225)
(66831)
业大(63081)
农业(60699)
中心(60219)
研究所(60166)
(59273)
财经(58853)
(53315)
北京(53051)
(50591)
师范(50107)
(47072)
(47071)
经济学(45480)
财经大学(43296)
基金
项目(259049)
科学(202575)
研究(192146)
基金(186553)
(162299)
国家(160899)
科学基金(137086)
社会(119871)
社会科(113194)
社会科学(113163)
(101430)
基金项目(99334)
自然(88182)
教育(87371)
自然科(86000)
自然科学(85981)
(84886)
自然科学基金(84435)
编号(80602)
资助(76202)
成果(66315)
(57850)
重点(57424)
(55101)
课题(54955)
(53221)
(50195)
创新(49654)
科研(49033)
教育部(49001)
期刊
(179789)
经济(179789)
研究(117006)
中国(81802)
(77309)
学报(62923)
科学(57830)
(57316)
管理(54512)
农业(52111)
大学(48199)
学学(45543)
教育(43425)
(38705)
金融(38705)
业经(33279)
技术(33264)
财经(28752)
经济研究(25976)
(25079)
问题(24920)
(24410)
(20033)
理论(19458)
图书(18818)
技术经济(18727)
科技(18461)
现代(17822)
实践(17742)
(17742)
共检索到58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欣瑜  梁亚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到了"集体收益分配权",并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类用益物权并称。而集体收益分配权当中最重要的是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本文在对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的定义与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欣瑜  唐俐  
集体土地的收益分配已成为我国农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主体对于收益的分配具有强烈诉求。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是农民集体成员权的一种具体类型,也是集体收益分配权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分配机制与救济制度四个方面以民法基本原理构建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相关制度,并提出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安毅  
由于农民在集体所有权中享有的权利不清晰、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成员权以户籍为标准确定,导致落户城镇后农民享有在集体财产中的权益存在制度障碍。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要求不能损害进城农民在农村的产权权益,为此要改造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制度。集体所有权的初衷是维护每个集体成员的利益,因此要虚化集体在权利主体中的地位,将集体财产所有权中更多的权能直接赋予给农民。而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收益分配权要设计成与户籍相脱离的独立权利,并构建专门的实现和救济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杜姗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土地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既有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薄弱环节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文案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增值机理、集体土地增值分配现状与问题、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优化等方面,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方式对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开展研究成为趋势。文章认为既有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涵盖了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欣瑜  梁亚荣  
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由农民个人所有到集体所有的转变,农地政策的变迁引发了土地所有权权能之一——收益权的权利演进。从"占有的权利"到"增长的权利",从"公权力控制"到"私权利回归",农地政策与农地立法相互作用,基本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已无障碍。仅仅予以农地政策的保障尚且不够,还需要将其作为物权化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与维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耀  王欢  迟亮  
基于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716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分化、乡土依赖对农户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不断分化并未提高其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意愿,分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继续持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土地、宅基地的退出对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意愿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所在村的心理依赖水平有着显著的反向影响,即在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退出中,对其退出意愿产生影响的更多是农户对乡土的心理依赖,而非现实依赖。这要求在进一步探索中,既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完善退出机制,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理性退出集体收益分配权,也要有历史的耐心,充分尊重农户的乡土情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从分析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的情形入手,依据各主体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不同诉求,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圈定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在此基础上,依次设计了五大利益主体应有的权利,由此全面构建了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体权利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从现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的路径来看,应当包括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两方面内容。征收补偿是对被征地方财产损失的添补,依据的是公平原则,被征地方可以根据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公正的资产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征收补偿制度相比,失地农民安置制度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注重的是制度功能。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容易出现用道义责任代替法定义务的问题,使制度缺少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尤其是在就业安置方面。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中,引入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权可以强化安置制度功能,促进失地农民合理就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屹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被认为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保障农民土地正当权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土地,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章首先梳理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念和特殊性,进而分析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基本原则、农民主体性、增值收益来源、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5个方面进一步探析了如何构建此项制度。最后讨论了确保制度得以构建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庆宾  彭玉旺  
农村集体土地成员权是一个基础性、资格性的权利,具有身份与财产的双重属性,对整个地权体系的协调和有效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流动、农民集体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公权力的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民集体组织成员的成员权实现面临挑战。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看,应当完善农村集体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促使农村集体组织职能的回归,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村民自治。同时,应当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加大对成员权的保护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洪乐  
本文通过对浙江RA市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政府与农民集体间的增值收益分配相差悬殊,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不同,在其转为同样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后却以同一价格出让。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合理,实质上却损害了农民集体的利益,侵犯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锐  
中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研究张锐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国家是城市经济的唯一主体,由于不存在城市土地产权的分离,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特别是“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